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印象管理策略的大学生抖音用户自我呈现及思政教育融入路径研究

2020-09-03沈洁漪韦蔚陈晓恋

传媒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

沈洁漪 韦蔚 陈晓恋

摘 要:本文探究了大学生抖音用户的基本特征与使用情况,基于四大印象管理策略来考察用户自我呈现的风格,得出大学生抖音用户能力策略表现最明显的结论。运用SPSS统计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使用动机与外向性对自我呈现的影响较大。通过对比抖音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的优缺点,提出加强工作者媒介素养、加强用户特点研究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抖音短视频;自我呈现;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8-00-03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以来迎来井喷式的爆发,抖音APP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2017年5月,其每日的平均播放量超过1亿,而仅过了3个月,这一数值就翻了10倍。大学生是抖音用户中不可或缺的群体,他们注重个性情感表达,表现欲望强烈,这与新媒体时代的“开放” “互动” “去权威”等传播特征相互契合[1],大学生自我表达和呈现的欲望通过抖音平台得以激发。

“自我呈現”(self-presentation)的概念最早在1959年由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Gofftan)提出,他提出人们为了让“观众”产生对自己的某种印象,会根据“剧情需要”演好自己的角色[2]。先前的自我呈现研究仅仅面向现实生活,但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自我呈现的舞台已逐步延伸到网络平台。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调研大学生抖音用户自我呈现特征、动机与策略等内容对于了解抖音在大学生群体的火热现象颇有意义。

一、数据分析

(一)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包含大学生抖音用户的人口特征、抖音的基本使用情况、使用抖音的动机、自我呈现策略四大部分。问卷通过线下、线上平台在各高校面向大学生抖音用户发放,采用SPSS 20.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样本描述

本问卷共回收697份,其中有8份无效问卷,另外有37名答卷者不使用抖音等短视频APP,最终采取剩下的652份问卷的信息进行分析。

由表1可知,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抖音用户中,抖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有大约一半的学生使用抖音的频率控制在每周一次左右,有90名学生几乎每天使用抖音。大部分学生能合理控制抖音使用时长,但也有2.15%学生存在沉迷的现象,平均每次时长大于4小时。在视频类型喜好的调研中,每位调查对象选择了3类最感兴趣的视频,260名(39.88%)大学生用户选择了高校恶搞类视频,美食美景类(30.98%)、知识科普类(28.53%)紧跟其后,也有78人(11.96%)表示,对时事新闻类型的视频热情最高。

二、抖音用户自我呈现策略及影响因素

(一)抖音用户的自我呈现策略

在抖音发布短视频是用户自我呈现的重要表达方式,在调查的用户中,有67.3%的用户表示,曾在抖音平台发布过自己录制的短视频。但94.48%的用户表示,发布的视频数量不足20个。在调查的652个样本中,仅有10名用户发布视频数大于100个。尽管超过半数的用户会发布短视频,但与抖音用户的高使用率与较长日使用时长相比,发布短视频的频率较低。因此可以判断,用户在使用抖音短视频时,大都不在发布视频,而是在进行浏览、收藏、评论等行为。

对曾发布过视频的67.3%用户进行自我呈现策略分析(见表2),在自我呈现的四种策略中,能力策略是用户在抖音短视频中最常使用的策略,榜样策略紧跟其后,而呈现出的恳求策略和讨好策略较弱。

从大学生在抖音使用各个自我呈现策略的意向来看,多数用户还是倾向于在抖音平台展现自身的能力与才能,来获得他人的认可,满足自我的自尊与优越感,将自己树立成他人羡慕的榜样形象。也有不少用户选择通过抖音平台自嘲、示弱,以宣泄、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抖音不同于微信、QQ等熟人社交的特点,少数用户选择通过抖音平台点赞、评论等方式,博得他人好感,维持社交关系。

(二)人口特征对抖音用户自我呈现的影响

用户在抖音发布视频的数量是用户在抖音自我呈现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Pearson的相关分析方法,使用SPSS做相关因素分析,研究人口特征各个指标与视频发布数量、四种策略之间的关系。由表3可知,用户在抖音发布视频数量、能力策略、讨好策略和用户的性别、年级、成绩和专业这些人口特征几乎没有关系。抖音用户的成绩与榜样策略有一定的关联,成绩优异的同学更倾向于在抖音平台将自己树立为榜样形象。性别对恳求策略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女生更容易在抖音平台表现自己的负面情绪,请求别人的关心与认可。

(三)使用情况对抖音用户自我呈现的影响

采用相关分析探究了每次使用抖音的平均时长、抖音视频收藏数、关注抖音账号数量、拥有粉丝数与用户抖音视频发布数量、四种呈现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每次使用抖音的平均时长、抖音视频收藏数、关注抖音账号数量、粉丝数量与发布视频数呈显著正相关。

