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对比?
2020-09-02张铃圆
张铃圆
【关键词】 高血压;糖尿病;替米沙坦;氨氯地平;价值
高血压、糖尿病均是近年来临床高发的慢性疾病,并且多数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此类患者机体重要靶器官,特别是心脑肾等容易受到严重损伤,如果不能有效治疗,容易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临床中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常用药物,能够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并帮助缓解胰岛素抵抗[1]。以下将着重分析应用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7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例,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即观察组(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组):38例,男/女:20/18;年龄42~86岁,均值为(59.3±0.5)岁。对照组(氨氯地平组):38例,男/女:19/19;年龄40~87岁,均值为(58.6±0.6)岁。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两组入组患者均于入组后停服原有降压药物5d,同时继续维持原有的口服降糖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的血糖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即氨氯地平片口服,5.0mg/次*d。观察组合用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其中氨氯地平给药方法同对照组,替米沙坦片口服,40mg/次*d。两组持续口服药物治疗1周后对其疗效评估。
1.3评价标准
(1)参照我国卫生部《临床药物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高血压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评估,显效:舒张压(DBP)较入组时降幅≥10mmHg,且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虽未将至正常水平,但DBP降幅≥20mmHg;有效:DBP较入组时降幅<10mmHg但达到正常范围,或未将至正常范围但降幅达10~19mmHg;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2)分别于入组时、治疗10周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测定和对比。(3)监测并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數据标准差以(x±s)描述,组间数据t、X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89.47%,且P<0.05。
2.2 FBG、HbAlc监测结果对比
两组入组时及治疗后FBG、HbAlc组间比较中P>0.05;治疗后两组FBG、HbAl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P<0.05。
2.3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中出现踝部水肿者1例,恶心者1例,不良反应率5.26%;对照组中头痛者1例,踝部水肿者2例,不良反应率7.89%,两组比较中P>0.05。
3讨论
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均是诱发各类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若两种疾病合并发生,将进一步加重脏器功能损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其动脉弹性下降,再加上管壁硬化容易造成血压水平的大幅度波动,与此同时胰岛素抵抗较为严重,进一步增加了大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氨氯地平属于常用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并且具备优良的血管选择性,可促进小动脉扩张从而发挥良好降压作用。除此以外,氨氯地平还具备一定的抗动脉硬化功能,可持续24小时内平稳降压,同时该药物对于患者机体糖脂代谢产生的影响较小,其安全性良好。替米沙坦则是常用的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拮抗剂,该药物具备高度选择性可对肾小管的钠离子中重吸收形成良好抑制效果,从而促使醛固酮释放,有助于改善压力受体反射敏感度,可帮助缓解心血管重构效应,可发挥良好降压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血管通透性与免疫调节功能[2]-[3]。通过合用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有助于提升高血压并糖尿病者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合用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可显著提升疗效同时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吴艳.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 治疗作用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9,32(4):814-816.
[2]喻利群.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J].饮食保健,2019,6(24):57-58.
[3]何金侠.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尿白蛋白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9,31(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