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气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
2020-09-02李保
李保
【关键词】腹股沟疝气;手术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6.21
腹股沟疝的病因是腹内压升高、腹壁缺损、腹壁强度降低等,多进行手术治疗[1]。传统术式的出血量较多,并发症频发,治疗安全性不佳。MPHR是该病的较理想术式,可利用补片修补病变部位,且术后恢复快。本研究主体为81例腹股沟疝患者,旨在探究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为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来院治疗的81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分别是42例与39例。其中,A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9-66岁,平均(38.62±0.75)岁。B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8-67岁,平均(38.12±0.55)岁。比较并无差异(P>0.05),允许对比。
1.2 方法
B组行常规术式:对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术中适量追加麻醉药以维持麻醉。于腹部做一切口,切开皮肤后暴露疝囊颈,切除疝囊,而后高位结扎疝囊底部。利用Bassini法处理腹股沟后壁,暴露精索,于其后方缝合腹内斜肌下缘至腹股沟韧带上方,将精索置入腹内与腹外斜肌的间隙内,利用荷包缝合法缝合切口。
A组行MPHR治疗:术前准备同B组。行硬膜外麻醉,根据生命体征变化追加麻醉药,以维持麻醉。消毒手术部位,切开指定部位,切口长度为4.1-6.0cm。利用横向裁断方式处理疝囊壁,使用丝线缝合疝囊。于腹横筋膜前、腹外斜肌腱膜和精索后方平放补片,进行修补治疗,使切口方向朝向精索内环处,缝合针的间距为0.5cm,缝合疝补片外缘和腹股沟韧带,补片内侧与联合肌腱上方的软组织进行缝合。最后缝合腹外斜肌、外环口与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阴囊积液、疝气复发、切口感染与硬结异物感等并发症。
1.4 疗效评价标准
基本治愈:症状消失,病灶修复,生命体征平稳,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著疗效:症状显著改善,病灶基本修复,随访3个月无复发;初见疗效:症状有改善,病灶有所修复,随访3个月有复发情况;未见疗效:症状与病灶无变化,随访3个月复发。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选用SPSS16.0软件,计数数据表达是[%],经X2值对比与检验,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对比总有效率
A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B组为79.49%(P<0.05)。
2.2 对比并发症率
A组的并发症率为2.38%,B组为15.38%(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与小儿群体,分为直疝与斜疝,患儿多为斜疝,老年患者多为直疝[2]。其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和活动受限,需要进行手术治疗[3]。常规术式可切除疝囊,但复发率与并发症率高。MPHR与常规术式相比,其优势为:
①治疗突破点是腹横筋膜损伤或是缺损,针对性强,疗效显著。
②术中缝合腱膜、韧带与肌肉,可避免因组织撕裂导致痛感[4]。
③手术切口小,缝线数量少,便于术后康复。
④采用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不易出现排斥反应,可在组织中有效固定,出血量也较少。由于术中进行硬膜外麻醉,因此术后需要固定腹带,降低切口张力,缓解疼痛。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同时进行呼吸练习,咳嗽时保护切口,预防切口开裂。其手术要点为:
①若伴有内容物坏死高风险,则在切开疝囊或是肠切吻合前,使用氯化钠溶液(0.9%)纱布保护周边组织,防止肠道内容物污染到健康组织,导致术后感染。
②置入补片时应反复冲洗术野,确保其清晰度,避免废物残留。
③术中发现肠管穿孔或坏死,且伴有大范围感染时,应中止手术,立即与家属沟通,获得其知情同意,减少医患纠纷。
④手术操作应准确且轻柔,需彻底止血,选用单丝缝合材料,为感染高危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⑤选用带有孔的补片,其分子通透性好,可有效结合纤维蛋白,消灭宿主组织与补片间死腔。
⑥术中应选择性分离提睾肌纤维,不可于精索部位过量分离斜疝疝囊,若为非滑动性的阴囊疝,需将疝囊切断,保护精索和远端部分,进而预防术后睾丸萎缩或是睾丸炎。术中严格遵循以上要点,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率。
结果中,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并发症率低于B组(P<0.05)。说明MPHR是腹股溝疝的首选术式,并发症少,实用性较强。
【参考文献】
[1]房向友,马先霞.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10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6):68.
[2]许泽锋.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10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18,24(33):154-156.
[3]孔祥民.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的临床疗效比较[J].糖尿病天地,2019,16(9):123-124.
[4]保建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