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长征对我军红色基因的塑造功能

2020-09-02刘君

世纪桥 2020年2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红色基因

刘君

摘 要:红色基因是党和军队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核心理念,既保持相对稳定的价值内核,又有着不断拓展的外延指向。长征作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对我军红色基因的形成与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长征对我军红色基因的塑造功能,对于当前抓好红色基因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红军长征 ;长征精神 ; 红色基因

中图分类号 D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2-022-04

“人民军队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民军队建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而成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传统”[1],既是我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军精神气质和文化品质的升华凝练,还是支撑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新时代创建世界一流军队的传家法宝和精神动力,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无穷的价值力量。在强军实践的伟大征程中,我军红色基因蕴含的传统作风和气质品质,集中体现为听党指挥的根本原则、矢志不渝的精神信仰、服务人民的宗旨作风、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严格严明的钢铁纪律、敢打必胜的血性豪情等方面。长征作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对我军红色基因的形成与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铸就了听党指挥的根本原则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军治军的根本原则,一直以来我党都非常重视。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南昌起义之后。南昌起义后,党就致力于解决对军队的领导问题,经过三湾改编,明确中国工农红军(以下简称“红军”)必须无条件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在古田会议上又进一步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本质所在。长征过程中,“张国焘自恃人众枪多,个人野心大膨胀,企图夺取党和红军的最高指挥权,并且明目张胆地成立‘第二中央,分裂党和红军”[2](P.493)。

中央政治局沙窝会议及时作出《中共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政治形势和任务的决议》,强调“中国工农红军是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唯一的绝对领导之下生长与发展起来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工农红军,就没有苏维埃革命运动”[3](P.277),指出“一、四方面军都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部分,都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所领导的”[3](P.280),都要“加强红军党的领导,使政治委员制度更加确立,加强红军中党的组织及政治部的工作,把政治工作的重心深入到连队与支部中去”[3](P.281),要让所有指战员能了解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所有人要树立信心,要像一个人一样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开展工作,同一切动摇、反对分子做斗争。古田会议详细阐述了党对军队领导的详细内容,并要求会后要将会议内容进行传达。三军大会师之后,党中央作出了相关决议要求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红军的各个部队也表示要拥护党的中央权威,坚决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可以说,长征塑造和强化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使红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有了根本政治保证,成为永不动摇的坚定信仰和精神支柱。

二、坚定了矢志不渝的精神信仰

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在革命战争时期不断的发展壮大,关键是人民军队有革命理想,有革命信仰,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民军队的理想追求,并在这一理想信念的支撑之下敢于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在红军诞生的最初阶段,红军主要来源于广大农民,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党中央及时作出决策,将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领导军队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农民的广泛教育,让农民深刻的认识到红军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红军奋斗的目标。特别是在长征时期,红军经历了千难万苦,但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精神力量感召党领导的红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红军总政治部在《关于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指示》中指出,“目前的战斗环境及紧张的战斗活动,要求全体指战员、政治人员有最大的坚定性,胜利的信心,铁一般的团结”[3](P.139),各级政治部门必须“最高限度地提高我们的政治工作,不仅在胜利的情况之下,能更加提高士气,而且要在困难的条件之下团结红色战士,不灰心,不丧气,坚定的为着我们光荣的任务,为着中国的工农解放而斗争到底”[3](P.141)。红军各个部队也以各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理想信念教育,有的部队通过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提振战士士气,有的部队通过报纸宣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的部队通过上政治课形式让广大红军战士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教育的开展,让广大指战员能够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内化于思想深处,外化于行动之上,使之坚信党的事业必胜。通过卓有成效的理念信念教育,红军将士树立了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并在各种艰难困苦中经受了反复磨练,成为矢志不渝、一心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红军才成为一支打不垮、拖不散、难不倒的钢铁劲旅。邓小平同志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2](P495)。

三、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宗旨作风

在建立早期,红军就按照党的群众路线要求,与人民群众建立了鱼水相依、血肉相联的军民关系,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壮大了革命力量。在长征中,红军没有丢掉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与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帮助,“红军总政治部命令,要加强部队中关于苏维埃政策与群众工作的教育,保证部队与群众的正确关系,“沒收军阀官僚地主豪绅的一切财产,除了红军必须品外,尽量的发给群众”[3](P.26);要搞好宣传与纪律检查,“对于不能教育的破坏纪律的坏分子,应给以处罚,甚至在群众中公审枪决”[3](P.83),这充分说明红军最高政治机关坚决维护群众利益的明确态度和立场。此外,在长征途中,红军还十分注重处理好民族关系,这也是我党我军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为民服务的鲜活体现。1935年春夏之交,红一方面军即将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前夕,总政治部发布《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训令》,要求全体红军“绝对不准对少数民族群众有任何的骚扰;绝对的遵从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的风俗的习惯;严厉的反对轻视、鄙视少数民族的大汉族主义的愚蠢的偏见;动员全体战士向少数民族广大的宣传红军的主张,特别是民族自主和民族平等”[3](P.163)。

