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肠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具体方法分析

2020-09-02郭继香

人人健康 2020年7期

郭继香

【关键词】  肛肠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治疗具体方法

肛肠科疾病主要指肛门或者直肠为患病部位,现今证实肛肠科疾病的病理状况、发病机制均十分复杂,与多部位存在牵连性,一般常使用手术方法治疗,进而彻底根治患者的病情[1]。因肛肠组织具有特殊性,其自身病菌数量较多,进而人体肠道中存在适当菌落,在治疗后,患者受手术影响,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进而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严重威胁患者的康复效果[2]。需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治疗,进而有利于患者恢复。

1基本数据与方法

1.1基本数据

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抽取70例满足我院此次研究的肛肠科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1例,女性患者有29例,年龄最低为30岁,年龄最高为66岁,中位年龄为(48.32±3.45)岁。

1.2方法

對所有人员实施手术后,需了解患者的实际并发症,依照并发症发生率,选取适当、有效的方案实施针对性干预。进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利于患者术后健康。对患者术后出现感染、严重水肿、疼痛、肛门狭窄、再出血以及尿潴留等情况。

出血:在术后评估患者的出血情况,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完成二次麻醉,随后对患者出血部位进行查找,如患者表现为小血管出血症状,医护人员需对其进行缝扎干预,因患者创面损伤较重,且存在广泛血液渗出情况,需使用凝血酶纱布处理创口。如患者大出血情况严重,需及时补充液体,并使用止血剂。针对患者存在的感染情况,需选取适宜的抗生素实施抗感染治疗,使治疗效果得到保证,防止患者出血情况发生。

严重水肿、疼痛:水肿疼痛情况在术后十分常见,术后医生需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全面检查,依照患者的水肿检查结果选取适当方法进行治疗。如患者水肿情况严重,需使用消肿药物和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手术切口要引流通畅,缝合张力不宜大,皮桥移动度不宜过大,术后敷料压迫适当,术后不可过早的蹲厕大便,都可以预防水肿。出现水肿可采用中药煎剂坐浴,药物湿敷等治疗。手术后疼痛可应用镇痛药口服或肌注;炎性疼痛可以结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煎剂坐浴;排便时疼痛可口服润肠通便药物。手术结束时肛门局部切口周围可应用长效镇痛药注射。术前对于患者的心理疏导也很重要。

感染:医护人员需对病房环境和患者自身清洁情况予以保证,防止出现感染,需在无菌条件下实施相关无菌操作,针对患者的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术后护理人员需对创面实施清创,并定时换药,必要时可采取中药坐浴治疗,减轻感染情况。

尿潴留:在手术后,造成尿潴留的因素较多,因此医务人员需明确诱发因素,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患者在治疗前有明显的前列腺肥大情况,在术前需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如患者在术后存在排尿困难情况,需使用相应导尿术治疗。可使用热毛巾对患者的下腹部实施热敷,依照患者的症状使用相应药物,有利于患者排尿,使患者尿潴留情况得到改善。

肛门狭窄:肛门狭窄在术后发生率较低,一经出现会发生较大的手术危险,将治疗难度提升,分析患者的严重程度,在保证患者进行正常组织活动下,防止损伤患者的肛门括约肌,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手术治疗方法,使其肛门狭窄情况得到改善。

2 结果

实验组结果中显示,主要并发症为感染、严重水肿、疼痛、尿潴留、术后再出血等情况,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肛门狭窄情况,占比为2.86%。对所有患者实施对症治疗,7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明显的患者有67例,占比为95.71%;2例肛门狭窄患者,有1例治疗后恢复。

3 讨论

肛肠疾病是常见病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种类较多。治疗难度较大,在治疗时选取适宜的手术方法十分重要。此疾病术后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造成影响[3-4]。针对其并发症采取适当方法治疗,可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予以清晰指出,并选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光耀,郑岩,戴文超等.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J].医药前沿,2017,7(21):177-178.

[2]胡宇.肛肠手术并发症的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199-200.

[3]兰虎军.浅谈肛肠手术并发症的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9):133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