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

2020-09-04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产时高龄产妇助产

肖 琳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1)

现阶段,人们对男女平等观念关注密切,女性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职场女性所占比例提高明显,致使高龄产妇人员越来越多[1]。高龄产妇指的是分娩过程中,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就高龄产妇来讲,分娩危险性较高,原因如下:女性会阴位置的弹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弱,基于此,骨盆可移动性降低显著,这一改变导致分娩过程中,出血、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及难产等发生率提高[2]。为了降低上述现象发生率,护理模式不断更新、完善。为此,助产护理服务模式浮出水面,高龄产妇分娩期间,助产护理方式有助于产妇分娩正常进行,确保母婴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其深受医学人员及产妇的关注[3]。基于此,本次实验针对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接收的74例高龄产妇采取助产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入院单号、双号平均划分本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月接收74例高龄产妇,每组37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35~46岁,均龄值数(39.52±2.06)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6±1.21)周;其中,初产妇与经产妇分别有20例和17例;研究组中,产妇年龄37~45岁,均龄值数(39.48±2.12)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32±1.18)周;在基线资料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年龄超过35岁;②由产妇本人同意并签署研究同意书者;③具备完整临床资料者;④单胎头位;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及心理异常者;②存在言语沟通障碍、理解障碍及认知障碍者;③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④因个人因素拒绝或者中途选择退出者;⑤存在显著糖尿病、心脏病及高血压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产妇入院后,协助产妇进行各项常规检查。通过阴道检查对产妇宫颈口是否全部打开进行观察。告知孕产妇及其家属,密切监测疼痛状况,如有不适,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并进行及时、科学、合理的处理。分娩过程中,1名助产士及2名助手协助产妇分娩,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手术室,助产士分娩期间,通过言语方式鼓励并支持产妇。

1.2.2 研究组:助产护理方案:①入院健康宣教:于产妇入院后,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于孕期为产妇讲解健康知识、保健知识等,协助产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制定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案,确保睡眠充足,并指导产妇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与此同时,为产妇及其家属介绍胎动监测及吸氧方法、目的、分娩配合、临床先兆等知识。此外,通过分发手册、制作海报、开展讲座等方式为产妇介绍自然分娩的重要作用,将产妇及其简述工作做好,使其可以全面认识自然分娩的优点;②产前心理指导:通过一对一模式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使其可以保持乐观心态,改善恐惧、紧张及焦虑等心态;同时,为产妇构建一个舒适、干净、温馨的病房环境,增强其自身安全感。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情绪变化及心理状态的关注,针对产妇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并给予产妇全方位护理。主动与产妇接触、沟通、交流,在此期间,协助产妇深入认识健康知识,并给予其足够的关心与爱护;③分娩期间干预:产妇分娩过程中,由专业护理人员根据导乐式程序指导护理工作,并给予产妇心理及生理支持,在产妇宫颈开口超过3 cm后,产妇疼痛明显,无法承受,由其为产妇介绍分娩痛性质,与此同时,为其讲解产妇宫口状况,并指导正确呼吸方法,轻抚产妇,让其感受到安全,尽可能的将负面情绪消除,自主配合分娩。在产妇宫口全部打开后,护理人员则通过语言方式鼓励、支持产妇,增强产妇分娩自信心,使其可以顺利分娩。与此同时,实施家庭式护理方式,叮嘱产妇家属陪伴在产妇身边,为产妇提供温馨、家庭式的分娩室;④产后护理:支持产妇于分娩后2 h内自行排尿,并对产妇饮食合理指导,降低便秘发生率。平均15~30 min按摩一次子宫,防止宫腔积血现象的发生,产后2 h将产妇与新生儿全部送回至病房,使二者处于同一病房内,指导初产妇在短时间内适应母亲角色,并对喂奶方式进行指导,以便新生儿及早吸吮。增加对新生儿脐部及皮肤护理的关注,防止脐部感染现象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产妇具体状况为依据开展出院指导。

1.3 观察指标:分析各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①无窒息:评分在8~10分;②轻度窒息:评分在4~7分;③重度窒息:评分在0~3分。通常情况下,8分及超过8分代表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和t值;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率(%)和χ2;两组比较采用P值检验,如果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对照组中,12例剖宫产,25例自然分娩,7例新生儿窒息,占比分别是32.43%、67.57%和18.92%;研究组中,3例剖宫产,34例自然分娩,1例新生儿窒息,占比分别是8.11%、91.89%和2.70%,研究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在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

表1 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

2.3 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n(%)]

3 讨 论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生育观念、生育政策、企业制度等发生明显改变,我国高龄产妇人数越来越多[4-5]。高龄产妇不仅需要承担高龄产妇妊娠分娩风险,同时也要承担因为传统社会理念、心理改变及生理改变造成的分娩风险,而这些均被归入高龄妊娠范围内[6]。高龄产妇生理改变极易导致妊娠并发症,因为生理及心理改变造成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适龄产妇,包括过度担心自身身体健康、新生儿身体状况等,而这些均对产程环节造成影响[7]。助产护理的主要目标即尽可能的将产妇不良心理及情绪消除。予以每一位产妇科学、合理的助产服务。因为每位产妇性格、生理、教育背景、心理、人生经历、家庭文化、家庭背景等不同,导致高龄孕产妇表现显著,所以,应制定规范、系统的助产护理方案,尽可能的将孕产妇恐惧、焦虑及紧张等不良情绪消除,以便孕产妇保持乐观、放松心态[8]。高龄孕产妇生产过程中,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助产士制定与产妇相符的助产方法,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展现出来,实现助产护理目标。高龄孕产妇助产护理方案制定过程中,应根据每位孕妇自身特点及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制定[9]。高龄产妇助产护理开展期间,应加强对以下5个方面的关注[10]:首先,因为高龄产妇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所以,要求医护人员改变自身观念,由个性化角度开展一对一护理方法,明确负面情绪诱发因素,并根据具体结果开展相应的心理指导;其次,于产妇孕前、孕后合理规划产妇饮食,确保高龄产妇机体营养充足,叮嘱产妇进行适量的活动,降低孕后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妊娠过程中,由助产士咨询、了解产妇实际状况,熟练掌握产妇生理指标、胎儿实际发育状况等;其四,分娩期间,为高龄产妇讲解注意问题,使其可以顺利分娩,促进自然分娩率的提高;最后,要求助产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助产技术,进一步探讨产时服务知识,对临床经验归纳总结,促进护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的提高。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32.43%、67.57%和18.92%,研究组分别是8.11%、91.89%和2.70%,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通过开展助产护理,可有助于自然分娩率提高,以便产妇顺利分娩,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在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予以高龄产妇助产护理,不仅可以缩减产妇分娩时间,同时可以减少产时出血量;在Apgar评分≥8分率方面,对照组是8.11%,研究组是40.54%,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通过开展助产护理方案,在缩减产程时间,减少产时出血量的同时,有助于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降低,确保母婴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并采纳。

猜你喜欢

产时高龄产妇助产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的产时及产后评估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