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公职人员鼻咽部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020-09-04陈学良陈春燕高银凤
陈学良 陈春燕 高银凤
我国是鼻咽癌高发地区之一,加强鼻咽癌疾病的筛查与积极治疗,是公共医疗卫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学术领域开展的研究来看,近年来有不少文献[1-3]围绕鼻咽癌高发地区的发病状况、发病因素进行了调研,并给出了相对完善的早期筛查、诊治方案。此类文献给出的数据表明,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可能增加鼻咽癌的患病风险,加强这一群体的鼻咽癌筛查,及时控制其鼻咽癌的风险或者病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临床诊治的角度分析,鼻咽癌的检出,一部分是患者在出现鼻部或者咽喉部的明显不适后自行到医院就医,经相关检查与临床诊断发现病情;另一部分则归功于鼻咽部的常规体检[4]。因此,加强鼻咽部的健康检查,重视鼻咽部相关疾病的筛出,总结各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本县组织了一次针对公职人员的鼻咽部体检,检查过程中发现了若干鼻咽部疾病患者,结合健康体检的结果,得出了一些有关鼻咽部疾病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防治工作的结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月~2019年11月在惠东县人民医院及惠东县中医院进行体检的当地公职人员(含退休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于惠东县人民医院接受检查者9836例(鼻内镜9124例,电子喉镜712例),于惠东县中医院接受检查者2353例(鼻内镜1897 例,电子喉镜 456 例 )。受检者年龄 21~81 岁,平均年龄(49.2±10.6)岁。12189例受检者中,男7512例,女4677例。
1.2 研究方法 在展开体检前,相应的组织、单位均完成了体检单个人信息的填写以及体检相关事项的交代。针对鼻咽部的检查,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健康检查,主要采用高清鼻内镜、电子喉镜两种检查方法。在高清鼻内镜检查过程中,耳鼻喉科医师于表面麻醉下,以高清鼻内镜对调研对象进行鼻咽部检查;当发现存在病变迹象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后续检查,以得出明确的诊断信息。如对疑似恶性肿瘤的受检者,在直视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最终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病情。
2 结果
2.1 鼻咽部疾病筛出情况 12189例受检者中共筛出418例有鼻咽部疾病,其中202例鼻咽部囊肿,136例鼻咽炎,52例腺样体残留,19例鼻咽癌,1例鼻咽部结核,3例淋巴瘤,5例纤维血管瘤。见表1。
表1 12189例受检者鼻咽部疾病筛出情况(n,%)
2.2 鼻咽部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情况 418例鼻咽部疾病患者中男267例,女151例,男性患者较多,且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见表2,表3。
2.3 鼻咽部疾病患者的职业环境 418例鼻咽部疾病患者中以退休前从事教师、建筑行业的较多,分别为116、175例。见表4。
2.4 鼻咽部疾病患者的人群地域性 418例鼻咽部疾病患者中使用本地方言228例,客家方言103例,闽南方言87例。见表5。
表2 418例鼻咽部疾病患者的性别情况(n)
表3 418例鼻咽部疾病患者的年龄情况(n)
表4 418例鼻咽部疾病患者的职业环境(n)
表5 418例鼻咽部疾病患者的人群地域性(n)
3 讨论
