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热点在高中政治课堂导入中的妙用

2020-09-02王勇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社会热点高中政治

王勇

摘   要: 高中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尚未完全确立,正处于关键阶段,需要通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社会热点与高中政治课程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在高中政治课堂导入中需要巧妙运用社会热点,强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为例,分析社会热点在高中政治课堂导入中的妙用。

关键词: 社会热点;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高中生不具备较强的甄别能力,一些人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帮助高中生培养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理论教学十分重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密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导入阶段,政治老师需要积极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跟学生一起分析热点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增强高中政治教学实际效果。

1.高中政治课堂导入社会热点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中没有办法提升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重视理论的高中政治教学,使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但是遇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能力,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晦涩难懂的哲学知识变得生动和形象,将枯燥乏味的政治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拉近政治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可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有效增强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效果。

1.1学生知识面得到拓宽,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素质教育推进速度不断加快,要求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导入社会热点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并在这些热点问题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还可以洞悉国内外社會发展状况,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拓展。且“生活与哲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材往往本质性地概述某些概念和原理,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难点和重点比较多,纯理论的学习,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导入,生动形象地讲解这些理论知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大大提高,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达到教学目的。

1.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目前,网络日趋普及,网络信息却良莠不齐,很多信息不利于青少年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充分发挥社会热点的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很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

1.3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得到培养。通过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全面理性思维得到增强,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更好地实践素质教育理念。

2.社会热点在高中政治课堂导入中的应用原则

2.1充分注重学生兴趣。

就现阶段来讲,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较弱,主要原因是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高中政治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学习起来十分枯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花费过多的时间讲解理论知识,没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这一原则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政治课堂导入教学环节,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形象生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导入可以算是一种情景设置,丰富高中政治课堂。为了发挥社会热点问题的优势,教师需要认真备课,合理甄别与筛选社会热点问题,保证选择的社会热点问题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热情的提高对增强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中学到一些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2坚持正确导向。

社会热点问题比较复杂,人们受价值观念、受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种情况下需要老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选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甄别,并在教学中保持正确的价值观。高中生不具备较强的分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时,教师需要将正确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客观、理性、正确地看待各种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3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根本目的并不是对这些社会热点进行讨论和分析,而是通过社会热点,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社会热点的引入,最终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因此,导入社会热点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目标,保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合理控制社会热点问题的讲解时间,过多、过少等都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教材知识,老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讲解一定要坚持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坚持思辨的思维模式,才能在遇到问题时合理地处理和解决。

2.4增强师生互动。

为了将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需要加强师生互动。“生活与哲学”具有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双方难度较大。教师需要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进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任务与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后,与教师交流。通过师生互动,不仅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师生的了解,在增强教学过程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理论知识。

3.社会热点在高中政治课堂导入中的应用策略——以“生活与哲学”为例

3.1社会热点书籍导入策略。

高中生非常喜欢电影、书籍等,我国很多优秀的电影、书籍中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念,能够被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因此,在“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高中生的需求和爱好特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将电影、书籍等引入进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书籍选择和推荐方面,老师的作用不能忽视,选取更多优秀的书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例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章节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促进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在课堂导入阶段内,可以引入学生比较喜欢的书籍《狼图腾》。首先将《狼图腾》这部书籍的主要内容大致讲述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狼被消灭后,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吗?对人类有什么影响?这本书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学生们结合书籍内容,充分认识到世界万物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深入理解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3.2社会热点事物导入策略。

进入新时期后,科学技术革新速度不断加快,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产物,如聊天工具“微信”、支付工具“支付宝”等,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且高中生接受和学习能力较强,是这些新兴科技产物的忠实用户。因此,在“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导入这些社会热点事物,以案例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章节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一论断,教师可以引入社会热点事物“微信红包”,辅助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在课堂导入阶段内,教师首先向学生们阐述微信红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过年时,人们吃饭聊天越来越少,都在用手机抢红包。微信红包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讨论。有人说,微信红包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还可以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有人说微信红包减少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间。你觉得微信红包的出现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在本种导入模式下,引入微信红包,调动学生们的探究欲望,继而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一理论知识。

3.3社会热点漫画导入策略。

漫画十分轻松和诙谐,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在“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中,如果能够将社会热点漫画引入进来,就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教师的讲解与指导,学生将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在漫画导入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多的漫画图片,否则漫画图片本身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难以对漫画深层启示进行探索和挖掘。选择的漫画不仅要紧密联系课程主题,而且要将最新的社会热点现象等反映出来。

例如,在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章节时,可以结合近些年的热点事件——反腐,导入相应的漫画。左边的漫画是一个官员,手中提着金钱和礼品,旁白写道:有钱最好啊。而右边的漫画则是这个官员处于监狱中,灰头土脸地说道:还是有自由最好啊。通过这幅简单的漫画,引导学生分析究竟“有钱好”还是“自由好”?什么才是官员的选择标准呢?然后适时引入课程内容,课堂中增加适当的讨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有所提高,当然也会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4.结语

高中政治課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以往教学模式下,教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没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导致课程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提高。现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只有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实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积极革新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导入阶段合理引入社会热点,利用各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和珍.巧用时政妙趣横生——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4(10):123-124.

[2]赵立辉.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7,4(12):55-56.

[3]李秀轻.在社会热点引导下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2017,5(13):99-101.

[4]韦慕蓉.网络热点资源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8,4(11):32-34.

[5]程侠.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7,5(19):244-245.

猜你喜欢

生活与哲学社会热点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教材辅文的特征、功效及运用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学生的“难”,老师的“解”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