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及营养支持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9-04辜春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
关键词:出院肝癌饮食

胡 芳 曾 蓉 辜春蓉

(1 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很多患者已经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较好等优势而受到临床青睐,常作为此类患者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1]。肝癌患者常伴有食欲低下、乏力、疼痛、情绪低落等症状,对其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均存在较大影响,因而在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实施必要的生活健康指导和营养支持就尤为重要。延续护理作为将护理从医院到家庭、社区延伸的工作模式,在慢性病、肿瘤患者的康复护理的效果已得到证实[2-3]。该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出院后仍可获得医务人员规范、持续、科学的医疗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研究报道,合理的营养支持干预对于降低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维护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5]。本次研究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及营养支持干预,探讨其对生活质量的有无影响,旨在为肝癌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符合原发性肝癌相关确诊标准;②疾病发现时已经失去外科手术切除指征,且患者预计存活时间在3个月以上;③自愿接受介入栓塞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自愿接受出院后3个月进行随访调查。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系统、肾脏系统、神经系统等严重疾病的患者;②精神障碍患者;③无法耐受介入栓塞治疗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27例,女7例,年龄:25~69(48.53±13.4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1例,初中及高中12例,小学及以下11例;对照组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24~68(48.46±12.75)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0例,初中及高中13例,小学及以下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在入院后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给予常规的指导和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肝癌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及治疗意义,向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如饮食、活动等相关知识的宣教;②给予心理疏导及安慰鼓励,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③出院后进行常规随访和复诊。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具体措施为:①组建延续护理小组,由介入科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小组成员包括1名介入科副主任医师,5名高年资的介入科主管护师,2名具有营养师资质的护师组成。小组成员对延续护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学习,统一培训,掌握内涵及措施,共同负责患者的延续护理工作。②延续护理的实施:延续护理小组成员负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指导和评估,并建立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方案。建立由护士长担任管理员的延续护理微信交流群,采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6-8]。患者或其家属在出院前1天,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该交流群。延续护理小组成员通过微信传播健康资讯、教授自护知识等,向患者或家属传授饮食及营养知识,及时回答患者及家属问题,了解患者状况,强化个性饮食习惯,进行互动交流,为患者解除疑惑,减轻心理压力。随访3个月。电话随访于出院后第1周每周2次,第2周-第4周每周1次,以后每2周1次,并填写或回访记录单。随访内容包括:询问患者原有症状是否减轻或加重,体质量有无增减,体力是否得到恢复,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是否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关系是否融洽等,分析患者可能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教育;饮食营养方面,强调饮食营养的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仔细询问体质量情况并做好记录,根据收集的情况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分析,依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肝癌患者宜进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饮食,少量多餐,多吃水果、蔬菜等,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膳食依从性,最终改善营养状态。

1.3 观察指标:①收集两组患者体质量,分别于术前、出院前1天、术后3个月测量患者空腹体质量并计算BMI值。②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30进行评定,选取其功能领域(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1个总体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8份,实际收回66份,有效回收率 97.1%。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测量时间BMI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前1天B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BMI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观察组BM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EORTC QLQ-C30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前1天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EORTC QLQ-C30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测量时间BMI值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测量时间BMI值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EORTC QLQ-C30评分对比(n=34,分,)

表2 两组患者的EORTC QLQ-C30评分对比(n=34,分,)

3 讨 论

介入治疗作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疗效最好的方法之一,其机制为主要通过阻断或减少对供应肿瘤的血液进行阻断或减少,使肿瘤缺血坏死而缩小,同时提高肿瘤区域化疗药物的浓度,提高抗肿瘤的治疗效应,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9]。但肝癌患者因癌症本身所导致的机体能量消耗,栓塞术后患者有发热、疼痛等反应消耗机体的能量,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使用的化疗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影响了患者的对营养需求,加之患者对肝癌的恐惧度与焦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希望水平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干扰[10-11],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鉴于此,如何对肝癌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理措施,对健康水平进行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延续护理这种工作模式可将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社区,确保患者从医院到家庭得到连续性照护[4,12]。在实施延续护理过程中,进行营养支持指导时注意实施方式,患者在方式上更倾向于经验交流和一对一指导,表1显示,术前两组患者BMI平均值均低于正常范围,出院前1天(约为介入术后1周)两组患者BMI轻微下降,主要与肝癌介入术后栓塞综合征出现的恶心就吐、食欲下降、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导致进食减少、营养吸收能力降低有关,术后3个月两组BMI均高于基线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的快且观察组高于基线,而对照组虽升高但未高于基线,与江美娜、潘晓琳等研究结果一致[13-14],表明通过延续护理及饮食指导和营养知识宣教后,患者意识到营养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后更能配合护理工作,当然做好合理的饮食指导,要求小组成员应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对患者讲解饮食重要性,强调饮食注意事项,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渗透强化。延续护理的开展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肝癌介入治疗的认知、信念水平,也使患者得到疾病相关的知识策略和专业的指导,同时饮食上知道各种饮食应吃什么、不应吃什么,怎么吃等知识,对疾病康复信心得以增强。表2显示,出院前1天,两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比出院前1天有所降低,观察组的EORTC QLQ-C30评分与出院前1天评分基本一致,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护理人员通过实施延续护理干预,使患者对疾病的有关知识得到持续的帮助、并在实施过程中对介入后的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进行预见性护理,同时还及时发现负性情绪并予以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希望,心情愉悦,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及营养支持干预,可优化患者出院后的生存状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肝功能,增加患者对后续治疗的耐受性,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应用。

猜你喜欢

出院肝癌饮食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春节饮食有“三要”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