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发展及其与性别恒常性的关系的实验研究

2020-09-02范珍桃

山东青年 2020年7期

摘 要:本研究采用改进的访谈方法,考察3、4、5、6岁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发展规律,以及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不同任务随着年龄发展有不同的发展趋势,3岁儿童还没有玩具偏好,但是20%的3岁儿童已经表现出玩伴偏好,半数左右的4、5岁儿童表现出玩具偏好和玩伴偏好,6岁儿童完全表现出玩具偏好,但只有63.3%的6岁儿童表现出玩伴偏好;同时性别类型活动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性别恒常性的不同水平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不同,性别认同与两种性别类型活动存在相关,性别稳定性与玩具偏好存在相关,性别一致性与两种性别类型活动都不存在相关;性别类型活动与性别恒常性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性别类型活动;性别恒常性;性别认同;性别一致性

1.问题的提出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包含性别认知和性别行为的发展,性别恒常性是性别认知的核心概念,性别恒常性又分为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一致性三个阶段。性别角色的行为表现方式是性别类型活动,性别类型活动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性别认知的发展对性别行为会有影响吗?

根据性别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只有在获得性别恒常性之后才会表现出性别类型活动。认为性别恒常性是性别发展决定性的因素,性别恒常性是激发儿童学习和适应性别角色的关键成分,儿童性别恒常性是性别类型活动的必要条件。但有一些研究结果不支持这种观点。

Thalma研究表明在性别恒常性获得之前,儿童就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类型玩具偏好。Szkrybalo的研究也发现,在性别恒常性概念真正获得之前,幼儿园小班(4岁)的儿童,在玩具的选择、性别原型自我归因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好,在幼儿园中班(5歲)的儿童,对玩伴的选择有了明显的性别偏好。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性别恒常性不是性别类型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性别发展过程中,性别恒常性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后来的认知发展理论家修正了前人的一些观点,认为在性别恒常性发展的过程中,性别类型活动也在发展,并不是完全获得性别恒常性后儿童才出现性别类型活动,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不再强调性别恒常性是必要条件及其所起的关键作用。这种观点得到了许多实验支持。研究者发现,儿童的性别恒常性的水平与其对同性别类型活动的注意时间长短相关的研究结果也发现性别恒常性与儿童对跨性别类型活动(如:男孩玩洋娃娃)判断的相关显著;Jo warin 用追踪研究法,考察4.5-7岁儿童性别恒常性发展与性别类型活动偏好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的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之间有很高的相关,特别是表现在与同性别的交往上。计算机操作被认为是男性特征的行为,性别恒常性对这种性别类型活动有影响,Newman等的研究发现,性别恒常性水平高的女孩比性别恒常性水平低的女孩更少的从事计算机操作。

在冲突的情境下,也发现了性别恒常性对性别类型活动的影响。如:Richard和Perlof要求儿童模仿同性别不高兴任务和异性别愉快任务,性别恒常性得分高的儿童比得分低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对同性别任务偏好;Freys和Ruble(1992)探查性别恒常性与儿童在冲突条件下的玩具选择的关系(给男孩一个很旧的汽车和一个漂亮的布娃娃),结果发现,获得性别恒常性的男孩比未获得性别恒常性的男孩花更多的时间在性别特征玩具上。

即使在性别认同障碍(即男性或女性对异性有强烈的认同感而对自己的生物性别感到极端的不满意)儿童中,性别恒常性对性别类型活动也会有影响。研究者观察在自由活动时性别认同障碍儿童的玩伴选择,结果表明:获得性别恒常性的性别认同障碍儿童比没有获得性别恒常性的性别认同障碍儿童,在与同性别伙伴玩耍的时间上要多的多。

可以确定,儿童性别类型活动与性别恒常性的发展有关,但其中的关系很复杂,不同的实验任务中,两者之间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如:玩具偏好与性别恒常性没有相关而儿童玩伴偏好与性别恒常性存在相关。这种不一致提示我们,也许不同的性别类型活动要求不同的性别恒常性水平,如:玩具的偏好与性别认同的关系更加密切,玩伴偏好与性别一致性关系更显著。因此可以更加细致探讨性别恒常性不同水平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

