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0-09-02喻科

商业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新冠肺炎金融服务

喻科

[摘 要] 后疫情时代,金融行业要充分认识“六保”是“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就有收入,就会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守住“六保”这一底线,充分发挥金融行业“输血供氧”作用。益阳市应针对存在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质效放缓、有效信贷供给不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突出问题,通过创新服务工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更新基建内容,助力社会高质发展;加大信贷倾斜,助推产业转型发展;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等措施,进一步纾解市场主体受疫情影响造成的资金困难,为社会经济运行稳中求进保驾护航。

[关键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冠肺炎;湖南益阳

[中图分类号] F83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8-0169-02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稳增长压力不容低估。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纾解市场主体受疫情影响造成的资金困难。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金融“输血供氧”的作用充分显现,当前亟需阻断风险从实体经济到金融系统的“传染”途径,并应以此为契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现实基础

(一)经济运行质效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益阳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从2014年1204.6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792.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54.4%,比2018年提升24.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2540.42亿元,增长4.3%;实现利润101.07亿元,增长12.1%,其中九大主要行业实现利润88.2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7.3%。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益字头”上市企业达7家,数量仅次于长沙、岳阳和株洲,居全省第四。这些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保持稳步增长,涌现了“中国挂面第一股”“中国游艇第一股”“中国铝电解电容器第一股”等,“益阳板块”成为湖南省资本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金融资源供给不断丰富

全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13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2019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51.1亿元,比年初增加119.7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64.03亿元,比年初增加189.90亿元。存贷比为61.6%,比2018年上升6.3个百分点。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区县(市)全覆盖,开业至今累放贷款超60亿元。保险机构数量、从业人数保持稳定,资产规模显著扩大。2019年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6家,其中寿险21家,财产险15家。全年寿险和财产险保费收入共计74.53亿元,比2018年增长9.7%。经过多年发展,全市金融组织已由银行主导的单一银行类金融机构向地方性金融机构相补充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转变。

(三)金融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社会信用体系逐渐完善,已初步形成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信息系统、中介服务、宣传教育和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例如,工商系统开发的“金信工程”自上而下覆盖到了各工商所,人民银行的企业、个人征信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针对已发生的非法集资案件,主要以化解矛盾、挽回损失、维护大局稳定为目标,通过破产清算、债务重组和行政处置三种方式,有效地处置了非法集资案件。

二、突出问题

(一)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一方面,经济水平落后。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自给水平、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产业内部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差。例如,三一重工给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提供15亿元的配件订单,仅仅只有四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承接产能不过3亿元。另一方面,发展支柱不强。市场主体培育不够,2019年上半年,全市“四上企业”申报新增35家,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比增速排名第一的邵阳市少141家,总量全省排名第十位。

(二)经济发展质效放缓

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益阳经济发展速度逐年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2年GDP增长速度达到11.9%,但是从2015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进入“八”时代。2019年以来,受洞庭湖区水环境治理、国家防控金融风险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减少的影响,全市投资增速罕见连续8个月回落,低于全省增速2.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3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展质量偏低,GDP含金量不足。2018年益阳市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7.1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14个百分点,比最高的湘西州少12.69个百分点,全省排名垫底。

(三)有效信贷供给不足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矛盾突出,从2008年开始,益阳市银行贷款增长率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的有效信贷供给不足,经济与金融远未找到实现“双赢”的结合点。金融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支持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2019年益阳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64.03亿元,仅占全省贷款余额(42415.4亿元)的2.98%,存贷比61.63%,低于全省存贷比(80.55%)18.9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热衷于优质大客戶,信贷资金大量聚集于城市、大项目、大企业,而占GDP总量超过60%的县域经济,贷款余额只占贷款总额的四成多,比城区贷款低近10个百分点。

(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旺盛,但企业发展先天不足,无法提供抵押、质押物或因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导致不能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融资难、融资贵突出。不少企业反映,由于抵押物不足,很难得到贷款支持,而通过担保公司贷款成本在12%以上,难以负担,主要体现在融资渠道窄、金融产品少、融资成本高,新增贷款主要流向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2018年全市1.2万余家中小微企业,仅1900多家获取银行贷款,约占总户数的16%,且七成以上贷款额度不足,贷款缺口在300亿元以上。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服务工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主线部署条线各项重点工作,积极为后疫情时期企业复工复产做好全面的综合金融服务。积极组织网点员工运用微信、短信,特别是客户经理“云工作室”等数字化手段服务客户,着重开展“聊疫情重防控”“聊亲情重服务”“聊友情重活动”“聊行情重配置”系列线上活动,让客户足不出户也可享受建行的服务,做到金融服务和疫情防控有效协同。做好线上金融服务指导工作,指导客户线上进行预约开户、转账汇款等业务,客户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使客户能够“足不出户”办理相关业务。为防疫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快速为防疫业务开立结算账户,线上指导客户,来行一次办结;对于慈善捐助、党团工会费、学杂费收缴等业务首选网上或手机线上办理。

(二)更新基建内容,助力社会高质发展

相對于铁路、桥梁、房地产等“老基建”领域,以轻资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为特点的“新基建”着眼长远,具有战略意义。作为大型国有控股的金融机构,建行益阳分行进驻益阳时间早,资金实力雄厚,经营风格稳健。充分吸收传统基建的经验教训,明确发展重点和次序,不盲目硬上,防止造成无效投资,造成大量浪费。全力对接“新基建”融资需求,积极研究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等服务模式,适应“新基建”客户金融需求。力推以“建生态、搭场景、拓用户”为核心的数字化经营模式,加大对5G、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三)加大信贷倾斜,助推产业转型发展

产业兴,经济兴;产业强,益阳强。因此,推进产业发展、发展实体经济,是益阳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益阳将着力深入实施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产业项目建设“六个10”工程和园区建设“四百工程”等。作为金融机构,建行益阳分行可以与益阳市签订综合化降杠杆服务合作协议,精准服务益阳特色优势产业。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依托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资源,将保函、保理、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并购贷款等产品创新组合,开发适合益阳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方案,支持益阳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四)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小微实体经济发展,是银行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建行益阳分行要谋时势,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开展好金融服务“两进两促”活动,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金湘通作为省分行大力推广的创新金融产品,是全省拓展县域客户的重磅武器。益阳分行金湘通业务实现新增商户297户,累计拓展商户增至350户,累计完成率由2017年5月的全省靠后跃居2017年6月的全省第三名,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因此,益阳分行可以总结“金湘通+”的总思路,通过全面做大做深“金湘通”平台加快占领农村金融制高点的步伐,依托建行“新一代”系统平台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提升金融要素效率,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不断做出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井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建议[J].时代金融,2019(35).

[2]郭大勇.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江苏实践与思考[J].金融纵横,2019(8).

[3]郭新明.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J].中国金融,2019(7).

[4]罗艺婷.新时代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新探讨[J].时代金融,2018(20).

[5]徐云松.新时代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新金融,2018(4).

[责任编辑:王凤娟]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新冠肺炎金融服务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