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劲松清竹梅增香
——“岁寒三友”的艺术表现与文化格调

2020-09-03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三友格调手工艺

吴 艳

寒雪侵袭依旧苍翠挺拔是松者;宁折不弯姿态翩翩的是竹者;迎寒绽放高洁脱俗的是梅者,三者共同构成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岁寒三友”,体现了中国人对于高尚道德的认可与崇拜,以及托物言志的情感表达特征。紫砂壶艺术在中国同样是高雅文化的象征,它与“岁寒三友”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衬托的关系,通过紫砂壶艺术“岁寒三友”有了新的表现形式,紫砂壶艺术在“岁寒三友”主题的引领下有了“风骨”,体现了紫砂壶艺术在工艺要求之外对内涵品格的重视,这也是紫砂壶艺术经典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关照这件“岁寒三友”时,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由整体到局部说明其艺术构建特征的同时,揭示其非凡的文化格调。

1、苍劲挺拔的松竹之形

苍翠挺拔的松与竹在中国文化中均是坚毅高洁的象征,强健粗壮的松往往有勇士的阳刚之美,而纤细修长的竹则是理想人格“君子”的象征。此壶的壶身围绕竹之造型与松之气质来设计,呈现出具体且别具韵味的松竹之形。

模仿竹段形貌制成的竹段壶是紫砂壶艺术中的一大类别。从功能性上来分析,竹段壶通常有着标致均衡的圆柱形造型,十分平稳,这是一件紫砂壶作品最基本的要求;从文化性上来分析,自然是要体现竹谦逊有原则的君子风格。有了这两种因素,竹段壶在紫砂壶艺术中历来较受喜爱。

此壶的特点在于在竹段壶的造型之中融汇了松的气质,好比隐士虽遗世独立但仍心系国家百姓,具有一种责任感,更使壶精神矍铄。壶身为一标准的圆柱体,边缘线条清晰爽快,象征竹节边缘,壶面的弧度是向内凹的,这是一种模仿自然的设计,使壶身造型更接近自然界中的竹节。整个壶身造型之中,线条的组合呈现出鲜明富有节奏的美感,顶部的壶盖与壶身几乎成一体,是考虑到整体造型表现的需要。清晰的线面结构同样隐喻着松不屈不挠的阳刚之美,竹之形中包含着松之气结,说明了松竹之间本身就具有的内在联系。

2、各有千秋的“三友”气质

壶身是壶的艺术基础,在有了稳定的形态之后,手工艺人要将“三友”的形貌气质融汇至壶中,以完成对艺术主题的表现,这时,壶嘴、把手、壶钮以及那宽阔的壶面就有了“用武之地”。

壶身象征的是松竹的稳重,那么壶嘴则集中体现了竹宁折不弯的精神。在传统的直嘴之上,手工艺人以竹节进行装饰,并在壶嘴之上及它的周围作出断竹装饰,用以加强竹的品格,象征坚守自己原则底线的坚强品格。

把手在传统环形之上增加了枝节点缀,并在把手上方作出重叠枝干直接连接至壶身,寒梅就在这壶面上绽放开来。在“岁寒三友”中,梅是最特别的,松竹只是经寒不凋,梅却迎寒绽放,更有几分对苦难的讥讽与不屑。壶中的梅枝骨骼健壮,小朵的梅花雕刻得十分精致,将梅特有的娇美呈现出来。把手以及壶面装饰对梅的刻画集中展现了紫砂捏塑、雕刻技法的特点,二者结合不仅能达到刻画的真实,更有着独特的立体效果,增加了壶的审美价值。壶盖中央以松墩作为壶钮,完成了对松树的塑造。松墩那粗壮的枝干脉络牢牢攀紧壶盖,颇有“寒暑不能移”的坚定决心,在松墩周围手工艺人特别雕刻上松枝树叶等进行点缀,使壶面结构更加丰满,不然只是孤零零的松墩,作品的艺术美感就要大打折扣了。松墩纹理的打造是一个惊喜之处,这种自然风貌的呈现在设计时较为复杂,彰显了手工艺人对自然松墩的细致观察与高超的手艺,才能使松墩原本粗糙的纹理得到艺术呈现。

3、淡泊脱俗的“三友”格调

壶在整体色彩上保持一致,低调的棕褐色与“三友”的气质相符合。在质感上,泥料主要以细腻光滑为主要特征,在光线衬托下偶尔显现的光泽度更显壶的内敛谦逊。在壶的泥料色彩质感与造型装饰的配合中,一件小小的紫砂壶准确呈现了“岁寒三友”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形成了自身谦逊、内敛又不乏锋芒的文化格调,这既是对“岁寒三友”一次全新的阐释,也是对三者品格的肯定,展现了中国紫砂壶艺术对于品格的要求。

结语:“岁寒三友”这件作品以丰富著称,紫砂壶艺术大多身形小巧,能够在其中融汇三种艺术形态的特点较为困难,手工艺人采用了一种空间配合的方法,牢牢抓住“三友”的特征与品格进行塑造,最终使壶于艺术美感之外形成独特的文化格调,也就保证了自身的艺术影响力与文化影响力,是中国紫砂壶艺术重视内涵表现的一个缩影。

猜你喜欢

三友格调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冬日争鸣——《三友百禽图》
当代诗词史稿(八)——“三友诗派”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诗界“三友”
赵海棚绘画作品
格调时刻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出租屋捣鼓计划低成本拗出新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