Smetana和Letomnea用观察法研究不同性别恒常性水平学前儿童玩伴选择的性别偏好,性别恒常性水平对男孩的玩伴选择没有影响,对于女孩则不同,性别恒常性与玩伴的选择的关系呈倒U形,性别恒常性水平对女孩的玩伴选择有影响,以上结果说明性别恒常性与玩伴选择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Freys和Ruble的研究结果也发现在冲突情境下,性别恒常性与儿童玩具偏好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获得性别恒常性的男孩比没有获得性别恒常性的男孩花更多的时间与性别类型玩具(如:破旧的小汽车)玩,在女孩身上没有发现同样的结果。Luecke-Aleksa(1995)利用录像的方法考察儿童性别恒常性与电视节目观看的关系,结果发现性别恒常性对男孩的电视节目观看有影响,获得性别恒常性的男孩比没有获得性别恒常性的儿童对男性电视特征的节目,有更多的关注,看更多的成人节目,特别是体育节目和动作节目;对女孩则没有影响。

文献综述发现,性别类型活动与性别恒常性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此外性别类型活动是性别角色的行为表现,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因此,进一步探查性别类型活动的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性别类型活动与性别恒常性关系的性别差异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查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发展趋势,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性别差异。性别类型活动最有代表性的是儿童的玩具偏好和玩伴偏好,在本实验中,主要探查学前儿童玩具偏好和玩伴偏好的发展趋势、性别恒常性各水平(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一致性)与玩具偏好和玩伴偏好的关系。研究假设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发展有显著的年龄趋势并且有性别差异,性别恒常性的低水平(性别认同)与性别类型活动相关,性别恒常性的高水平(性别一致性)与性别类型活动不相关。性别类型活动与性别恒常性各个水平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2.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计

本研究实验设计为3(性别恒常性水平: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一致性)×2(性别类型活动:玩具偏好、玩伴偏好)×2(性别:男、女)×4(年龄:3岁、4岁、5岁、6岁)4因素混合设计。实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性别恒常性任务、玩具偏好任务和玩伴偏好任务。

2.2实验方法

2.2.1 被试

随机抽取广州市一所中等水平幼儿园的儿童120名,分4个年龄组,年龄在足岁的上下3个月,3岁组30人,14男,16女;4岁组30人,11男,19女;5岁组30人,14男,16女;六岁组30人,14男,16女,平均年龄分别为3.11岁、4.10岁、5.08岁和6.02岁。

2.2.2 实验材料

性别恒常性的实验材料参考范珍桃的性别恒常性测试,性别类型活动的实验材料是6张儿童玩具的彩色图片和6张儿童的彩色图片(3张男孩、3张女孩),男孩的玩具:小汽车、枪、超人,女孩的玩具:洋娃娃1、洋娃娃2、过家家玩具。

2.2 .3实验程序

实验采用个别测试法(改进的访谈法),性别恒常性、玩具选择和玩伴选择三个实验任务随机进行。

性别恒常性测试,采用范珍桃的性别恒常性实验过程。

玩具选择的实验任务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儿童为自己选择玩具,给儿童呈现成对的玩具(一个是男孩玩的,一个是女孩玩的,如:超人和洋娃娃),让儿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另一个实验任务是玩具分类,让儿童6种玩具(3个男孩的玩具,3个女孩的玩具)进行分类,如:让儿童把男孩玩的玩具放在红色盒子里,女孩玩的玩具放在绿色的盒子里。

玩伴的选择也有两个实验任务,一个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如:让儿童说出在幼儿园里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再到班里去确定这个儿童的性别;另一个实验任务是在陌生人中选择玩伴,如:给儿童看一张男孩和一张女孩的彩色图片,让儿童选择一个做她的玩伴。

2.2.4 结果分析和处理

结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性别恒常性的结果,计分参照范珍桃、方富熹的性别恒常性实验计分。

第二部分是性别类型行为计分。实验完成后对儿童回答进行评分和编码,在自己玩具选择任务中,选择与自己性别一致的玩具的1分,否则的0分;玩具分类任务的评分参照方富熹、方格(1986)的评分方法,最高分为3分,玩具偏好得分为玩具选择加上玩具分类的分数,最高分为6分;玩具选择任务和玩具分类任务都能全部正确完成的儿童,具有完全的玩具偏好。生活中玩伴选择和陌生人玩伴选择两个实验任务评分标准是选择与自己性别一致的伙伴得1分,否则得0分,两个实验任务得分数之和为玩伴偏好分数,最高分为4分,两种玩伴选择任务全部正确完成的儿童,具有完全的玩伴偏好。

