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黛玉游古官邸

2020-09-02马绮聪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官邸贾府林黛玉

马绮聪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建筑专业;林黛玉

[中图分类号]  G2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102-02

一、引言

我们都知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方针。近年来,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教学模式一变再变,教学手段层出不穷,目的就是一个:培养出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兼优的学生。为此,文化课与专业课要融合以及如何融合的讨论从未停止。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文化基础课程,始终被推在职业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不断地进行实践打磨。到底如何使中职语文课堂在固有的人文性基础上还能凸显专业特点的实用性,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并且不断地尝试中。

二、语文与建筑专业相融合的课堂实探

(一)教学目标——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对接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下册中的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全书第三回,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环境进行第一次直接描写,学生在阅读欣赏这篇课文时应关注贾府的建筑布局和整体环境及其对人物性格刻画所起的辅助作用。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曹雪芹笔下的贾府可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官邸典范,是一篇完全可从专业角度去解读的经典课文,我们可透过贾府这座官邸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礼制、平面布局等。

考虑到课堂的时间限制和学生的掌握程度,经过再三斟酌,我将《林黛玉进贾府》同建筑专业课程相对接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二)教学内容——凸显专业特色,拓宽专业知识

作为一堂语文同建筑专业相融合的实探课,我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定上作了倾斜处理,尽可能迎合建筑班学生的兴趣,凸显专业特色。在初步讲解曹雪芹生平和《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之后,我们的教学内容就是跟着林黛玉游贾府,了解古代官邸的大概布局和内部陈设礼制。这个过程可以分三步走,如图:

1.黛玉行走——勾画建筑之图

根据林黛玉的行走路线勾画贾府的平面图这一任务并不简单,需要学生读懂文字,理解方位,并对古代官邸建筑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学生动笔绘图之前,我先简单普及了一下“官邸”知识和贾府大致的院宇构成,供学生作图时参考。

古时高级官员办事处所在的房舍叫官邸,贾府(曹府)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高大上”的官邸。根据清朝对官邸管制的规定:“一品官给房二十间,二品官给房十五间,三品官给房十二间——”官越小,房间越少,但是当时官邸超标配置的现象不少见,贾府就是其中之一,荣国公是超品爵位,其府邸建造可谓富丽堂皇。并且,贾府同当时的贵邸巨宅相同,也严格遵循了古代建筑“礼法”,将整座院落分为外宅和内宅两大部分。外宅在前半部,是主人延接宾客和起居之所,还具有礼仪和办公区的性质,其主要建筑称之为“厅”,如黛玉看到的“三间厅”“向南大厅”等,均指此建筑;内宅在后半部分,是主人及其眷属居住之所,其主要建筑称为“堂”,女主人亦可延請女宾于此,如黛玉看到的“上面五间大正房”“正堂”等。前厅、后堂是宅中的主建筑,四周又有许多附属建筑和院落围绕,例如“贾母院”“王夫人院”“凤姐院”等等,构成了整个贾府中荣国府的巨大宅邸。

学生的作图根据是林黛玉的行走路线,所以我们要找到几个关键地点。黛玉“弃舟登岸”后由东向西先后经过“宁国府”——“荣国府”——“西边角门”——“一射之地”——“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三间厅”——“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

理清这个路线后,学生可以将贾府的大致轮廓画出来了,示例如下:

我们的学生基础有差异,对文本的理解往往不够全面,再加上建筑识图和绘制的能力也有高低,所以不一定能将贾府平面图完整地呈现出来,但是有了思考和绘制的过程,自然就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贾府整体布局的认知度。

2.黛玉过目——辨识建筑之别

在了解了贾府的整体建筑布局之后,我们还要随着黛玉的眼睛去感知和辨识这个官邸内部的细小构件和所陈设的器物以及它们的功用。

看原文:“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这里出现一个建筑内部的小构件——垂花门,值得了解。垂花门是古代汉族建筑院落内部的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宅与外宅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这个垂花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二门内不是男子随便能够进去的,二门外也不是随便女子能够出去的,所以小厮们到这里就不能再进去了,而林黛玉也得等到小厮们退出去后方能下轿,这也是大家闺秀不可随便示人的缘故。

