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疗效差异

2020-09-02李温馨

人人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利伐沙班华法林

李温馨

【关键词】   利伐沙班;华法林;非瓣膜性房颤

中图分类号:R541.7;R453.9        文献标志码:A

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指与心室无关的心房快速、无序的搏动(350次/分以上),由多重交错的波状折返型电活动产生。有研究显示,NVAF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60岁以下人群患病率约为1.0%,75~84岁人群患病率约为12.0%[1]。如果没有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NVAF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本研究就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NVAF的疗效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与分组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2月接受抗凝治疗的184例NVAF患者,其中利伐沙班治疗96例,华法林治疗88例;男性97例,女性87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2.84±8.68)岁。纳入标准:

①无抗凝治疗禁忌;

②房顫血栓危险度评分≥2分;

③房颤出血风险评分<3分。

排除标准:

①血小板减少等出血倾向;

②严重的肝功能不全或肝硬化;

③顽固性高血压。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利伐沙班治疗剂量为20 mg/d;华法林初始治疗剂量为2.5 mg/d,每隔3 d监测凝血功能,调整剂量直至INR维持2~3,当INR稳定后每隔1个月复查凝血功能。

1.3观察指标

入组后12个月内,每隔1个月通过电话或复诊的形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任何部位的血栓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

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栓塞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3% vs 4.55%,P>0.05),利伐沙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2.08% vs 10.23%,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消化道反应(15.6% vs 20.5%)、头痛头晕(14.6% vs 17.0%)、失眠(5.2% vs 8.0%)和皮疹(1.0% vs 3.4%)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PT[(13.41±1.23)s vs (13.64±1.35)s]、APTT[(35.67±4.16)s vs (34.94±4.32)s]和INR(1.01±0.11 vs 1.02±0.1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利伐沙班组PT[(13.94±1.45)s vs(24.36±2.97)s]、APTT[(38.75±4.24)s vs(45.13±5.94)s]和INR(1.11±0.12 vs 2.33±0.27)水平低于华法林组(P<0.05)。

3讨论

华法林属于香豆素类抗凝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循环阻断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在肝脏的合成,从而发挥强大的抗凝作用[2]。利伐沙班选择性阻断Ⅹa因子的活性位点,干扰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共同途径[3]。本研究显示,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栓塞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者的抗凝疗效相当。陈松文等[4]研究显示,利伐沙班和华法林虽然抗凝机制不同,但抗血栓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抗凝药影响了机体的凝血系统,故服药期间观察患者出血等并发症是其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头痛头晕、失眠和皮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利伐沙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治疗3个月后利伐沙班组PT、APTT和INR水平低于华法林组,表明利伐沙班的安全性优于华法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也较小。利伐沙班安全性更优的可能机制是:①Ⅹa因子催化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的过程是凝血级联反应的关键环节,利伐沙班仅选择性抑制Ⅹa因子,避免了华法林对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大面积破坏[5];②与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受食物和其它药物的影响较小,故药物浓度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利伐沙班和华法林在NVAF患者中抗血栓栓塞事件的疗效相当,但前者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出血并发症较少。随访时间有限(12个月),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NVAF的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张清琼, 孙学春, 周晓芳, 等.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疗效分析[J]. 重庆医学, 2016, 45(4): 486-489.

[2] Pengo V, Denas G, Zoppellaro G, et al. Rivaroxaban vs warfarin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J]. Blood, 2018, 132(13): 1365-1371.

[3] Spyropoulos AC, Ageno W, Albers GW, et al. Rivaroxaban for thromboprophylaxis after hospitalization for medical illness[J]. N Engl J Med, 2018, 379(12): 1118-1127.

[4] 陈松文, 刘少稳. 2015年欧洲心脏节律学会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实践指导解读[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 24(7): 414-417.

[5] Krumme AA, Pawar A, Schneeweiss S, et al. Study protocol for the dabigatran, apixaban, rivaroxaban, edoxaban, warfarin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 study[J]. J Comp Eff Res, 2018, 7(1): 57-66.

猜你喜欢

利伐沙班华法林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伐沙班中的有关物质
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华法林防治房颤患者卒中的护理措施探究
利伐沙班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对D-二聚体的影响
非瓣膜性房颤华法林用量与CYP4502C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