3 结果

3.1 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结果

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成绩见表1,进一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儿童的玩具偏好和玩伴偏好有显著的年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玩具偏好和玩伴偏好的得分也增加(F(3,112)=46.082,p﹤0.001,F(3,112)=3.855,p﹤0.05)。进一步Post hoc检验表明,儿童玩具偏好3岁与4岁、4岁与5岁差异显著(p﹤0.001, p﹤0.01),5、6岁之间的差异处在边缘水平(p=0.054﹥0.05);儿童玩伴偏好3、4岁之间差异显著(p﹤0.05),4岁与5岁、5岁与6岁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p﹥0.05)。

方差分析表明,学前儿童玩具偏好和玩伴偏好的性别差异显著(F(1,112)=11.428,p﹤0.01,F(1,112)=12.477,p﹤0.01);年龄与玩具偏好和玩伴偏好的交互作用都不顯著(F(3,112)=2.371,p>0.05,F(3,112)=0.384,p>0.05)。说明男孩玩具选择得分高于女孩,而在玩伴偏好上的得分,女孩高于男孩,而且年龄对性别类型活动的性别差异没有影响。

进一步统计分析,考察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选择完全符合其性别角色的人数百分比,对于这部分被试我们定义为“具有明确的性别类型活动的儿童”。详细数据见表2

表2中的数值是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选择完全符合其性别角色的人数百分比,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不同任务随着年龄发展有不同的发展趋势,3岁儿童还没有明确的玩具偏好,但是20%的3岁儿童已经表现出明确的玩伴偏好,半数左右的4、5岁儿童表现出明确的玩具偏好和明确玩伴偏好,6岁儿童完全表现出明确的玩具偏好,但只有66.7%的6岁儿童表现出明确的玩伴偏好。比率的差异性检验表明,在6岁阶段,玩具偏好的人数百分比显著高于玩伴偏好(z=3.236,p﹤0.01),说明在性别类型活动的内部,玩具偏好和玩伴偏好发展也不同步。

3.2 学前儿童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的相关

不同年龄儿童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的相关,结果如表3所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相对的来说,在3岁阶段,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最密切,到6岁时,已经是负相关了。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相关程度不断降低。

3.3 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与性别恒常性各个水平的关系

从表4可以发现,各种性别类型活动与性别恒常性的关系的不同。控制年龄因素,计算性别恒常性各个水平与两种性别类型活动的偏相关,从表4的结果看到性别认同与两种性别类型活动的偏相关都显著(p﹤0.01,p﹤0.05),性别稳定性与玩具偏好的偏相关显著(p﹤0.001),性别一致性与两种性别类型活动的偏相关都不显著。

3.4 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与性别恒常性关系的性别差异

从表5可以看出,在玩伴偏好与性别认同和性别稳定性的关系上,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性别认同与玩伴偏好、性别稳定性与玩伴偏好的偏相关显著,男孩的不显著。

4 讨论

4.1 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发展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的性别类型活动也有明显的年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玩具选择和玩伴选择的性别偏好在加强。在本实验条件下,6岁儿童性别类型活动基本与自己的性别一致。但性别类型活动还存在个体内部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儿童在两类性别类型活动的发展上有先有后,而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从表2看到在3、4岁组,儿童的玩伴偏好发展占优势,到5、6岁组,儿童的玩具偏好占优势,可能是因为在3、4岁的阶段,儿童的他人性别认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范珍桃、方富熹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岁,有50%的儿童不能识别他人的性别,这些儿童在选择男孩或女孩作为自己的好朋友时,猜测几率会更大,如:男孩选择男孩的照片,有可能他会认为照片上的男孩是一个女孩,他虽然选对了,但并没有玩伴偏好。

4.2 学前儿童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年龄阶段,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相关不显著;在3——6岁阶段,性别类型活动和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都有显著的年龄趋势,但他们发展的进程不同步,范珍桃、方富熹的研究表明,6岁的儿童还没有完全获得性别恒常性,但在本研究中96.7%的6岁儿童已经表现出明确的玩具偏好,66.7%已经表现出了明确的玩伴偏好,6岁儿童性别类型活动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发展早于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可能的原因是性别类型活动是性别角色的行为表现,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更大,社会要求男孩、女孩有各自不同的性别活动,这也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儿童很早就开始接受这种教育,在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很早就发展了性别类型活动,而性别恒常性是性别认知的核心概念,性别恒常性的发展更多的受认知结构发展的制约,即使受到同样的教育,认知结构还没有发展成熟,也不可能获得完全成熟的性别恒常性的能力,性别恒常性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一研究结果不支持Kohlberg(1966)认为“性别恒常性是性别类型活动的必要条件,儿童只有在获得性别恒常性之后,才表现出性别类型行为”的观点。

