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临床护理中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9-02程爱玲

人人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冠心病

程爱玲

【关键词】  新型健康教育护理;冠心病;临床护理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在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病变时会引起患者的血管出现阻塞、狭窄,从而导致患者的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最终导致心脏病的发生,胸痛是该症状的主要症状。当患者进行体力活动或情绪过大波动时很可能诱发,这时会让患者感受到心前区疼痛,这主要是压榨痛或发作性绞痛[2],也可能会表现为胸部有憋闷感,但也有一定可能发生在患者处于安静状态的情况下或是出现在夜间,是因患者的冠状动脉痉挛所导致的心绞痛;当然还有的患者仅表现出心前区不适、乏力或心悸,还有的以胃肠道病症为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计算机表法的方式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8例,实行本次研究。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56.28±5.48)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文化9例、初中文化12例、小学文化14例、文盲或半文盲3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6-87岁,平均年龄(54.64±6.09)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1例、高中文化6例、初中文化17例、小学文化7例、文盲或半文盲7例。对患者上述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1.2方法

對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如下:①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让患者减少对环境的陌生感从而缓解焦虑、紧张等不安的情绪,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更好的配合治疗;②将冠心病的相关知识通过宣传手册的发放、宣讲让患者对病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确保能够做到有效的预防[3];③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作息、运动方面的指导;④叮嘱患者遵循医嘱用药。

为研究组患者实施新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上述研究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①通过医护人员主动报名参加的方式成立新型健康护理小组,成立后由护士长对整个工作负责,邀请相关专家对参加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并实施考核,让护理人员能够增强对冠心病的了解,更加顺利的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②拍摄相关视频,其中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自救方法、预防方法等,让患者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冠心病[4]。③每月定期开展知识讲座,通过专家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对患者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④尽量针对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为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此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

1.3观察指标

通过本院自制的冠心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对患者的疾病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分值为0-100分,60分为及格,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掌握的更好;通过调查问卷以及电话回访的方式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3.75%(45/48),参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64.58%(31/48),在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两组患者优良率的对比来看,研究组为95.83%(46/48),参照组为79.16%(38/48),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从优秀率来看研究组为72.91%(35/48),参照组为29.16%(14/48),研究组超过参照组一倍以上,本次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2。

3 讨论

健康教育的传播手段主要以教育、传播、干预为主[5],应用于早期护理活动中的系统性、有组织、有计划的干预和信息传递的教育方式,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其对健康教育的认知,让患者能够有意识的自愿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对自身的危害,从而达到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健康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升的目的。在对患者进行新型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在治疗前更加准确及时的说出病情的基本成因、诊断、临床表现、以往的治疗方法,并且积极的配合治疗[6],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更好的提升,避免患者错过治疗黄金阶段。在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同种类型的病患一起进行集体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更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隐私,还能够通过患者之间的沟通互动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通过相关知识的沟通,让患者对病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陈蕊田指出,由于冠心病患者发病周期较长,患者在发病后需要经历漫长的发病周期,因而需要在护理对策选择和实施上作出科学的分析。经临床检验分析后得出,给予患者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护理认知能力,为患者护理工作实施控制奠定了基础[7]。聂晶鑫指出,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到临床护理中,应该注重对患者护理模式以及护理中的相关内容分析。完善患者护理指导方案,改进患者护理流程,科学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指导,以此为患者管理提供帮助[8]。

刘书莲等人通过临床实践分析后得出,在给予冠心病患者护理指导中,为了提高患者护理指导水平,可以采用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通过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构建,能够提升患者护理认同度,为患者护理工作实施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患者疾病认知能力的培养上更是具有明显优势。骆琳琳等人通过研究指出,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冠心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很多患者在冠心病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需要在患者护理指导模式选择上作出科学的分析,通过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构建能够改善患者护理方法,提升了患者护理质量,并且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能力提升上也具有一定帮助,故而可以将该模式推广到临床。本研究结果经比对后,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具有高度重合性,因而表明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优势和价值是比较显著的。

通过本次研究可得,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入新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让患者正视自身的疾病,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稳固发展。首先,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组内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3.75%,与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64.58%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其次,在患者疾病相关认知掌握情况对比分析中发现研究组患者疾病认识掌握情况较好,组内患者总体疾病认知掌握率为95.83%,而参照组患者疾病认知掌握能力仅为79.16%。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要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临床研究中,对于该病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构建,能够转变患者护理形式,为患者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患者护理认同度。同时在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指导中,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对患者自身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而需要在患者护理指导中推广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红霞,李雁.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2(36):3451-3452.

[2]梁丽娟.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6,36(6):695-696.

[3]齐慧,张新会.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2(54):150-151.

[4]张露,王娟,任粉粉.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2(89):100-102.

[5]杜景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6):756-757.

[6]姜秀芳,王浩,苏会芝,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12):152-154.

[7]陈蕊田,王智星,張丽平.冠心病临床护理中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24(15):155-156.

[8]聂晶鑫.冠心病临床护理中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0(037):234.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13例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