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探讨

2020-09-02颜杰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国有企业问题

颜杰

摘 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多数企业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行财务管理转型,全面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智慧共享下的业财融合。但由于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当前多数企业的业财融合程度尚无法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国有企业为出发点,探析了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业财融合;问题;对策

一、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必要性分析

(一)打破信息孤岛

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多数国有企业现行管理模式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如财务及业务等职能机构间的协作性较差,企业的财务及业务信息传递不及时,部门间的交流多以费用报销为主,财务机构对业务活动了解较少,财务机构人员对业务机构的业务开展参与度偏低,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实施业财融合,加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推动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实时交流与统一管理,不仅能打破信息孤岛的壁垒,避免数据失真,同时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数据信息,保证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二)加强内部管控、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国有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对国企各方面监管越来越严,对企业内控管理要求、数据真实性与及时性等要求也随之提高,此时企业加强业财融合,并借助业财融合加强内部管控,实现管控前移,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减少人为录入,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释放财务人员参与经营,创造企业价值,使得财务从价值守护转向价值创造。同时业财融合的实施也可使企业将数据转换为生产力,在业财数据高效整合中为企业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并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业财融合问题分析

(一)主数据口径不一致

当前国有企业的业财融合中,多数企业普遍存在主数据口径不一致现象,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企业业务及财务部门均建立了信息系统,但由于对系统需求不同,其信息系统存在差异。如用友、金蝶等公司以财务软件开发为主,易准公司主打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联想集团倾向于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而企业运行中各部门依据业务需求选择不同公司的不同信息系统,这使得各部门信息系统的主数据口径不同,业务与财务数据是割裂的,即主数据口径不一致,导致各部门上报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仅影响了部门间的沟通,同时也加大了企业业财融合难度。

(二)财务对核心业务缺乏全程管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商业环境发生较大改变,为适应时代需求,企业需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运营中的事前、事中监督及事后核算,并促进财务端与业务端的融合。但当前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停留在传统阶段,即担任企业价值守护责任,注重信息的事后反映与监督,提供的数据时效性较差,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层的运营管理需求,并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三)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信息化时代下,虽然多数国有企业引进了信息系统,但随着其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信息系统不断增加,流程也错综复杂,原有的信息系统已不堪重负。具体表现为:一是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均按需建设,缺乏对整体信息建设框架的总体规划,具体表现为信息系统覆盖在业务、核算等层面,针对管理层与决策层的信息系统较少,致使企业管理及战略支撑不足;二是业财融合需要各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但当前多数企业的子系统信息无法实现直接交换,致使重复录入现象严重,并产生数据不一致、查询困难等问题,且子系统缺乏主数据管理,多个数据库平台的维护使得信息管理的难度及复杂性较高,使得企业信息系统无法为领导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业务部门的业务分析、管理等工作的数据也缺乏完整性与真实性;三是部分子系统功能有待优化,如子公司对个人银企直接付款功能缺失,系统流程设置不科学,网络报销系统线上审批流程缺失,工作效率偏低;四是信息系统自动化、自动化建设不足,如业财一体化程度不足,数据传输效率低,多数系统不支持手机安装,OA等系统虽支持手机,但其设有用户数量限制,企业内仅有部分领导使用,普及程度低。

三、国有企业优化业财融合的对策

(一)统一主数据口径

针对上述企业业财融合中主数据口径不一致现象,新时期国有企业要进一步统一各部门的业务数据口径。具体管理中,企业需对各信息系统进行流程改造、接口对接,构建完整的信息传输过程,这一环节,信息中心部门要积极参与业财融合流程改造项目,配合系统开发商做好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对接工作,通过接口对接消除业务及财务系统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业财信息的集成。同时构建统一标准的数据库资源,如中转数据库,要求数据库内信息包含的字段统一标准化,并打通客商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力管理系统、销售系统、物资采购系统等,实现同一数据唯一来源,一点录入全程共享。

(二)实现财务管控前移

业财融合中企业还需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促进管控前移,实现财务对核心业务的全过程管控。具体实施中,企业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重构标准化的财务及业务管理流程,确保系统集成采集信息与传递信息,并将财务工作前置,使业务财务在基层提前介入业务,从源头指导和监督数据采集,以提高企业数据基础,确保信息质量,并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这样还可以实现业务与财务的信息融合,打通业财数据通道,同时企业要将财务部门作为多维数据中心,要求财务部门以提供多元化信息为目标,构建数据分类、筛选、加工机制,并科学建立企业数据分析模型,以充分发挥自身财务分析、数据转化功能,最终为管理层决策及业务部门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化时代中,国有企业还需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信息系统建设,重构财务信息化,实现企业高效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建设中,企业可实施“4+6”业财一体化管控模式,即实现会计核算中心、资金结算中心、项目财务管控中心、管理决策服务中心、主数据管控平台、预算控制平台、收款认领平台、集中化发票平台、集约化合同平台、移动商旅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具体财务共享系统建设中,企业需针对不同层级开设相应的信息系统,如决策层设立经营决策支持系统,管理层设预算管理、报表系统、绩效管理、内控风险管理等,核算层设立共享外延系统,税务系统,共享核心系统、核算系统、资金系统,业务层设立合同管理平台,供应链系统、资金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

如在财务共享建设中,H企业利用用友NC65提供从主数据、财务核算、应收应付、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合同管理、发票管理、网上报账、影像管理、移动应用等全部业务整体解决方案;利用用友NC65各业务模块通过参数或定制开发,实现松散连接或紧密耦合;通过流程驱动业务,减少人为干预,避免数据失真、前后不符的问题;通过业务单据自动生成凭证,避免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当前H企业已打通了十四个系统,形成了业财集成的信息化系统,将影像系统、供应链系统、电商平台、人力系统、资金管理、税务管理及合同管理系统有效衔接,实现了多个系统间的数据推送与共享,门户系统的单点登录与消息集成,手机端轻应用的单店登录与消息集成。同时建立了多个管理平台,加强了业、财、资、税一体化建设,如主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人员、物料、会计科目、客商等数据的统一与规范化,财务共享管控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对企业付款申请、大额付款审批、付款计划、账户余额、以收定支及资金计划等的控制,集约化合同管控平台通过全合同过程管理规范了企业的业务活动,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多数国有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部分问题,如沟通口径不一致、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等,新时期,国有企业需结合自身业务活动,推动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并统一沟通口径、健全考核机制,以提高企业业财融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重构財务信息化,实现业财融合——钢铁企业财务信息化研讨会暨韶钢案例现场研讨会[J].冶金财会,2018,v.37;No.400(07):7-8.

[2]李雪莲.加强业财融合,优化财务管理水平[J].财会学习,2018,208(34):30+32.

[3]卫红.浅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业财融合[J].纳税,2019,13(11):164+167.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国有企业问题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