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广播播音主持的发展与认知

2020-09-03梁潇

传媒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全能型广播

梁潇

摘 要:广播播音主持实际上是指在广播传播媒體中发生的,主要媒介为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同时还运用音乐,音响等辅助手段来更加综合的表现对节目进程的驾驭,同时还能传达节目内容,本质上来说是大众传播行为。我们作为主持人来说,只有通过学习来对广播播音主持发展及认知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我们才能逐渐分析并了解到广播的特点及要求,从而对自己产生一些思考,以及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最后成为一名全能型主持人。

关键词:广播;广播播音主持;全能型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2-00-02

一、引言

在当今新的传播环境下,传统的广播播音主持面临着诸多挑战,媒体融合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广播播音主持人作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理应承担着创新的重要角色,只有了解分析广播播音主持的发展与认知才能把握住当代广播节目的发展趋势,从而正确预测分辨未来广播发展趋势,成为全能型智慧型自然型的主持人。

二、广播播音主持概述

广播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按照传送方式的不同来分,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同时播送声音和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在狭义这个层面上讲:就仅指声音广播。

广播其实可以看成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声音符号的一种电子大众传播媒介,无线电通信的出现及发展奠定了广播诞生的基础条件。广播发展的大致概况为:1844年美国人摩尔斯发出世界上第一封电报,1876年美国人贝尔又发明了电话,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并在1916年完成了短波实验奠定无线电通信的基础,广播从此应运而生。1906年圣诞节之夜,加拿大人从美国广播的圣诞歌曲和路德圣经被认为是广播时代的开端,1920年11月2日,KDKA成为美国第一家正式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这一天也被称为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广播事业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不少国家都纷纷建了无线广播电台,如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和苏维埃俄国)。第二,大发展阶段20世纪30-40年代(欧洲、美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的广播事业蓬勃发展,亚洲、非洲等不发达国家也办起了电台)。第三,普及阶段二战后(广播事业在全世界逐渐普及在一些国家成为主要新闻媒介)。第四,新的飞跃阶段是指20世纪90年代后(广播事业开始新的飞跃传统的模拟广播向数字音频广播过渡)。

按节目表现方式分为广播新闻节目、广播谈话节目、广播戏剧节目、广播娱乐节目、广播音乐节目、广播信息服务类节目等。按播出性质分新闻性节目、教学节目、服务性节目。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分类方式,我们可以看出的是广播节目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频率化、管理化。

广播播音主持实际上是指在广播传播媒体中发生的,主要媒介为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同时还运用音乐,音响等辅助手段来更加综合的表现对节目进程的驾驭,同时还能传达节目内容,本质上来说是大众传播行为,其中有声语言为广播传播的主要载体。其中在广播播音主持中又可以分为有稿和无稿播音两种类型,无论是哪种类型都对主持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刚刚我们从概念上已经认识了广播和广播播音主持,下面我们将从广播中的声音符号,广播播音主持的特性,广播播音主持的要求及广播播音主持的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来对广播播音主持的发展及认知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广播播音主持的定义中提到广播播音主持是指以有声语言与副语言为主要媒介的大众传播行为,因此,这里的副语言是指伴随话语产生的或者对话语产生影响的,有某种意义但是那个意义并非来自于词汇、语法或者一般语言规则。这是一种有声语言现象,比如说话气喘,嗓子沙哑,说话结巴等等。首先是广播中的声音符号,符号实际上是指一个记号或标记,大多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俗成,形式非常简单,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它的特点是种类繁多,用途同时广泛,因此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在广播中的声音符号主要有音响,音乐,和有声语言三种。

第一,音响。音响是广播节目的主体,音响=“声音记录”特点是真实,生动,丰富。它可以体现自然世界,社会生活,新闻现场和新闻人物,丰富听众对事物场景的认识,引发联想与想象,从而触动听众情感世界。

第二,音乐。音乐在广播中有三种存在形式,其中在转门介绍音乐的音乐节目中是以内容形式出现,实况音乐以配乐形式出现,例如广播中的现场连线,背景声音是来自于现场的声音无法去除因此是配乐形式。而节目音乐则是以素材形式出现,可以后期加入及编辑。

第三,有声语言。有声语言是指与节目有关的所有语言形式及内容,凡是内容都需要特定的形式来承载,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语言的运用,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有播报式、报道式、谈话式、讲解式、宣读式、演播和角色化表演、旁白、朗诵式。

三、广播播音的特点及概述

广播播音主持的特点主要分为四方面,时间性、想象性、情感性和互动性。时间性是指单向传播过程,是单维度的。我们知道过去现在将来是不可逆转的,过去现在将来又同时具有关联性,所以信息承载量具有有限性。更重要的是时间性跟新闻的时效性紧密相连。“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总体特征,对于听众来说“只闻不见”虽在“眼见为实”上不具优势但却更加需要受众充分地发挥自己想象力,在自己的脑海中创造一个关于节目的艺术空间。同时对于主持人来说则需要通过运用自己的声音来帮助听众营造一个合适的拟态环境,这种方式则是想象,情景再现等。情感性很容易理解,我们知道情感色彩和分量会使语义更澄明,这种节目中的情感性色彩表达使听众在即使没有全程听完节目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主持人的语气来判断节目基调,判断节目的情感色彩推断故事走向。需要注意的是,情感性与想象形式无法分割的,有声语言的情感形是依托想象性而实现的,同时也会使想象性更加地活跃、具体和丰富。互动性具有两种特点。第一是显性特点,第二则是隐形特点。显性特点是指短信、BBS、Blog、微博、微信(包含公众平台和主持人为增加听众黏性而开设的私人小号)隐形特点是指对象感、内在语(人内传播、冷媒介)。

