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士断腕关煤矿 转型发展保安全
——嘉禾县化危为安的淘汰落后小煤矿之路

2020-09-04通讯员胡平国郑华利李华斌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20年6期
关键词:嘉禾乡镇煤矿

文 / 通讯员 胡平国 郑华利 李华斌

兴隆煤矿2019年“5·28”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给嘉禾县上了一堂严肃的安全课。如何抓好安全生产,护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嘉禾县委、县政府走出了一条新的安全发展之路。

牢记血的教训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嘉禾县曾是全国100个重点采煤县之一,煤炭曾是嘉禾支柱产业,第一财源,为嘉禾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安全不达标问题亦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难题。

嘉禾县委、县政府把安全生产当做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底线,时刻牢记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稳定,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责任感,守好安全生产“责任田”,绝不容许“带血的GDP”。“5·28”事故发生后,迅速成立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淘汰不安全落后小煤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煤矿关退工作。县里坚持安全议题优先上会、安全问题优先解决,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等会议10多次,重点解决责任压实、资金拨付、人员配备等问题,确保资金优先向安全领域倾斜、人力优先向安全领域安排、项目优先向安全领域集聚。成立安全生产特别督察组,加大全县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情况督查力度,重点督查党政一把手安全生产履职情况,对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以及工作不迅速、不认真、不严格的乡镇、部门及责任人,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并警示约谈。县党政领导干部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企业安全职责履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近百人次,现场督促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坚决确保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运营、不安全不建设。坚持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为一项治本之策来抓,不断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高危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县受警示”,在全社会唱响安全生产主旋律,形成群防群控、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举办“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培训班暨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大会,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万冬授课,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主共300多人参加大会。组织300多家企业法人和实际控制人,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法规知识考试,切实增强煤矿领导层安全发展意识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自觉性。

壮士断腕坚决关退安全不达标煤矿

按照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淘汰不安全落后小煤矿的意见》精神,嘉禾县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淘汰退出不安全落后小煤矿,做到应关尽关、不留后患。

引导企业由“要我关退”向“我要关退”转变。按照煤矿安全生产“四到位”的要求,由联矿县领导牵头,负责包保煤矿关退工作。采取“一矿一策”的方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深入煤矿企业组织煤矿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及股东召开各类恳谈会20多场次,动员煤矿企业积极投身于新一轮煤矿关退工作。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和多轮的座谈协商,6家民营煤矿主动申请关退并提交申请书。2019年10月底,嘉禾县6个民营小煤矿全部依法关退到位,淘汰落后产能81万吨/年,实现县域内无民营煤矿目标,提前完成淘汰关退小煤矿工作任务。

多方筹措资金全力保障煤矿关退工作。县委、县政府顶住经济下行、财源流失的压力,妥善处理“安全”与“稳定”的辩证关系,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推进煤矿关退后续处置工作。出台《嘉禾县关于进一步淘汰不安全落后小煤矿的实施方案》,县财政共投入近4000万元补偿煤矿关退工作,对2019年关退的煤矿,除执行上级有关政策外,加大财政奖补支持力度。同时,积极与省煤监局沟通衔接,扎实做好煤矿产能置换,成功争取置换资金9000余万元。

妥善解决关退煤矿干部职工就业问题。为确保煤矿淘汰关退工作的顺利进行,该县组建了煤矿关退遗留问题处置办公室,具体负责退出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处置民生、企地工农纠纷等问题。出台扶持煤矿企业转产的政策文件,降低原煤矿投资者转向其他产业投资的市场门槛。充分利用国有罗卜安煤矿闲置资产,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投资1.5亿元,建设了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为解决国有煤矿人员安置问题,县政府成立了县小水电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安置26人。为实际解决煤矿关退企业职工就业出路,县人社局举办了煤矿关退企业职工专场招聘会,组织工业园区等40多家企业提供2000余个岗位,邀请就业培训专家为职工提供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援助。积极开发护林员、环卫工人等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关退煤矿下岗职工,引导其就近就地就业。

△ 团结煤矿闭坑现场

强化基层基础夯实安全监管执法一线力量

县属煤矿全部关退后,嘉禾县着力加大规范化、常态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力度不减反增。

推动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基层化”。突出夯实基层基础,开展珠泉、行廊两个乡镇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推进行政村(社区)应急服务站点建设,推动乡镇安监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实施乡镇安监站月巡查报告制度。完善村级安全监管网络,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村级安监员和安全生产信息员,并享受专项津补贴,全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三级监管网格体系,确保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推动安全监管执法水平“科技化”。以搭建大平台、大应急、大安全为目标,统筹整合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相关部门信息化平台,实现应急与水利、气象、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系统信息共享。以“智慧嘉禾”为平台,建设“嘉禾智慧安监”,通过互联网和监管专网与高危企业视频监控信息联通,实现县应急指挥平台与高危企业联网对接,全面提升全县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能力。

推动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常态化”。全面深化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强化动态化的日常监管,推进常态化的安全检查。各乡镇、行业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分管行业的企业实行一周一巡查,设置巡查台帐,落实巡查责任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及时打击,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遗漏任何一个盲点,坚决把不安全因素、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着眼长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嘉禾县坚持把预防工作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做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切实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安全隐患前面,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健全完善责任体系。该县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积极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要求贯穿到安全生产全过程,形成了1个煤矿由1名县级领导联系、1名乡镇领导干部驻点、1名乡镇安监员盯守、1名应急局监管人员督导、1名驻矿安监员巡查的“五人连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着力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健全完善防控体系。按照“五个一批”和“一单四制”的要求,构建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突出瓦斯、煤层自燃、水害等重大灾害防治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有效防范煤矿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2个省属煤矿民用爆炸物品审批机制,严把民用爆炸物品审批关。今年以来,对湖南煤业集团嘉禾矿业有限公司、黄牛岭矿业有限公司开展安全检查8次,查出隐患64条。

健全完善奖惩体系。在县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近4000万元用于淘汰关闭落后小煤矿的奖补资金,设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专项资金100万元,足额保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需的经费。县财政预算安排300万元,奖励年度内实现零事故、零死亡的产煤乡镇20万元、非产煤乡镇10万元、县直单位5万元,并可从奖金中提取30%-60%用于奖励有功人员,对成功创建省、市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的给予等额配套奖励。坚持露头就打,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惩、绝不手软,关闭取缔一批违法违规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问责曝光。□

猜你喜欢

嘉禾乡镇煤矿
一只白蝴蝶
一只白蝴蝶
故事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