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0-09-04毛家仁谭仲俊潘晓奇孟飞剑
毛家仁 谭仲俊 潘晓奇 孟飞剑
肝癌作为世界上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有着起病隐匿,发病较迅速的特点,仅依靠手术难以治愈,只能通过其他方式综合治疗[1-3]。作为冷冻消融技术的一种方式,氩氦刀具有创伤小的优点;而粒子植入目前作为一种新型内放疗方法,在临床治疗肿瘤应用较为广泛[4]。两者有关的临床试验报道较少,故笔者开展联合应用于中晚期肝恶性肿瘤的试验。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所选样本均来自丹阳市人民医院,由2016年3月开始,截止2018年3月,共入选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接受抽签随机分组,两组人口学情况及疾病相关信息见表1(P>0.05)。
表1 两组基本信息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一) 纳入标准:①经《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临床实践》[5]标准明确疾病;②均18岁以上,65岁以下;③短期接受恶性肿瘤保守干预患者;④知情同意。
(二) 排除标准:①Child-Pugh分级非A级者;②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机体状态差;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血小板检查<50×109/L;⑤患精神疾病或因其他原因对治疗缺少依从患者。
三、方法
(一) 治疗方法:单一冷冻消融治疗,不给予粒子植入,平躺、局麻,依照CT引导定位结果确定穿刺,进入癌灶后沿鞘内置入2 mm氩氦刀,依靠计算机控制氩氦刀操作,在操作系统下保持刀尖温度-120℃以下,并维持15~20 min,冰球范围比肿瘤直径大1cm以上,然后利用氦气系统调整温度至30℃左右并冻融冰球,重复冷冻-加热循环至肿瘤完全冰冻。恢复温度后拔出氩氦刀,术后复查及常规止血等对应干预;观察组另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18G粒子植入针(产自赛德公司)将125I粒子以1 cm间距植入。后进行CT扫描检查,对遗漏及稀疏粒子进行增补。
(二) 观察指标:①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测量标准[6],评估时间为治疗3个月后,嘱患者返院接受评估;②测量并记录肿瘤组织CT值,进行行为状态评分(KPS)观察;肝癌
CT值一般为40~60HU,病情严重时可超过60HU,分数越低表示情况越恶劣;③另详细记录患者院内情况,主要包括安全性指标。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肿瘤学疗效比较
观察组肿瘤学疗效更佳,OR率高(P<0.05)。见表2。
表2 肿瘤学疗效比较(n,%)
二、CT值、KPS评分比较
观察组CT值、KP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CT值低,KPS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肿瘤组织CT值及KPS评分变化(±s)
三、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发热13.33%(4/30),气胸6.67%(2/3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6/30);对照组术后出现发热6.67%(2/30),气胸6.67%(2/30),总发生率为13.33%(4/30)。组间未见明显差异(χ2=0.480,P=0.488)。
讨 论
冷冻消融术已成为临床肿瘤医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微创肿瘤外科技术,其通过氩气的温度变化,实现对靶向肿瘤的作用,实现癌细胞加速衰亡,实现治疗目的;125I粒子作为能量反射性核素的一种能持续反射低热X或γ射线,避免肿瘤细胞活化。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效果更好,氩氦刀借助CT进入癌灶内,但其也存在难以完全冷冻大肝癌的不足之处,大面积解冻冰球亦可能造成大出血,并且肝门区特殊部位或大血管等氩氦刀不能触及的癌组织也会给手术带来难度,粒子植入可有效对这一不足进行补充,解决氩氦刀难触及的病变位置,进一步杀灭残留的肝癌细胞[7]。观察组手术后的CT值更低,而KPS评分在干预前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明显增加。氩氦刀可实现杀灭残存肿瘤及微小病灶转移,降低癌灶进一步发展而导致患者复发的病理改变,125I粒子通过其产生的γ射线不断消灭癌细胞实现改善预后的目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13.33%,无明显差异,安全性满意。125I粒子的原理是依靠γ射线的放射性,但其相对精准,操作者对其干预范围可进行掌握,但因外放射小不会导致全身并发症,并且氩氦刀术后会通过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对残留癌组织进行125I植入计划拟定,较有针对性,从而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放射伤害[8]。
综上,粒子植入+冷冻消融对于中晚期肝恶性肿瘤有满意的肿瘤学疗效,其价值还有待开展更为长期的试验,以获得更多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