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深度融合理念下“工作室2.0版”的创设与实践

2020-09-02赵峰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教师傅校企

赵峰程

[摘           要]  作为浙江省首批改革示范校和“现代学徒制”工作的试点学校,早在2014年就开始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模式,并成功创设了“工作室”制度。而今,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学校又适时推出“工作室(制度)2.0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平面设计教学为例,对产教深度融合理念下“工作室2.0版”的创设与实践的具体流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阐述。

[关    键   词]  产教深度融合;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室2.0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220-02

一、产教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一)解决就业供求矛盾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平面设计学生的就业,我们进行了细致的社会调查。企业急需人才类型: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就业创业现状:20%学生到电子商务公司从事美工设计、10%到影楼从事照片后期处理、12.5%到广告公司从事广告设计、20%到大学读书、20.5%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13%自主创业、4%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主要就业矛盾: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矛盾根源: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用工实际需要,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教师本身不是来自企业,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际割裂、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人才培养面临教学与产业脱节的现实困境。具体实施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引入“现代学徒制”。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就业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企业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我校平面设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在于目前我校平面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实际需要,很多毕业生存在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和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根源在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际割裂、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我们必须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而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提升教育教学内涵的需要

首先我对平面设计专业组班情况进行了分析。现状:虽然学生人数少,但是来自不同班级,学业基础和学习需求差异大,在思维特点方面也存在班级差异。学生特点:基础差异大,高二才开始以工作室的形式进行小班化教学,学习目标不同,需求也存在多样化。改革方向:引入“现代学徒制”。

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学校)和师傅(企业)之间的协作,能够快速直观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评价,能够实现以学为中心。

(三)落实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通过分析,学生存在很多的个性差异,为了能够让学生持续地发展,需要学校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及技能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融通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

二、“工作室2.0版”的创设与实践

(一)“工作室2.0版”的內涵

它是“工作室”制度初级版的升级版本,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内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是传统学徒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

(二)“工作室2.0版”的实践

1.校企联合,重修协议,推出“工作室2.0版”

在5G新时代,校企宜再度联合,重修协议,推出“工作室2.0版”,使其真正成为贯通中职与应用型人才分段创新培养的衔接工具。

案例:我们平面设计专业引入喜马拉雅电子商务公司入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了“工作室”。经过几年的合作实践,我们发现企业与学校在许多具体的操作理念上存在较大分歧。于是,我们提出重新签订共建“工作室2.0版”的合作协议,并得到对方的有效配合。这种“工作室”具有真实的创作功能,我们将“立地式”研究与“创作性”项目双重并举,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企业定期安排企业导师每周与学生见面,共同探讨教师课堂中的疑惑。落实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平面设计教学衔接模式体系、操作方式、运行机制,实现专业对口衔接,实现校企空间和文化的统一。

2.虚实结合,多轮选择,细化“工作岗位”

选择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学生进入各个工作室,需要细致地选择不同的岗位,细化工作岗位,然后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通过校企融通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开发产品,共同实施教学,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案例:我校计算机专业根据班级划分,主要有计算机网络媒体班、计算机3+2班、计算机美工设计三个方向,到了高二年级,开始进行课程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借助校园网等网络平台资源,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选择不同校企共建的“工作室”,经过多次选择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

3.刚柔相济,良性互动,优化“管理模式”

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的不确定性和学校教学任务连续性之间存在矛盾,为便于实现工学交替以及工学结合的合理衔接,实现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融合,在“工作室”管理上宜采取灵活的、弹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案例:对平面设计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采用“送教上门”“晚上上课”“周末上课”“网上指导”“小班教学”等多种方式,学校的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指导师傅及时沟通,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上充分考虑生产任务或岗位项目的安排,忙时在企业上班,闲时在校上课。同时适当进行工学交替。

4.双师合作,共同考评,健全“考核机制”

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一套严格、完善的考核制度,教师和企业师傅帮助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室2.0版”的操作以学校开设的“创业一条街”为平台,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并根据创业业绩进行考核。

案例:学生和“工作室”的专业教师、企业师傅之间进行双向选择。专业教师、企业师傅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专业技能水平等,确定自己想要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相应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这样,既约束学生在校与企业实训时的表现,也给了专业教师、企业师傅一定的压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轮岗结束后,学徒可通过第三方考核获取学徒合格证书。取得证书的毕业生,一经用人单位录用,可取消试用期,直接成为正式员工。

三、“工作室2.0版”的实践成效

(一)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在“工作室2.0版”体系下,学生、学校、企业三者通过合同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将劳动雇佣关系和教育关系联系在一起。学校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按订单培养人才,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人才质和量的需要,大大缩短了人才适应岗位的时间。

(二)形成新的师生关系

“学艺先学做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试行“工作室2.0版”的今天,一个最核心的要素——师徒关系,在传统学徒制中,即使徒弟已经出师,仍会以师徒之礼对待师傅。在“工作室”内,学生在跟随教师、师傅学习技艺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谦卑、礼貌的弟子之心。

(三)实现工作岗位的完美对接

通过试行“工作室2.0版”,我们实现了产教结合,学生具备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和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培训标准、教学方式的不断转变,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有效地表达了出来,我们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学生逐渐转变为“准员工”,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应产业现状,培养方向也紧跟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真正实现工学岗位的完美对接。

(四)提升学生就业的实力

“工作室2.0版”在培养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比其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具优势。它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与发展,强调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经验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叶东,吴晓.中国式“现代学徒制”[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12-10.

[2]刘冉昕.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2015(12).

編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产教师傅校企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只会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