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摭探

2020-09-02冯金

成才之路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文言文教学效果

冯金

摘 要:文言文教学存在两难,一是教授难,一是学习难。面对这样的困境,教师多是采取课上满堂灌、课下使劲背的教学方式,虽有一定成效,但无疑破坏了文言文教学原本的韵味。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文言文;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8-0076-02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并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方式。文言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最难开展的部分之一,教师应当充分分析文言文教学较难开展的原因,突破思维的限制,进行有效的教学整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而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开创性以及合作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文言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

1.文言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文言文都成为一道难以攻克的难关。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疏通文意上,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死记硬背上,文言文教学毫无生机。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一般采取三步走:一是教读注释,二是翻译全文,三是分析文章。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文言文学习也分为三步:一是熟记注释,二是背诵重难点句翻译,三是理解课文(只看白话文)。因此,一篇意蕴丰富的文言文被肢解成枯燥的词句翻译,教师教起来无趣,学生学起来无味。

2.教学困境的成因

文言文教学出现困境的原因有三:一是缺乏语境,以考为纲。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在当今社会的书面交流中极少出现。当前,检验学生学习文言文成果的唯一方式就是考试,所以教师便把文言文教学窄化为注释识记、重难点句翻译、文章分析,削弱了文言文的文学性。二是缺乏技巧,教法重复。部分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多是注重知识的积累,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训练较少。课堂上,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高效性,索性全部自己讲,把涉及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只求课堂上讲完,不求学生能真正记住多少,把识记背诵的任务放到课后。三是缺乏兴趣,理解不透。在教师重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加之语境的缺失,学习文言文难度较大。

二、小组合作在诵读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诵读”。通过读,学生可以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深入体会文章内涵。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诵读文言文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1.小组竞赛,读准字音句读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音和句读问题。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遇到不会的,相互帮助。教师指名读,被点到的学生就代表小组读,如果能够流畅地读完全文,就算获胜。如果读音或句读出现错误,其他组学生可以指出,该生就停止朗读,教师再指名其他组学生朗读,直至全文朗读完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代表小组,其表现决定着小组的胜负,必定会认真进行预习,以确保能够获胜。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学生在字音句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一篇文言文很快就能朗读完,而且学生全程都会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2.小组合作,读出情感特色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如果落在字词句的识记和翻译上,就会事倍功半。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文章的内涵。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技巧和信心。朗读前,组内讨论挑选出能表现人物思想和情感的语段,并在组内进行朗读。一段时间后,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可以是一个人读,也可以分角色读。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例如,《孙权劝学》篇幅短小,寥寥一百多字,且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富有趣味。在教学中,教师可安排组内分工合作,挑选三人分别扮演孙权、吕蒙和鲁肃,就文章情景讨论应该如何朗读,并读出来给其他组员听。在各小组准备好后,教师安排小组比赛,选出朗读最好的一组,并让他们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小组合作在疏通文意教学中的运用

疏通文意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录,到底学会了多少却不得而知。而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和机会,不仅能让学生轻松记住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还能有效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1.人人参与,合作疏通文意

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此时学生可以标记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自主学习结束,进行小组讨论,组员提出自己的疑惑,其他组员帮助解决。如果仍然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则记录下来,等所有小组讨论结束后提出来,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如果还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由教师进行点拨。在集体思考讨论时,学生为了弄懂某个注释、弄通某个句意,会结合文本语境、上下文内容等进行揣摩推敲,从而得出满意的答案。

2.随机抽查,保证全员思考

为了防止优生“独揽发言权”或个别学生“浑水摸鱼”现象的出现,教师可以设置随机抽查的环节。在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从文本中挑选重点词语,或挑选几处翻译有难度的句子,随机点名学生回答。答对则可以由这名学生指名其他学生继续作答,答错则由本组其他学生帮助回答,直到该名学生回答正确为止。为了本组的荣誉,在思考讨论时,各小组会格外关注能力相对较弱的组员,辅导其识记注释和翻译句子。

四、小组合作在思悟主旨教学中的运用

在这一环节中,有的教师會直接罗列出已经预设好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归纳文章主旨,但是有时候难免会有不完善的地方。此时,不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些疑问可能较为松散、重复,教师可将其提炼归纳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再补充预设好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排列,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思考探讨。讨论结束,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有学生提出“文章结尾处为何指出其他人都找不到桃花源?桃花源到底存不存在?”。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都热烈讨论起来,纷纷回到文本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句子。有的学生回答道:“桃花源是不存在的,因为渔人‘处处志之,后来循着标记也没找到。”有的学生回答道:“桃花源是存在的,渔人在桃花源中住了数日,是他亲身经历的,不可能是假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思考。教师及时补充介绍当时社会的黑暗,对平民百姓的压迫等现实,引导学生对比文中无压迫、无剥削的桃花源,从而明确文章主旨: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现实黑暗的厌恶。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并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分工合作、小组讨论、组内助学等诸多形式,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文言文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出困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沈烨,陈国平.初中文言文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基于课堂观察的案例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9(21).

[2]徐亚香.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参与式教学的价值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9.

[3]赖倍雄.走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例[J].语文教学之友,2017(07).

[4]吕慧.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文言文教学效果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