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引领教师走向更高处

2020-09-02张彩萍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专著书籍大脑

张彩萍

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它可以重塑我们的大脑,理顺我们的思维,领着我们走向更高更美处。谈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绕不开专业阅读。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路径。某种意义上,一个教师的阅读史,就是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教师如何进行专业阅读,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进行一些上位阅读,拓宽阅读的广度

这里的“上位”是指更高的位置,主要是针对阅读的范围而言。教师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读一些教学实践类的实用型书籍,而應该在多元阅读中拓展广度,要读一些哲学、美学、心理学等综合类图书,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气象。当一个教师精神丰富了,明亮了,他面对学生时才会展现出美好的光芒,才能照亮学生,让他们看到远方。一些经典的教育学理论专著也是教师的必读图书,这些专著往往回答了教育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关键问题。有这些理论书籍打底,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少走一些弯路。一名优秀的教师还应该读一些社会、历史、人文等通识性书籍,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我的文化底蕴,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成为学生心中最有魅力的老师。

二、从泛读走向精读,从随性走向规划,注重阅读的深度

鲁迅先生曾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泛读就是泛泛而读,掌握书籍的大意。精读就是一字一句地读,揣摩字里行间的思想、旨趣,尽力去理解、吸收。从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教师阅读应该在广闻博览的基础上走向纵深处,聚焦教育教学理论或实践中的某个专题进行方向明确的研究性阅读。这种阅读目的性很强,阅读中努力挖掘问题背后的理论框架,为自身的实践和经验找到可以支撑的理论武器,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为了更全面深入地研究某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有计划的主题阅读,搜集与主题相关的专著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读深读透,在学习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思考提炼出自己有创造性的观点主张。

三、阅读应与思考写作相结合,在读思写结合中提升阅读的成效

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吃了也白吃,读了也白读。要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师要改进阅读方法,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因为,没有经过自己大脑加工和提炼的东西,很难在你的记忆深处留下鲜明的印象,只有那些经过自己思辨和处理过的阅读,才会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印迹。阅读中,我们要让大脑高速地运转起来。一本书阅读完毕,合上书本后,仔细梳理一下自己思维的脉络,将自己的思考、感触加入原有的认知体系中。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借用别人的理论与智慧思考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读过的书,才能积淀成于我们有益的知识,留存下来。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养成写批注、做记录、记心得的习惯,手脑共用,随读随写,不仅能积累大量素材,而且能及时捕捉思想火花和写作灵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写作反过来也能促进阅读,“写”给“读”提供了最好的指南,通过不断阅读,补充养分,才能继续思考,深化思想,推动下一步写作。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业阅读,专业阅读也需要专业的方式来推进。希望每位教师都把阅读当作是自己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状态。

(作者为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初中生世界》主编)

猜你喜欢

专著书籍大脑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专著《众神狂欢》节选(评论)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厉震林和他的电影研究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翻译专著与教材的成功嫁接
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