研究结果还发现,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随着年龄增长,相关程度在不断的降低,在6岁时呈现负相关。整个发展的趋势也说明,在3、4岁阶段,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更密切,5、6岁阶段,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不存在相关。在3、4岁阶段,这时的性别恒常性水平处在性别认同阶段,6岁阶段处于性别一致性水平,这一结果也说明,性别认同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更密切,性别一致性与性别类型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4.3 性别恒常性各个水平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

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各个水平与性别类型活动存在不同的关系,性别认同与两种性别类型活动关系都相关,性别稳定性与玩具偏好相关,性别一致性与两种性别类型活动的相关不显著。这一结果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当与性别一致的玩具或玩伴和与性别不一致的玩具或玩伴同时呈现在儿童面前时,儿童为了能够安全的玩,只要他们有一点点理解性别,他们就会避免与自己性别不一致的選择(如:我是一个女孩,这是男孩的玩具),避免社会规范的的责难。

4.4 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及其与性别恒常性关系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还发现,儿童性别类型活动存在性别差异,男孩玩具选择得分高于女孩,而在玩伴偏好上的得分上,女孩高于男孩。性别恒常性各个水平与玩伴偏好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与玩伴偏好存在显著偏相关,而男孩的偏相关不显著。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Smetana 和Letomnea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孩的性别类型活动与性别恒常性的关系更密切。这可能与中国的文化影响有关,中国文化强调男女有别,对女孩交友限制更多,而男孩在社会中是一个强势的群体,家长对于男孩的活动往往很少给与限制。这导致女孩倾向于选择同性作为他们的玩伴,而男孩选择女孩做玩伴的比率高一些。在玩具的选择上,男孩的性别偏好比女孩更显著一些,是因为在社会环境中,对男孩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男孩玩女孩的玩具可能受到更多的批评,而女孩玩男孩的玩具也许不会得到批评,这就导致男孩的玩具偏好比女孩更显著。

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以及与性别恒常性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说明性别类型活动不仅受性别恒常性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文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有不同的发展进程。在我国的现阶段,社会上出现一些不适当的性别类型行为,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从家庭、社会、学校、文化等多方面给儿童正面的影响,让儿童形成正确性别类型行为,促进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

5 小结

(1)学前儿童性别类型活动的不同任务随着年龄发展有不同的发展趋势,3岁儿童还没有明确的玩具偏好,但是20%的3岁儿童已经表现出明确的玩伴偏好,半数左右的4、5岁儿童表现出明确的玩具偏好和玩伴偏好,6岁儿童完全表现出明确的玩具偏好,但只有63.3%的6岁儿童表现出明确的玩伴偏好;而性别类型活动也有性别差异,男孩玩具选择表现出更多的性别偏好,女孩的玩伴选择表现出更多的玩伴偏好。

(2)学前儿童各个年龄阶段,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不相关;性别恒常性的各个水平与性别类型活动的关系不同,性别认同与两种性别类型活动的都存在相关,性别稳定性只与玩具偏好存在相关,性别一致性与性别类型活动不存在相关。在性别恒常性与性别类型活动关系上,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关系更密切。

[参考文献]

[1]范珍桃,方富熹.学前儿童性别恒常性发展[J].心理学报,2006,1:63-69.

[2]范珍桃,方富熹.儿童性别恒常性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4,1:45-51.

[3]刘青青,刘杰.幼儿性别恒常性发展的实验研究[J].教育观察,2019,34:8-11.

[4]孙崇勇,张文霞,李淑莲等.学前儿童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发展状况[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4:96-100.

[5]王璐 成人性别角色期待与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相关性分析——以贵阳市两所幼儿园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2016年5月.

[6]胡晓雅 儿童视角下的大班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研究——以贵阳市A幼儿园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 2019 年5月.

[7] 沈杰.幼儿的性别恒常性及其性别偏好发展研究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J] 2016,6:100-106.

(作者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