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档案功能及其在血站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探析
2020-09-03阎富斌
阎富斌
摘 要:血站一直向人们提供安全保障与医疗服务,为确保采供血的安全性提供足够的举证资料,因此,血站档案功能需要得到重视和科学应用。本文通过分析血站档案的特点和功能,围绕理念、人才等方面探讨其在血站档案管理中的运用途径,进而提升血站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血站档案功能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血站档案;档案功能;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2-0-02
血站属于采供临床用血的机构,血站档案是在采供血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存意义的资料,包含科技、文书、业务档案。血站档案功能包含维护权益、原始依据、事业发展凭证等方面,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对于国家采供血事业发展和卫生医疗事业的进步意义重大,因此详细分析其功能和应用途径十分必要。
一、血站档案的特点及功能分析
(一)血站档案的特点
其一,档案种类和数量较多。如血站业务档案中包含血液检测、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分离等部分,同时还会产生献血者的采血记录、资料登记表、血液初检记录等内容,对于血站档案存储要求较高。其二,档案存储流程较多。从献血者的血液采集至输血过程,需要经过登记、采集等流程,部门之间交接过程复杂,对于档案资料的归档和收集要求较高。其三,保密性较强。由于血站档案中包含供血、采血等资料,为后续临床用血工作提供依据,因此血站档案是确保用血安全性的关键,其与献血者隐私密切相关,不经允许不可查阅,因此保密性较强。
(二)血站档案的功能分析
(1) 服务社会的使用功能。由于血站档案具备源头性、可靠性、原始性优势,结合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使献血证逐渐升级为“一证一码”模式。通过对血站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能够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和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对用血机构的突发性紧急用血实现精准服务。比如,我国大部分区域中心血站已经构建了机采式血小板献血者资料库、RH-血资料库,如果患者是稀有血型需要进行输血时,工作人员可以检索献血者资料库,迅速查询并联系献血者,为临床用血和治疗缩短时间[1]。
(2) 发展参考价值。血站档案中包含血站不同时期和阶段的事业发展记录,同时这也是血站发展的原始资料,具有十分普遍的参考价值。血站档案中包含了不同阶段的采供血、血液检测技术的演变历程、多个时期的鲜血政策,为血站业务开展、事业发展提供最重要的信息支持。同时,血站可以通过分析和汇总馆藏档案信息与资料,归纳经验,进而指导后续档案工作的开展,在规划、评估血站业务活动中突出血站决策的系统化、科学化。
(3) 维护权益的凭证功能。血站档案中采供血模块记载着献血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在血液检测、制备、发放等过程中突出追溯性,和其他档案一样具有相同的历史凭据功能。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强烈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血液档案在血站业务管理中并不是单一的采供血活动记载,若发生问题和纠纷,这些档案记录将成为责任划分、费用报销、理赔的关键凭据。
二、血站档案功能在血站档案管理中的运用途径
(一)升级血站管理理念,实现“记录”与“应用”的平衡
记录是血站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本,建议从思想层面上重点关注档案应用工作,为档案应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提升血站档案数字化、信息化能力,为血站档案的利用与价值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通过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和规范,禁止工作人员私自篡改、销毁血站档案,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简化资源查询、使用步骤,实现血站档案管理的一体化。血站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档案管理资源的应用和开发提供支持,加强血站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输入、分析、总结工作,为后续血站档案资源的应用提供信息源。通过对档案室完成基础建设,借助扫描仪、计算机加强对血站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围绕“十防”原则,提升血站载体和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二)实现血站档案馆藏的“丰富”与“精细”
血站档案功能的运用需要建立在当前血站馆藏信息的基础上,缺少馆藏资料档案将无法发挥价值功能。因此,血站档案需要丰富自身档案信息的资源结构,实现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和业务档案模块相结合,实现档案管理的精细化。例如,细化体检采血类别数据、成分化验类别档案,在数量层面上不断增加和丰富血源的档案结构和数据;在质量层面上,应优化血站馆藏档案的资源结构,展示档案管理的行业特征,构建内容多样、载体丰富的档案资源管理机制,为血站档案价值发挥和运用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提升血站档案处理能力,找准专业与复合的联系
血站档案功能发挥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团队,因此应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工作:其一,血站应加强对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扩大档案功能发挥领域,使工作人员灵活并熟练地对血站档案进行分类、排列、组卷、编号、编目、装盒、装订。其二,学会对检索工具进行编制,借助专业化素养充分发挥血站档案的功能价值,使其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发展。此外,血站应组织业务知識讲座、岗位练兵、培训班等活动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结合目前血站业务与档案的任务量,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四)血站档案在层级管理与统一管理中的应用
(1) 层级管理。层级管理需要结合血站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档案管理专题学习,加强管理部门对于血站档案应用价值的理解,在此前提下实现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自上而下设置层级管理模式,结合科室属性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细致划分。此过程能够调动血站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明确责任划分和工作评定标准,促进血站管理制度的变革和优化,使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升工作规范性,促进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
(2) 档案的统一化管理。血站档案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导致其相互存在较多交接环节,对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需要对血站档案实现统一化管理,精简部门分类,留置核心部门,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沟通。通过设置规范化档案管理流程对其进行统一化管理。例如,针对档案信息中查阅程序、保管期限制定管理标准,对不同血型的档案信息进行汇总归类,实现档案信息建设、业务、管理的同步。
(五)实现血站档案的信息化
(1) 馆藏的数字化建设。若想充分发挥血站档案功能需要结合新时期档案管理特点,借助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首先,应改革档案编研手段,推进电子设备在编研工作中的应用,进而实现编研工作的信息化,并对档案在归档前完成有效控制,借助计算机技术完成档案的分类、归档、保存,提升档案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其次,改革档案存储形式,逐漸转变数字化信息档案,收集文本信息、图像信息,构建数据库存储数据方便档案的检索和应用。最后,完善数据库检索形式。重点关注数据库检索过程的实用性,建议在目录检索的基础上添加关键词、文段、模糊查询等功能,对数据库功能进行全面覆盖。
(2) 加强对血站档案信息的安全技术投入。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点是安全性,档案载体的出现使得数字化档案的管理、产生、利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加强安全技术的投入。建议血站在计算机中通过安装防护软件、防火墙等防泄、加密工具、使用密钥技术,或者设置专业的网络安全技术避免病毒入侵并破坏,确保档案保存的安全性,避免因计算机故障或病毒出现数据缺失和遗漏问题。
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循序渐进,卫生部门、档案管理人员、血站应树立正确的档案功能应用意识,将信息化管理作为血站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增加资金、先进设备的投入量,例如打印机、计算机、扫描仪等电子化设备,同时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转换,对患者和献血者的影像信息、图片进行归档与保存,方便之后的查阅与使用。
(3) 构建现代化档案检索系统。依托血站档案管理的特征,构建现代化档案检索系统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档案的利用和开发效率,优化档案管理质量。在依托信息技术构建新式血站档案数据库时,借助档案索引助手增加血站档案内容的精准度和覆盖范围,使检索系统由之前的单一化业务模式拓展到人事、业务、行政、基建等领域,构建一体化档案信息资源。同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发血站档案信息资源构建资源库,应用专项检索工具,针对血站档案制定卷宗目录,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升档案检索效率,充分发挥血站档案的应用价值。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血站档案管理需要围绕具体功能进行改革与创新,并对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实现档案的系统化管理。结合血站工作实际情况,分析档案处理工作量,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借助网络技术优化档案管理模式,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突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高莹.血站档案功能及其在血站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兰台内外, 2019,(3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