四、积淀了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

我党我军的奋斗历程,“赋予了人民军队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鲜明政治本色”[4]。红军长征中,不仅一直面对着敌人的“围剿”,而且长期面临基本物资保障的困难。纵观长征整个过程,历经两万五千里,纵跨14个省份,先是突破了国民党的层层堵截,又爬过了中间积雪的山峰,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在长征途中不仅要面临生存困难,还需要接连与国民党进行战斗,基本上都是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甚至会用草根、树皮来充饥。虽然如此艰苦,但是红军指战员始终心怀着革命理想信念,始终对革命胜利抱有信心,他们相互帮助,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在面临国民党围追堵截时敢于牺牲自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长征期间,红军始终紧密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艰苦环境中苦中作乐,进一步提升了广大指导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正是依靠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以苦作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能够克服一个个困难,一次次战胜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粉碎敌人一次次进攻,最终实现了红军的会师。正是依靠这种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出的精神,支撑着红军指战员去建立抗日的前沿阵地,中国革命才从失败中奋起,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五、锻造了严格严明的钢铁纪律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红军从一成立开始,就把革命的坚定性、政治的自觉性、纪律的严肃性结合起来,制定实施了严格严明的纪律。长征途中,毛泽东明确指出,“部队严整纪律,违者严处”[3](P.316)。红军官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做到听从指挥、不讲条件,执行命令完全彻底。首先,体现为严守政治纪律。长征时期红军所面临的情况是难以想象的,这一时期红军经历了一个充满艰辛和困苦的岁月,广大红军指战员始终遵循党的领导,始终将听党指挥作为最高政治纪律坚决贯彻下去,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始终听党的指挥,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作出的各项决议。这一时期红军非常注重军事路线,并将军令畅通作为首要保障,通过坚决贯彻中央的军事路线,使红军在面临国民党围追堵截时才能够层层突破。广大红军队伍始终保持严格的政治纪律,进一步增强了红军内部的团结。其次,体现为严守军事纪律。长征时期,红军所面临的自然环境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面对困难的复杂环境,广大指战员始终严守党的纪律,无论多么危急的情况都将执行纪律放在首位,锤炼了红军队伍铁一般的纪律,特别是高级指战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再次,体现为严守群众纪律。群众纪律既是红军性质宗旨的体现,又是红军军纪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时期始终将维护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彰显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在长征过程中经过了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但是红军广大指战员始终遵守民族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对于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严惩不贷,在广大人民心中树立起了良好形象。

六、锤炼了敢打必胜的血性豪情

“长征是走出来的,更是打出来的。没有红军将士的不怕牺牲、英勇善战,长征也不会取得胜利”[5],长征中的红军将士英勇无畏,藐视死亡和苦难,展现出强劲的生命活力和拼搏意志,并以“三个不相信”的血性豪情体现出了红军敢打必胜的决心。广大红军指战员不相信有不能战胜的困难,也不相信有不能完成的任务,更不相信有不可战胜的敌人。正是在这种血性豪情和精神斗志的鼓舞之下,广大指战员增强了战斗热情,在敌强我弱的现实背景之下,红军将士不畏辛苦,少睡觉,多赶路。虽然给养不足,兵力装备不足,但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和战斗热情,为战胜敌人提供了精神支柱。锤炼敢打必胜的血性豪情还体现在自觉牺牲、团结协作的战斗观念。为了配合红军长征,红七军团和红六军团做出了巨大牺牲,同时中央苏区的留守部队以及其他军团在军事行动上配合中央红军的转移也做出了巨大牺牲。这种牺牲是为了顾全大局,是为了保证中央红军的顺利转移,同时也体现了长征精神。锤炼敢打必胜的血性豪情还体现在重于求实、灵活多变的战斗智慧。中央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面临数十万的敌军围追堵截,为了完成战略转移任务,红军在毛泽东正确军事指挥思想下,执行了高度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特别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评估情况,处理好走与打、防御与进攻的各种关系,积极采取新战术新战法,将运动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面对各种突发情况都能够泰然处之,最终实现了长征胜利。

参考文献:

[1] 李琦.人民军隊红色基因传承机理探析[J].军队党的生活,2018(3).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红军长征史[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 杨玉领,杨青春.红色基因: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文化密码[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7(3).

[5] 张辰卉.浅析长征“红色基因”的传承与践行[J].防化学报,2016(8).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红色基因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浅谈长征精神在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
“红色基因”孕育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