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作用探究
2020-09-02余绍远
余绍远
摘要: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思品素养,有着非常巨大的推进作用。通过学习课外读物传达的精神和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思品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围绕课外阅读在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以及探究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德育;教育探究
一、課外阅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阅读课外读物的作用主要有两种(1)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于文章的写作方法、故事叙述流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个人品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对不同题材课外读物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加学生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从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德育中渗透策略
1、选定优秀课外读物
课外读物,相当于是小学课堂的延伸,对于课下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定期举行课外读物阅读活动或者是阅读比赛,通过学生对于比赛和活动的热情,从中帮护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意识。此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为学生推荐选定相应的优秀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课外读物当中的人物和故事,对自己进行反思,让课外读物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思想,引导和标榜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例如,老师发现班上某个学生因为没有写作业而撒谎说:“昨天写完了,今天走的着急忘记拿了”,事后根据老师了解到的情况是该学昨天玩游戏到很晚并没有写作业:“xxx今天,老师看了一本非常好的课外读物——《木偶奇遇记》,老师推荐给你看看,看完以后记得告诉老师你的读后感哦!”,学生通过对《木偶奇遇记》的阅读,发现了撒谎其实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第二天学生找到老师:“老师对不起,我昨天撒谎了,其实我并没有写作业”,老师:“知错能改就是好学生,下次记得不要再撒谎了”。
2、赋予经典读物内涵
一本好的课外读物,会让学生一生都受益无穷。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维度,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学生在对经典读物进行阅读的时候,老师可以适时地将品德理念和经典读物相融合,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良好品质的作用和内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观点记录下来,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树立正确思想行为意识。
例如,学生在自习课上阅读《三国志》和《水浒》时候,我会留给学生一些阅读作业:“相信大家对于这两本非常着迷吧?大家在阅读的过程记得留意当中关于社会背景的描写”,学生在阅读完《三国志》和《水浒》这两本书后,通过对书中社会背景和当下社会背景的比较,可以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为生活在当今社会而感到自豪,从精神层面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
3、组织线下阅读平台
善用课外读物,开展德育教学。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或者构建线下阅读平台,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把阅读课外读物当成一种自我修养和增长见识的主要途径。同时,组织学生去线下阅读平台进行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注意阅读方法,每阅读一本课外读物就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通过这些感悟的积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促进综合核心素养能力同步发展。
例如,每个周末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进行集体阅读。学校通过和当地的读书协会或者是线下阅读平台,提前做好沟通。到达图书馆之前,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大家到了xxx图书馆后,不要大声说话,避免影响他人阅读,不要破坏公共设备,大家都记住了没有?”,老师通过对规则的强调,同样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爱护公共设施”等新时代良好品德的含义。
4、开始生生深度互评
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不容易,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和互相鼓励。而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互相点评的方法,不仅被广大阅读爱好者所追捧,而且也是养成阅读习惯最为直接有效的一种方法。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上台分享最近阅读的课外读物以及观后感,然后由台下的同学进行点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课外读物的理解深度,又增长了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例如,小明上台分享了《小英雄雨来》:“这本书的主人公叫雨来,文章讲述了雨来凭借自己的聪明、勇敢抗击日本鬼子的故事,歌颂了雨来为新中国的建成无私奉献自己的精神。通过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不要碰到困难就退缩,要想办法克服困难,这样才能磨练我们的意志。”
通过小明的分享和感受,台下的学生也可以从小明的分享中,明白到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和理解,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课堂以外的知识,而且随着阅读量越来越大,还可以起到洗涤学生心灵的作用。虽然,课外阅读在小学德育中渗透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困难,但是,通过对渗透策略的不断探究,总会找到适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马丽,马云飞.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才智.2018(04).
[2]罗国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9(05).
[3]蒲国平.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