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韵竹音
——漫谈“鼓竹壶”的造型来源与音律美

2020-09-03翟锌成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水色壶嘴竹节

翟锌成

从广阔天地中吸收一切优秀的、可容纳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国紫砂壶艺术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其艺术生命延续的重要动力。以自然动植物为主题的紫砂壶体现了中国朴素的自然美学理念;绘画、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的运用,使紫砂壶具有文人精神;对建筑、乐器等的造型运用更能在壶中传达出别致的建筑美与音乐美。“鼓竹壶”在艺术设计上将自然的竹与音乐的鼓结合起来,达到古韵竹声相和的极雅致的艺术境界。

一、水色荡漾的壶面

即使制作紫砂壶所必须的紫砂泥是十分珍稀的,但这并不代表它是单调的。紫砂泥的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从颜色上看就有紫泥、红泥、段泥等,还有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产生的绿泥、黑泥等。各种泥料在高温作用下又呈现出多样的色彩与质感,形成了今天五光十色的紫砂壶艺术世界。

“鼓竹壶”泥料的特质可以用“水色荡漾”来概括。全壶由同一种泥料制成,整体色彩质感保持一致。大气艳丽的紫红色是壶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的泥料铁元素含量比较丰富,极适合烹制香茶。这种色彩还较为容易唤起人们的审美认同,这是由一种色彩文化的“惯性”所决定的。紫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贵、吉祥,这与紫砂壶本身的珍贵性与用途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配合,更易使欣赏者体会到作品的美感。

在壶的表面上可见清晰的砂质纹理与极为透亮的光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色”。宽阔的壶面清透如镜,所以砂质纹理是由其中折射出来的,泥料看上去会更加紧密细致。壶如“出水芙蓉”,笼罩在朦胧水雾当中,完美地呈现出紫砂壶精湛、细腻与讲究意境美的艺术特点。这种泥料还能在手感上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在香茶的热力注入后,壶面温暖光滑,真正达到了“温润如玉”。

二、圆通有力的“鼓身”

主题所包含的“鼓竹”在壶中分别由整体造型结构与装饰分别表达。以鼓为型在紫砂壶中十分常见,比如经典的“仿古壶”,这也可以看作是此壶的一个造型来源。壶身微扁,整个玲珑可爱,弧面曲度适中,以达圆中有方的结构特点。壶身边缘线条隐入水色光泽之中,造成了“柔焦”的艺术效果,整个作品笼罩在随和的气氛当中,使人联想到细密而有节奏的鼓声,由视觉美过渡到音律美之中。

圆形的壶盖配合着鼓身的造型表现,抒发简约实用的美感。壶身两侧的壶嘴与把手以及壶盖中央的壶钮在继承传统造型基础上采取了一种“放大”的策略,在壶整体造型之中也比较突出,是为了竹子主题的表达。壶身的基本结构已完整表现出鼓的特征,达到了圆通有力的艺术境界。

三、姿态各异的“竹节”

竹较之鼓更是紫砂壶艺术中的“常客”,竹子所具有的“岁寒三友”与“花中四君子”的身份标签是大多数手工艺人都无法回避的,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创作规律。此壶之中的竹可以用“姿态各异”进行概括,这源自于手工艺人对自然竹之姿态的细心观察。在壶嘴、把手以及环形的壶钮上点缀上竹节后就变成了表达各种文化、气质的竹子。壶嘴粗大昂扬,是从地表刚刚破土而出的竹,象征竹中通外直的坚毅品格;把手与壶钮在造型上具有一致性,自然弯成的环形象征竹极具韧性,能屈能伸,这样就使壶具有了十分鲜明的文化精神特质。

竹节装饰的运用同样是作品音律美的组成部分,关键就在于竹节所处的各个位置以及与各部分造型之间的配合,从壶嘴经壶钮再到壶把手,可见线条处于一种节奏均衡的起伏变化之中,构成了整件作品外在轮廓上的律动效果,作品虽然是静态的,但气韵是流动的,这也正是作品的鲜活亮丽之所在。

鼓是中国传统打击乐器之一,在戏曲、杂技或是民间喜庆集会中经常运用,人们透过鼓能够形成有关吉祥如意的想象,这同样构成了作品的隐含价值。在“鼓竹壶”中我们最直观地感受到的是它的泥料质感与造型的整洁丰富,进而便能听到欢快的鼓声在壶中涌动,在平静之后是风吹竹叶的“轻声细语”,各种声音在壶中交融,构成“鼓竹壶”独特的风格,在艺术长河中不断地回响……

结语:通过对“鼓竹壶”的分析,我们理清了它的艺术来源主要有“仿古壶”、鼓与竹三个方面,涵盖了紫砂壶艺术本体、中国传统乐器与自然三个更大的层次,彰显了作品开阔的艺术品格。在“鼓竹壶”之中我们能感受到手工艺人对紫砂壶艺术的探索,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紫砂壶艺术更加壮大,以弘扬中国美、中国精神与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水色壶嘴竹节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水色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雨花·艺术 徐华翎作品
“竹节人”中说“趣味”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鉴别鱼塘水质好坏有妙招
水色纸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