广播播音主持的特性在刚刚我们已经清楚解释过,那广播播音主持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这些要求又对主持人带来哪些约束及挑战?最近网络上AI主持人又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我们与其相比又有什么优势呢,这一些都需要广播播音主持提出的要求来解答。

(一)对节目的整体把握

有声语言在广播中并不是画外音,而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因此主持人在节目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节目的好坏是由主持人来承担全部责任的,如何把握节目基调,掌握节目走向也就成了主持人需要不断攻克的问题。这就对主持人提出要求,即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娴熟的节目驾驭能力,更重要的是发挥个人特点。

(二)传授过程的驾驭

要求主持人在与读者交流的传受过程中,要突出鲜明,理性的题旨。要搞清楚的是在广播节目中,听众也会通过连线的方式变为传者,所以主持人如何把控和掌握依旧成为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首先有声语言的传播要准确贴切并且流畅生动。非语言表达更需要得体恰当。现在一些广播节目播出时是通过网络在线直播完成的,网友们能够看到直播间中的主持人的一举一动,因此这对于主持人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

(三)传播效果的预设

我们刚刚说到主持人在广播节目中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所以应该对节目好坏承担相应责任,因此作为主持人首先应该搞懂的是这档节目播出后想要取得什么样的广播效果,收听率又如何。这档节目播出是给谁听的、谁会听、怎么听、多少人听、什么时间听等等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四)社会功能的实现

社会功能是指什么?有这样三种较为常见的分类。

施拉姆提出的政治、经济、社会三类功能说。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社会功能论点即见识环境,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最后一种则是赖特继承了施拉姆功能说后提出的四功能说,即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功能化以及提供娱乐。

四、广播播音主持的前景分析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广播播音主持取得了全面的发展,新兴媒体、融媒体、富媒体、媒介融合逐步转变为移动广播、流媒体、自媒体电台、IP广播。虽然概念泛滥,但是形态多变却有限类似于直播节目,自我调侃的自媒体等。同时学界认知和业界发展有点出入,学界被业界牵着鼻子走,广播节目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市场发展要求而不断调整发展,逐渐丧失自己原有个性,只是一味迎合市场。同时对于现代广播节目的发展趋势及当今市场的分析、解剖、预测能力也在下滑。

广播播音主持的节目收听方式不断变化,终端改变较快,有传统收音机变为手机终端播放。听众年龄越高,广播人均收听时长越短其中35~44岁听众的广播人均收听时长最长。听众的受教育程度高,那么相应的广播人均收听时长就更高。同时收入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众的广播人均收听时长。综上所述所有的问题都对广播播音主持的要求提出更高的标准。

结合当前广播节目现状及未来趋势发展,对于主持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学会做一个全能型、智慧型、自然型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全能型是在技能层面提出了要求,即主持人不能仅仅会播音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个人特点,要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后期制作也要明白熟悉。智慧型则是在文化层面对我们提出要求,主持人应该多多丰富自己的内涵多多汲取知识,不能不懂装懂,要善于学习善于提高自己。自然型则是在境界方面对主持人提出要求,当主持人播音发声的时候,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状态自然积极不做作成为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广播播音主持领域想要达到更高的标准,吸引更多的受众,我们应该把握当前形势,掌握更多的技能。首先是对基本媒介技术的掌握,即基本采编播技能应该熟练掌握,能够熟练掌握处理直播中发生各种问题的技能。采编播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广播播音主持中的常态化现象。其次是对新媒介传播特点的掌握,随着当今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融媒体逐渐发展,掌握新媒体便携式特点,掌握听众趋势,根据不同的听众特点及传播特点来确定播出内容。最后是对新媒介语言的掌握,如今一些网络热词在网络上流行起来,比如“666” “skr”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语言规范的同时也要跟上时代要求,交流感等等。全媒体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播技术也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为主持人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及多样的从业要求。因此,在广播等传统媒体中都对主持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具有多样性,因此,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培养优化也再次提出新的要求。当然,我们主持人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语言的运用技巧,比如网络热词虽然流行度广泛,但是,在广播节目中是否符合播出要求也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五、結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广播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仅需要将有效信息传递给受众,还需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应对新媒体等新兴领域的冲击,培养更全面的业务能力,真正承担起作为党和国家喉舌的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在当今新的传播环境下,传统的广播节目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媒体融合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广播节目主持人作为广播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理应承担着创新的重要角色,广播节目不断推陈出新,节目内容更加多样,节目类型更加丰富。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广播节目,播音员主持人还需要提升自我修养,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培养应对各种广播节目的业务能力。在广播节目的同时,主持人自身还要注意的是如何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学素养,同时还要关心和掌握一些广播的基本技巧,如何能够充分地在短时间内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够正确地去表达想要表达的情感真正去感染受众的内心,所以广播的艺术效果是主持人本身的一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此外,在广播时还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所表达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的环节设置,还要考虑配乐等其他外部环境,这就再次要求主持人要掌握基本媒介技术,掌握新媒介传播特点,掌握新媒介语言特点,真正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主持人。

参考文献:

[1]喻梅.新中国播音创作简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节目播音主持[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全能型广播
全力推进供电所“全能型”服务模式建设
全能型供电所基础管理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试论全能型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
高校财会专业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