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0-09-02杜壮

山东青年 2020年7期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

杜壮

摘 要:本文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展开,结合新媒体内外部环境和平台自身运营特点,具体分析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并对如何有效通过其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逻辑关联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及媒体信息的发展,作为媒介新形态的微信已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倾向、行为表现等都有着多元化、潜在的影响。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学生接触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以官方名义申请,承担着学校信息内容的发布、展示校园生活、服务师生校友的重要职责。美国学者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讲到,在正式教育之外,非学术教育的结果远比学校安排的实体课程的教育影响力更大。其中讲到的非学术教育就是潜在课程,是在校园内外通过环境多方位影响受众,其教育效果比显示课程更突出,它是教育者将教育资源、导向、形式等通过隐性的方式渗透在各种教育环境体验中,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思想认识受到影响,主动接受教育,发生行为改变。[1]而如今,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产生使得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海量的信息资源、获取信息的快捷性、新媒体的交互性等,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以往单一乏味的传统说教式的思政模式已经不能直击年轻大学生的内心。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短视频、H5、动漫等多种形态,将传统课堂很难吸引学生接受的思政信息转变为在无形中主动接受正确的引领,可读性得以增强,将严肃的思政内容形象化表达,符合年轻群体的内容接受特征,满足了年轻受众向往新鲜事物的审美与体验需求,达到育人的入脑、入心。同时,通过充分挖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中蕴含的隐性教育资源,对新闻产品内容进行再加工,开发校园隐藏的教育资源,提升高校新媒体工作者的媒体素养,逐渐构建一个正向效应的育人环境。因此,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是高校新媒体运营发展导向的必然趋势和时代需求。

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不足

随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通过关注其官方帐号,了解学校热点动态、新鲜资讯等。同时,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行为取向。当前,在新媒体时代环境影响下,传统、显性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高校应采用乐于接受的隐性教育形式,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隐性教育功能,以用户为导向重新考量内容形态和传播技巧,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引导大学生主动内化有价值的正面信息,形成同声呼应的良好宣传效果。

(一)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教育者单向交流的过程,而是双方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过程。[2]如今,新媒体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普及,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产生互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可设计具有隐蔽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品内容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群聊、展示朋友圈、定点推送推文等方式,采用育人视角、网络语言等方式,以图片、视听等相融合的方式,实现点对点、点对面的校园信息推送。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找准运营方向后,通过全方位、全员化、多渠道宣传与推广,满足大学生对日常学习生活、思想引领的需求,以或明或暗的舆论去引导、教育广大学生,从而增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新闻生产的传播力、新内容。

(二)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海量、纷繁复杂的、碎片化的信息资源带来的冲击,使大学生对信息的判断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面对媒体信息洪流,如何提高受众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分辨能力、增加阅读效果和指数,也是一个难题。微信公众平台所附加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性不足,开发不深入,参与度不高,就会造成媒介效果与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不对称。[3]其次,由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不足,不够主动,对微信的操作使用能力欠佳,在建设和管理平台的思路上多是把其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再加上自己的思政理论和媒体经营基础比较薄弱,对微信平台推送内容中的选题角度、立意站位、传播意义、核心要义等把握不深,自然导致育人效果有效性不足。在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中,教育的主体发现了改变,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每个人都成了信息的发布者,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观点也是不同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舆论监管的难度。

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思政系列教师队伍的网络思想教育的培训工作

网络思政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高校新闻思想工作者和微信平台的管理人员作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主体,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提升这支队伍建设上,需要加强其业务水平和媒介素养。在人才队伍的招聘和业务培训上,需要着重吸纳和培养对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介传播形态有整体把控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运用Pr、Ae、Ps等剪辑设计软件,熟悉微信新媒体平台的编辑、策划和运营传播规律,有高校新媒体平台运营经验者,从而实现队伍结构的深化、发展与多元。同时注重培养宣传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教育者开展长期、系统的专题培训,同时根据受众的定位、需求、特点,利用隐性教育资源,将传授的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植入到媒介传播的信息中。

[4]

(二)注重平臺内容的创新与品质,增强平台传播效果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自媒体平台不同,更多承担学校引导校园舆论、传播校园文化、思想育人的功能。首先,微信公众平台要树立以内容为王的运营意识,重视内容的含金量,包含其内容的价值性和实效性。其次,平台内容的选题要从受众的接受心理考虑,了解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关注的是什么,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同时还要强化捕捉“热点”的意识,提升将“热点”融入学校宣传内容的能力,比如,针对近期社会关注度高、大众普遍都想了解的公共话题或者学校师生关注度高,学生急切了解的校园热门话题,不管是哪一类,都能够带动我们的受众去点击,并主动接受教育内容,进行吸收和内化的过程。尤其是舆论引导、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微信公众平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扬微信公众平台的载体优势及话语形态,注重信息内容的不断更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微视频、vlog、动画等多种资源以隐蔽的形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激浊扬清,主动进行内省式思考,从而最大程度实现大学生的教育主体性,达到育人与新媒体的融合实效。

(三)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舆论环境净化及管理机制

近年来,大量微信公众号的涌现,引起整个社会的信息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网络舆情事件不断增多,有时会夹杂各种炒作、谣言等低俗不实甚至违法信息,也出现了娱乐化较重的倾向,信息内容缺乏温度与高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隐性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作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把关人和管理者,需要做好平台信息的筛选、更新、推送,第一时间过滤负面信息,净化网络空间。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环境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辅助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声音”,网络意见领袖可以由思政教师、辅导员、组织员、思政学生小助理、学生党员和主要学生干部组成,在观点不断传播和进化的每一个节点,使意见领袖能够在舆论出现偏颇时起到把控、思想育人的作用。同时,在线上线下为大学生答疑解惑、朋辈引导,从而逐渐掌握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规范管理,制度先行。微信公众平台还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对微信运营管理、审核发布流程等做出明确规定。同时,还要组建一支微信平台舆情信息员队伍,承担舆情搜集、引导、上报反馈的工作任务,维护着高校网络稳定的责任,弘扬正能量,稳定微信平台秩序规范。同时,可尝试完善创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与激励办法,从而增强受众的主动性、积极性。[5]最后,加强微信公众平台与隐性教育的融合能力,提高其网络文化育人的传播效果,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武巧菊. 基于高校微信公众号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

[4]李艳.新媒体视域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7.

[5]王湘云.试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隐性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成长路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广东 湛江 524088)

猜你喜欢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
浅析微博视角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