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教学法在中学历史中的应用

2020-09-02吕永强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趣味教学法教学研究

吕永强

【摘要】新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在兴趣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的去接受知识。中学历史是中学阶段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开设能让学生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正确的评价历史,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生活;让学生懂得历史学习的意义,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总结规律为现在的社会服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老师要灵活多变的使用很有实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学生的心灵启迪和思维培养及学习兴趣上多想办法,而趣味教学法就是最为有效的。本文从趣味教学法在中学历史学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为高效历史教学找寻策略。

【关键词】中学历史  趣味教学法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008-02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这关系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善问。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历史课堂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着重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学生是否在有兴趣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所以趣味教学法是历史教学的灵魂所在。趣味就是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它是一切学习的原始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学习的原始动力。关于趣味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作如下应用:

一、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

目前,仍然有教师会使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主要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不断地重复前人总结的经验,但是却没有自己的思维,不会发散思维,也不会独立思考。历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育者承担着无比鲜明的使命,但是如果不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那么高中历史教学就很容易会偏离正确的航道,使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所压抑,无法真正的培养学生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必须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法,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趣味教学法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可以让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提高的方法。相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可能对中国历史比较熟悉,对世界历史就不是太熟悉了,提升他们学习兴趣是关键。

二、导入的过程中使用趣味教学法

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要精心的设计,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与本节课讲解的知识相关。老师要研究导入方法,让导入的方法充满趣味性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关键。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激发求知的欲望,带学生进入一个学习历史的情景中去。要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或者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通过视频图片等材料的刺激,让学生产生要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情,为接下来学习历史知识埋下了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繁荣的宋元文化》这一节课时,我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用趣味教学法导入的:“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有位非常著名的航海家他叫郑和。他从1405年到1433年长达30年的时间里率领大军运送货物先后航海七次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次,狂风骤雨,海面大浪翻滚,迷失了方向,当大家惊慌失措时,郑和拿出来一个东西一看,吩咐舵手向右行驶。”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郑和手里面是什么宝贝吗?学生议论纷纷,这时借势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完这一课后同学们就知道郑和下西洋时手边的宝贝东西是什么了!这样设置强烈的悬念,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的心理上抓住了要想知道答案这一关键因素。为接下来的教学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还有在讲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同学们都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面有个大家都熟悉的大侠是谁?”学生回答:“乔峰”。到底是“乔峰还是萧峰?”,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这是老师说:“想知道确切的答案,就听老师的课。”这样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真的学习接下来的课程。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历史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的导入过程。从教学的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特点,在学习和教书之间架起了桥梁,打开了历史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渠道。导入环节中有趣味性的问题它是为教学而服务的。教师要创始涵盖每一章,每一节,特别是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情景。让导入教学成为趣味教学法吸引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渠道。

三、趣味教学法在授课过程当中的应用

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也可以从教学材料方面出发,或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使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发散和拓展,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更加感兴趣,并且活跃课堂的气氛。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对联或是小说作为拓展教材,让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有所提升。目前,有很多和历史相关的小说以及电影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但是这些中学生很有可能没有观看过,这时候教师将这些电影或小说,以课外拓展材料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可以让学生更感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学生对历史更加热爱的载体,比如《甲午风云》或是《地道战》等,就是能够了解我国近代史非常重要的素材。

四、在结课的时候使用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法不但可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使用,在授课的过程中使用,在结课的时候同样可以使用。比如在教育学生学习《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课当中的《南京条约》,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的时候,学生对这些条约的内容必须要有所掌握,但条约内容相对较为复杂,所以一度成为了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对《南京条约》里所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在学习的时候,使用顺口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而对辛丑条约的内容,可以将其进行一定的简化,在每一节课结课的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下节课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片段或者精彩的镜头,让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使学生可以在课后,主动预习下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比较巧妙的疑问,让学生在課后进行主动探究以及复习,从而激励学生达到更加优质的学习效果。

五、趣味教学法精彩片段回放法

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可以加上一些比较精彩的历史片段或者图片,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材料,真实的还原历史。这样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的对知识有所记忆。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备课的阶段就找到人民公社化过程当中的照片,或者一些视频材料,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当时有可能会出现的事情,让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激发学生对历史探究的欲望。比如教师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找一些比较典型的电影电视剧给学生,比如《南京,南京》等,学生可以通过电影情节感受到当时比较严峻的抗日战争的环境,经过感官的冲击,可以让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能够达到对历史知识学习的根本性目的,让学生的学习水平获得全面提高。趣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历史片段的观看,能够让学生回归到那种艰难的岁月,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心灵上也做了一次有意义的洗礼。

六、在讲解中使用谜语对联故事等促进学生学习中学历史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的设置上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的原始欲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趣味教学法要解决的是讲述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谜语、故事、对联、文言诗词,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历史人文素养。体现了历史学科独有的学科魅力。有人说:“文史不分家。”通过文学素材的穿插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欣赏水平。比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这样穿插了一条谜语:“山下有条虫,像龙不是龙。”同学们通过猜谜语知道蚩尤,并由此过渡到历史上的逐鹿之战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趣味的场景中学会了历史知识,学会了中国文化。用谜语引入历史知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它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历史,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又如在讲解《和同为一家》时,给学生讲了一个神奇的神话故事,“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最大的湖是什么湖?青海湖。那同学们想不想听一个关于青海湖的神奇故事?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通过文成公主远嫁西藏这个故事让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了解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意义:文成公主入藏赢来了唐藏百年和平的局面,两国人民和睦相处,文成公主同时带去了唐代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唐代的书籍,增进了两国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平共处。进一步的深化了本节课《和同为一家》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在神话故事的聆听下学习了中国历史,可谓是趣味十足。通过故事,谜语引入历史知识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第二,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第三,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把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第四,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通过学科知识达到了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

七、使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使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以它容量大,逼真,有图像,有声音等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果教师能够把影像资料和历史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屈辱历史,老师将《甲午风云》片段给学生播放,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总之,学习历史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明白道理,懂得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并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素质,老师恰当的使用趣味教学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让学生把学习中学历史当成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是中学历史教师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将趣味教学法应用于教学中,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其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徐建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11期

[2]朱君兰.启发式初中历史教学模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07期

[3]宋桂梅.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性[J].文理导航(上旬);2013年08期

[4]刘世萍.论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學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4年06期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趣味教学法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浅议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例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段中的运用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