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0-09-02蔡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9期
关键词:概述逻辑思维小学数学

蔡平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不仅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既是当前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本文首先对逻辑思维进行简单的阐述,其次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谈谈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文章着重对如何提高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进行深度解析,以期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发展和教育指标的目的,同时希望能给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  概述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018-02

前言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其逻辑性较强,小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因此,就需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让小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概括以及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时应主要针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独创性进行训炼。文章例举的诸多种方式方法,都适用于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与强化,其最终目标就是将一些学习中难以掌握和理解的概念,用具体的事情或事物进行描绘和归纳,将小学数学中的抽象问题、知识等转变的直观化、具体化,使其符合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规律,继而将问题的难度进行降低,让学生可以顺利并完整进行逻辑思维的提升。

一、逻辑思维概述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又被称之为抽象思维,主要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借助相关的概念、联系来进行判断、分析、推理的理性的认识过程。逻辑思维的分析过程是严谨的、理性的,每一步的推理都必须保证准确,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在分析、推理其他问题中灵活应用。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时通常会采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因果推理以及实验法等方法。

同样,在数学这门学科中,逻辑思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数学学习的载体,其本质是掌握数学规律,同时将数学变成生活中的工具来改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这个阶段是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通过具体的实施步骤,比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总结等能够让学生逻辑思维逐漸地提升,继而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最终达到实现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共同成长的目标。

二、现如今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如今的情况来看,当今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文章在下面详细列举了几种经典问题类型:

1.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

目前还有很多的老师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要方法,倾向于数学固定知识的学习,然而思维意识是活跃且不受控制的。在新课标课改教学中有明确指出,现今的数学教育一定要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为主要任务,只有以此为基准,才能让未来的人才更加富有创造力。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还有为数不少的老师单方面的注重学生固定知识的掌握,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也以知识点教学为重点,致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成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让学生单方面的分数得到了增长,得到了表面的成功,并没有使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2.学生没有养成深度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新型的教育模式影响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以探究教学为主要工作内容。但从实际的教学案例观察来看,仍有不少老师在进行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只单单注重知识点的教学,并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对知识点的原理和背景只是简单的介绍,只注重结果,虽然很多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也开展活动教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只关注最终得出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三、小学数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

面对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如下能够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解决策略:

1.优化提问技巧

逻辑思维的形成需要不断地针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不断地分析、推理、概括,逐步才能形成逻辑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重的就是提问的技巧,通过不断地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逐步分析、推理当前问题的结果,学生就可以总结出相关的规律,这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会让小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已总结的规律应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譬如在讲授关于计算梯形面积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便于学生思考和分析,笔者选择了一个等腰梯形,然后向学生提问“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计算出这个梯形的面积?”提出问题后,笔者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相应的提示。最终有部分学生发现,用裁剪拼接的方式可以将等腰梯形组合成矩形,这样就可以轻易得出该梯形的面积。接着笔者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的问题“那么是否可以将刚才总结的规律运用到所有的梯形面积计算中?”由此又引发了小学生新的思考。通过这种提问的形式可以让小学生逐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逻辑思维通常是由已知的条件去延伸推理,而虽然最终的结果是确定的,但是可以有多种分析和推理的过程。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突破思维的局限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发散思维,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尝试一题多解。在实际开展教学时要多设计可以有多种解法的题目,譬如“林华在期中考试中语文、英语和数学的平均得分是84分,其中语文考了81分,英语考了91分,那么请问林华的数学考了多少分?”按照常规的解法,首先需要计算三科的总共得分,即84×3=252分,然后从总分中减去语文和英语的得分,即252-81-91=80分。那么是否可以有其他解法,比如可以利用正负数概念来作答,语文成绩比平均分低3分,将其记为-3,英语成绩高于平均分7分,将其记为+7,-3+7=4,即数学成绩为84-4=80分。

3.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逻辑思维的一项重要特点就是要学会利用已知的条件通过归纳和总结,得出普遍的规律,简单来说适用范围较小的知识或者规律,通过归纳总结,得出适用范围更大的知识或者规律。譬如在学习计算正方形面积时,教师让学生分别计算边长为1、2、3、4、5的正方形的面积,按照矩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长×宽,最终得出的结果分别为1、4、9、16、25,由此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正方形边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即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得出结论后,让学生将其带入其它正方形的计算当中验证结论是否正确,这样就可以由较小的知识得到可以普遍应用的规律。通过类似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

4.创设适当的教学场景,带领学生展开探究学习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很有效地强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学生可以从感性的学习逻辑一点一点地转变成理性思维逻辑,同时,数学也是抽象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为重点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讲解圆的定义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设计问题:

(1)车轮为什么采用圆形形状的物体呢?为什么不能使用其他的形状呢,如三角形、四边形。学生会被幽默的文化方式逗乐,会纷纷抢着回答,因为其他形状不能滚动!与此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2)是否可以做成相似的椭圆形?指出图形的中心点,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组成小组,并进行实际操作,很快就会得出结论——不可以,因为椭圆形在前进时会产生平衡问题,即会忽高忽低。

(3)那为什么车轮采用圆形就不会产生此类问题呢?学生在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逐步探究、积极的猜想,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会得出:圆形的车轮的轴心到车轮上的距离都是相同长度的,即圆的半径概念学生也就基本掌握,继而圆的定义也就水到渠成般的浮現出来。

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使整个教学流程更加充实,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强化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5.时刻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并创建多样化的评价机制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基础, 以学生为课堂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内容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度开发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老师要将教学工作的中心放在转变教学观念、设计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环境,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在讲解知识点之前,先根据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本的时候,能够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对知识点加深记忆,在课堂练习结束后,先让学生根据习题答案,进行自我审查,如此过后教师再进行习题讲解,这样对于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很有效果,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在小学中教师的教学指标并不轻松,而数学学科完成评价的方式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课后作业和考试测评,对于其中的错误,老师只是在习题本和考试卷上打出正确和错误的符号,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成长。所以,老师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性格来创建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不能只表扬学习好的同学,也要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加以鼓励,将教学评价这一环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并将其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进而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这门学科是很抽象化的,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情感中的大部分是感性的,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充斥着好奇心,处在这个时期的小孩子多数都是活泼可爱的,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老师一定加强逻辑思维教学的研究,进而加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点一点的实现强化小学生数学学科逻辑思维的目标。

结语

基于上文所述,强化学生数学的逻辑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并加以探究,创新出更多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案与课堂活动,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当中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同时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的一些方法,并在实际中尝试运用,从而逐步形成逻辑思维,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苗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上旬, 2016(11):163.

[2]宋建芝.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23):50.

[3]杨广珍.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 科技资讯, 2015(29):124.

[4]涂惠兰.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29):19-20.

[5]陆林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62.

[6]施劲松.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2):66-67.

猜你喜欢

概述逻辑思维小学数学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界定与产生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