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建设趋势探讨

2020-09-04彭文孔超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20年6期
关键词:水灾设计院煤矿安全

文 / 彭文 孔超(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百万吨年平均死亡率已经由“十一五”末的2.041降低到2012年的0.572,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百万吨死亡率同期分别约为美国[0.03]的19倍,澳大利亚[0.014]的40倍)。

从2010年至今,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强力推动下,煤炭行业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加紧了煤矿井下急避险系统的建设。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建设趋势进行讨论。

1.煤矿避难硐室的应用

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矿井火灾、煤尘爆炸、矿井塌方等矿难时,会产生大量CO等有毒有害气体。研究数据表明,上述矿难发生时只有少数矿工因为直接受到爆炸或塌方而遇难,而大部分是因为长时间暴露在CO等有毒有害气体中,中毒而死亡。其中,死于CO中毒或窒息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仅2010~2012年间就超过3000人。无论是采矿先进国家的经验或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都证明:建立完整的紧急避险系统,建立井下避难硐室,才有可能挽救大部分矿难矿工生命。

2.国内外煤矿避难硐室建设现状

发达国家井下避难硐室建设比较早,设备配置较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4月我国首个避难硐室在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真人实验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井下避难硐室可以进入实用阶段。我国煤矿主产区基本上已经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建设。中小煤矿通过近几年努力,大多数煤矿已建设避难硐室,但是能够达到国家要求和标准;能够起到实用救灾的避难硐室为数不多。现在,全国各省煤炭主管部门正在积极推进煤矿避难硐室的普及。

3.国内煤矿避难硐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避难硐室建设的问题

国内煤矿避难硐室的建设,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第一,避难硐室的设计没有标准化,使用设备不通用。

第二,井下避难硐室没有防水功能。

第三,避难硐室建设过程缺少成套服务。

第四,避难硐室的设备配置可优化。

3.2 避难硐室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3.2.1国家政策方面

国家相关政策对煤矿避难硐室的基本功能定性为:实现“三防一隔”,指的是防毒、防火、防震、隔爆。对井下水灾没有防护要求,是目前避难硐室缺少防水功能的主要原因。

3.2.2企业建设方面

目前由于煤炭价格和利润下降,有些煤矿企业只准备建设最简易的避难硐室,简单说就是“挖个洞、装个门,里面摆进吃的喝的,最多加上点自救器或空气再生”。这种对高标准避难硐室的抵制,是为了应付检查,实质上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3.2.3行业技术标准方面

在我国,避难硐室对于各煤炭设计院和避难硐室设备厂家都是全新的技术。由于市场机制的驱动,大家都将重点放在怎么样满足国家政策和规范的要求上,而忽视了根据各煤矿井下实际灾害情况,进行特殊设计和调整的研究。这样一方面会造成由于“面面俱到”引起的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形成不切合实际、不实用的工程。

此外,由于行业规范不完备,供货厂家的设备很多不具备通用性,存在专项设计和厂家设备之间不匹配等问题。

4.避难硐室建设发展趋势探讨

针对避难硐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我司在避难硐室研究、设计和建设上的经验,我们认为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4.1避难硐室的合理布局

在设计上,经过合理的避难硐室布局,兼顾矿井后期开采设计(如通过增加建设井下自救器接力站等措施),最大范围扩大避难硐室服务区域,延长避难硐室的使用寿命,并满足服务区域的开采年限。

4.2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的避难硐室研发

开发经济适用、技术可靠的避难硐室,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也是各设计院、煤矿企业和设备厂家技术研发深入,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

(1)降低建设成本。

目前,平均每个避难硐室设备造价在80万元左右,我们的研究表明,其成本具有下降20%以上的空间。

(2)增加研发投入,推广简单可靠技术。

目前,要求开发适合煤矿实际情况、操作简单并安全可靠的硐室技术呼声很高。如《安监总煤装2013年(10)号文》的颁布,不仅降低了对专用管路的要求,且扩充了其适用范围,最终降低了煤矿对紧急避险系统的投入。

4.3避难硐室整体解决方案

设计院、施工单位和设备厂家均为煤矿服务,煤矿企业为建设避难硐室,需要在三者之间协调和沟通,导致大量延时和误工,甚至返工。煤矿企业急切需要避难硐室整体解决方案,即提供避难硐室的设计、施工(或指导)、设备供应及安装与调试、测试、售后服务、培训和协助验收等一条龙服务。

4.4避难硐室设备的研发

4.4.1防水避难硐室的研发

水害严重的矿井可以根据自身的灾害特点,经专项设计,合理选址,配备更加严格的防水设备,以使避难硐室具有防止水灾功能。

(1)合理选址

图1 避难硐室立面示意图

图2 避难硐室剖面示意图

现在的避难硐室不能起到防止水灾的作用,是因为避难硐室仅比外部巷道高0.2m左右,当水灾来时,会被迅速淹没。在水害严重的矿井或区域,避难硐室的选址应该在地理位置相对较高处,可以采用小上山的形式,硐室至少高于两端联络巷道2m以上,这样在水灾时,硐室附近可以形成局部气包,保证避难硐室不被水淹没,从而确保避险人员可以进出避难硐室。避难硐室选址参见附图1和2。

(2)防水性避难硐室设备的要求

A.两端各布置两道防护密闭门,且承压大于2.0MPa,耐水压高于200m;

B.高压排气方式,采用机械方式压缩排出废气,或打通高于200m的专用排气通道;

C.硐室内增加高压排水设备,当硐室部分被淹时,可用来排水维持正常避险;

D.硐室增加潜水氧气瓶、潜水脚蹼及防水灯等设备。

4.4.2避难硐室内部系统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与开发

加强避难硐室各系统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和开发;增强整个安全装备行业设备的标准性和通用性,使避难硐室主要设备成为通用件,可在各供货厂家间互换,从而减少设备的维护工作量,降低避难硐室的运行维护成本。

5.结语

避难硐室是煤矿安全紧急避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灾害发生时,为煤矿井下工人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逃生庇护所,是煤矿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部份。避难硐室的建设、研究、技术升级及产业化实施对广大设计院、煤矿、设备生产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猜你喜欢

水灾设计院煤矿安全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必备!欧洲居民水灾应对指南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疫情、水灾期间效益不减反增,这家动保企业到底如何做到的?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遇到突如其来的水灾该怎么办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