3.1 鼻咽部疾病概述 鼻咽属于咽腔的一部分,位于鼻腔后部、颅底下方的空间,又被称为上咽。鼻咽部是人体较容易出现新生物的位置,一般表现为肿块的出现,而这种变化与某些鼻咽部疾病有着密切关联。在鼻咽部发生病变以后,患者的日常生活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从其类型来看,鼻咽部常见疾病大致可以分为炎症、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三大类[5]。首先,炎症是鼻咽部最为常见的病变形式,以鼻炎、咽炎为主,在发炎问题出现以后,患者可发生脓肿,而脓物还能于鼻咽处堆积,最终形成新生物——肿块。针对炎症的治疗,临床常给予作用于鼻咽部的消炎药物,通过其内服或者外用,达到消除脓状分泌物、缓解炎症反应的目的。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血管瘤或者咽囊炎、鼻咽囊肿等,一般只需要经过切除治疗或者其他保守治疗方案,即可达到消除肿块的目的。但出于安全性考虑,在对良性肿瘤进行对症处理以后,仍然需要做好后续的随访、疗效跟踪以及复查,并根据患者个体的相关信息评估是否存在恶化风险。与之相比,恶性肿瘤在诊断、治疗难度以及预后方面均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针对此种情形,临床医师需要慎重考虑病灶处新生物的切除以及放化疗技术的应用,及早对患者进行医疗干预,控制病情的进展,减少恶性肿瘤对患者身心形成的不利影响[6]。
在上述疾病之中,鼻咽癌的筛查与诊治是学术领域与临床实践的重要研讨话题。纵观耳鼻喉科的恶性肿瘤,鼻咽癌具有高水平的发病率,以鼻塞、头痛、听力下降、涕中带血等为主要表现。针对其发病因素,多年来临床数据的回顾性分析提示,鼻咽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该病呈现垂直、水平家族发生倾向,主要见于黄种人,发病呈现地域集中特性)、病毒感染因素(EB病毒或冠状病毒的感染可参与鼻咽癌的发病过程)、环境因素(镍等微量元素超标环境可能诱发该病)有关[7,8]。以鼻咽镜检查、病理检查、CT扫描获得的结果,对疑似病例的病情、进展情况进行理性评估,是当下常用的检查手段。而从改善患者的预后考虑,鼻咽癌的及早发现与早期诊治有着重要价值。基于此,鼻咽癌的筛查、高发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高发因素的综合分析成为学术领域的研讨重点。
3.2 关于鼻咽部疾病发病的流行病学讨论
3.2.1 地区集中性 在对12189例公职人员进行鼻咽部疾病的筛查后发现本地的鼻咽部发病率与广州平均发病率相比较低,其中轻症症状类似鼻咽部炎症或囊肿人数较多,鼻咽癌筛查19例,广东近年来不同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不同,但本地0.1559%则低于广东、佛山等地。广东省鼻咽癌高发病率集中在肇庆、佛山、广州和韶关、惠州、湛江地区部分县。但在以后的筛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鼻咽癌的筛查[9,10]。
3.2.2 人群易感性 通过筛查发现,所有患有鼻咽部疾病的患者中以本县原住居民较多,以地区迁移来本县工作的公职人员患有疾病较少。广东省内主要方言为广东方言、闽南方言、客家方言与其他小地区方言[11]。其中,本县主要语言为闽南方言、客家方言与本地方言。本地方言居民的公职人员的发病率为54.5%(228/418);以汕头为代表的闽南方言入住本县后的鼻咽部疾病发病率为20.8%(87/418);以梅县地区为主的客家方言在工作原因入住本县后患有鼻咽部疾病的发病为24.6%(103/418)。
3.2.3 职业易感性 在对12189例公职人员进行职业调查后,发现以教职工、建筑行业等易接触粉尘且容易形成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为高发人群。教职工发病率为27.8%(116/418),政府机关人群发病率为12.4%(52/418),建筑行业类人员发病率在 41.9%(175/418),其他工种人群发病17.9%(75/418)。可以看出,由于职业特殊性使得人群发病率也有所不同[12]。
3.2.4 发病年龄 本县筛查发现鼻咽部疾病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青壮年即年龄20~40岁,且罹患鼻咽癌的人群占所有鼻咽癌患者的较大比重(13/19)。由于调查的主要为公职人员,所以鼻咽癌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老年人群的罹患率与发病率也较低。由于筛查的年龄限制,针对高龄人群与低龄人群的发病率并未有明显的数据统计[13]。在资料中看出,广东省低龄鼻咽部疾病发生较少,年龄<10岁人群的鼻咽癌发病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