抖音的使用情况与其自我呈现策略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收藏较多视频、拥有更多粉丝的用户更倾向于采取能力策略来获得他人的认可,拥有更多粉丝的用户也更倾向于将自身树立为榜样形象。抖音的使用情况与恳求策略的依存最为紧密,收藏视频数、关注账号数、粉丝数均与恳求策略的使用呈正向相关。收藏视频数更多的用户同时倾向于讨好策略,但每次使用时长、关注账号数和粉丝数与讨好策略的采取不存在依存关系。

(四)用户的外向性特征对抖音用户自我呈现的影响

由表5可知,抖音用户的性格外向性特征与其发布视频数无关。用户性格的外向性和用户能力策略的使用意向(r=0.380)、用户性格的外向性和用户榜样策略的使用意向(r=0.346)、用户性格的外向性和用户恳求策略的使用意向(r=0.203)、用户性格的外向性和用户讨好策略的使用意向(r=0.386),分别在0.01水平(双侧)和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从表中的数据判断,用户的外向性特征与其能力策略、榜样策略、恳求策略讨好策略的使用意向呈正相关。外向性展示越强的用户,更倾向于在抖音上展示能力、榜样、恳求及讨好策略。

(五)使用动机对抖音用户自我呈现的影响

由表6可知,娱乐动机和能力提升动机是用户使用抖音短视频平台最主要的动机,社交动机在使用抖音的动机中最弱,这与抖音粉丝构成中,亲朋好友占比低的结果相吻合。

从表7可知,用户使用抖音短视频的社交动机、娱乐动机、自我表露动机、能力提升动机与其发布视频数量没有关系。社交动机和用户恳求策略的使用意向(r=0.532)、娱乐动机和用户使用恳求策略的意向(r=0.204)、自我表露动机和恳求策略的意向(r=0.532)、职业提升动机和恳求策略的意向(r=0.282)。因此判断,用户的社交动机、娱乐动机、自我表露动机、职业提升动机和用户恳求策略的使用倾向呈正向相关。

三、抖音用戶自我呈现特点

(一)理性的用户和选择性的自我呈现

在实际生活中,大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自我呈现,但在抖音这样一个媒体上,用户却很少进行无意识的自我呈现。本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学生群体在抖音上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但用户所呈现的自我是有限的,不全面的。而且,大多数用户对发布什么样的内容,分享什么样的消息,是相当慎重的,绝对不是随意选择的。从以上可知,用户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使用的动机,来调控自己在抖音上发布的内容,外向性更明显的用户在抖音上的四种表达策略表现得也更明显,而用户的人口特征、使用情况对其抖音短视频平台的自我呈现非常有限。

(二)抖音的能力展示功能

研究结果显示,用户使用抖音短视频主要是为了娱乐,其次才是能力提升和自我表露,不同于微信、QQ等熟人社交平台,少数用户期望通过抖音来达到社交目的。大家通过抖音平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技能、了解新鲜资讯、放松心情或提升某一方面的技能。

在自我呈现的四种策略中,能力策略是用户在抖音短视频中最常使用的策略,榜样策略紧跟其后,而呈现出的恳求策略和讨好策略较弱。短视频的载体让个人的能力有了更直观的展示空间,相比于文字、图片的展示更为生动形象。

四、抖音思政教育融入路径研究

截至2019年6月,共青团中央官方抖音号已有粉丝371.5万,累计获赞4488.7万。以“团委”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已有“山东师范大学团委” “九江学院团委”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团委”等团委官方账号150余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46%的抖音用户愿意关注学校的官方抖音账号。基于前文调研数据,本文提出抖音融入思政教育的建议如下:

(一)要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和辨别能力

短视频平台,本质上也是自媒体,因此,要以抖音为载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提升思政教育领域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和辨别能力,要树立更高层次的精神乐趣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短视频用户积极引导。要关注大数据分析来读懂“大学生”,对短视频的流行优势和发展活力加以利用,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融入短视频平台,进一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主流文化,提升青年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

(二)要立足打造大学生抖音社交的健康文明圈层

以抖音为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作用,营造健康文明的大学生社交圈,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应引导学生布局自身的社交生态,提高社交圈的层级,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引领、高端信息打好基础、兴趣社交垂直穿插的生态闭环。认识短视频的优势与价值,引导其从泛娱乐化面向专业化、精品化发展,酝酿独家高端内容,构建大学生短视频社交的文明“生态圈”。

(三)要加强大学生抖音用户特点的研究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要了解工作对象,特别是利用不同载体及平台时,更要注重用户的特点研究。每个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都不容忽视,要主动了解大学生抖音用户的需求,避免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

五、结语

大学生作为抖音软件的重要使用群体之一,其自我呈现也体现出这一群体的特点——理性的用户和选择性的呈现,同时,也更愿意将抖音作为能力展示的平台,即能力策略的先导。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辨别能力,打造大学生抖音社交的健康文明圈层,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一鸣.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研究[D].郑州大学,2017.

[2]张士闪.欧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J].民俗研究, 2011(2):2.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
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