再看,荣禧堂的陈设,“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鼎”“彝”“醢”原是夏商周三代的祭祀礼器,象征着贵族的等级身份,贾政房中陈设的这些器物既符合当时上层贵族的潮流,同时也昭示着主人对正统的追誉和恪守。另外,在古代,鼎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贵族奢靡生活的代表物。尤其还要注意的是“醢”的材质——玻璃,在曹雪芹生活的清代早朝,玻璃材质的器皿并非常人所能使用,更何况“醢”是一种异形器物,只能不惜代价的一器一烧,一器一模,足见其珍贵。

不论是正厅还是偏房,荣国府内到处陈设着奢华礼器。如穿堂上放的“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王夫人耳房摆的“汝窑美人觚”等,这些陈设明显是一种皇家的气派,同时也折射出主人复古、崇礼的封建正统思想。可以说,贾府的陈设是我们窥探古代官邸室内文化意蕴的一扇小窗,作为建筑专业的学生,在探究课文时又怎能错过这样的“风景”呢?

3.黛玉观感——了解建筑之礼

红楼一梦,几乎是一个社会缩影,上至官场百态,下至炎炎苍生,几近囊括。很多人看《红楼梦》都会忽略一个重要的东西——规矩,即礼仪。贾府作为一个世家大族,等级森严,礼制分明,我们在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中有必要让建筑班的学生了解几个同专业相关的礼节。比如:原文中,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

林黛玉进入城中后先见到宁国府,此后往西行不远才见到荣国府。为何呢?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宁国公居长,宁府为长房,所以宁府在东,而荣府在西。

再如:黛玉初到荣国府,“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为何正门不开呢?依旧是规矩!贾家是一个世袭官职之家,其官邸规模不必说,这样的家族,门庭必然是恢宏的,但在古代,正门并不是日常进出用的,它是为家族中的男性正统血脉或是有显赫身份地位的贵族官员准备的,还有就是遇上红白大事时供家族中直系成员走动。像林黛玉的身份和当时来投靠的境况,自然是不会走正门的。那么什么时候能走正门呢?愚以为,只有在迎接贵重宾客或者大礼节的时候,才会打开正门,比如小说后面元妃省亲,可卿出殡。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文中关于2、3两点的内容不一定都能讲得面面俱到,我们只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课堂进度针对着讲解,余下内容作为兴趣资料下发,让学生课外浏览。

(三)教学形式——创设新格局,营造好氛围

教无定法,语文课不是上得越花哨越好,而是需要“量体裁衣”,针对课文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来组织恰当的教学形式。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听课兴趣,我尝试着将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堂评价结合在一起,创设课堂氛围的新格局,即: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评一评。

1.听一听:故事

首先采用学生比较喜欢的神话故事导入,然后介绍《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社会环境和作者生平经历,这些都无可避免地需要采用“讲解法”,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学生自然聚精会神地倾听,只要学生“听”出了兴趣,有了阅读小说的欲望,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2.看一看:畫面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里出现诸多建筑专业术语,如“穿山游廊”“垂花门”“影壁”等,很多建筑物都是古代官邸特有的,现代建筑里已经很少见,如果单纯凭借文字去想象,难免有失偏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所以,课堂上还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识别建筑物,了解建筑礼制,拓宽知识面。

3.动一动:绘图

根据教学目标,勾画贾府平面图是我们的课堂重点之一,这既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绘图知识的检测。这一环节里,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无论最后能否把贾府的平面图绘制完整,这个“动”的过程已经让他们受益。

4.评一评:同伴

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

在多角度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评估中。例如,在绘制贾府平面图的环节中,我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改错,并挑出两张画得比较好的平面图在黑板上展示,让其他学生点评,来自同龄人的肯定往往比教师的“常规表扬”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实践的自信心。

三、结语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与语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林黛玉进贾府》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建筑内容,只要教师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富含建筑信息的课文,促进语文教学与建筑专业教学的融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最终得以实现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共同提升的教学目标。我们不求造就出如梁思成、林徽因这样的建筑文化大师,但应尽一切能力培养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兼备的中级型建筑人才。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官邸贾府林黛玉
贾府的“吹哨人”
浅析焦大之骂
关于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探究
谨小慎微林黛玉
海外官邸制调查
“中国式官邸”的前世今生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