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

2020-09-02王网珍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王网珍

【摘 要】 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应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除了使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掌握必要的字词释义外,还需要培养其独特的语文视野和感受力,能准确把握文章脉络和中心思想,这对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普说明文相对来说更具条理性、逻辑性,研究说明性文章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从平衡语言实用性和文学艺术性的关系入手,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科普文、说明文都是带有趣味文学性并用于说明事理的文章,能丰富小学生对于科学、生活、医药、地质等众多领域的理解,培养学生广泛多样的探索兴趣。在学习说明文时,小学生容易忽视文章的结构和情感而直接得出科学结果,使得语文课变了味道,成了四不像的科普课堂。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改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学习科普说明文时学到方法、品出味道、练成思维。

一、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对比联想

小学生受具象思维的影响,阅读文章很难形成逻辑清晰的整体感知,顾头不顾尾、读完就忘的现象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学生自身也难以快速吸收课文里的有效知识,这种困境在严谨性、科学性和结构性更强的科普类说明文的学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教师需要抓住说明文的特点,从引人深思的题目入手,结合课文知识给学生以恰当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开拓思维的前提下始终围绕着文本中心进行阅读与分析,从而使学生对说明文的内容、构思、特性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例如《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教师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恐龙的认识,然后结合题目与文章内容提问:“为什么恐龙会飞向蓝天?大家能把天空和恐龙联想到一起吗?”这种询问与小学生对恐龙的固有认知存在强烈偏差,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疑问与联想,将注意力和好奇心迅速转移到对课文的阅读和探究之中,这时教师再根据题目进一步提出“飞向蓝天的依据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发现恐龙在天上飞的?”这类具体问题,学生目标明确地阅读文章,对“科学家的猜想、恐龙生存需要演变”等重点推理有更加清晰的印象,惊叹于有趣的题目中蕴藏的语言艺术、精细的推理猜想中饱含的科学精神和文章构思。题目是文章的心灵之窗,利用好说明文题目中的艺术,让学生愉悦纵览科普说明文的趣味天地。

二、列图表让学生厘清思路、掌握说明方法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说、童话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而篇幅较长、内容比较严谨的说明文则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抵触心理,难以清晰把握文章的知识要点,对文本的语文艺术性理解也不够深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图表法带领学生进行重点的知识归纳,快速厘清文章思路,并且在此基础上逐句分析其中的说明方法和写作技巧。图表比传统的讲授更加直观、清晰,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契合,使学生根据提示主动、快速、积极地阅读文章,提高对说明文的学习和分析能力。以《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为例,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现具有引导标题的表格,如“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科学家的猜想与探测、宇宙生存条件”这样三个纵向标题,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不仅完成了教师的表格任务,还在无形中养成了圈画重点、寻找关键句、厘清文章思路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表格完成对文章的整理之后,小组讨论“作者在写作这些说明时运用了哪些手法”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意见、取长补短,在总结完成之后进行统一汇报,教师再进行更加精确的指点和帮助,如文章采用“至少、一般、理论上说”是表示猜测、不确定性,让学生明白在语文中是怎样合理、准确地描述一种不确定事件的,在明确文章科普内容的基础上切实感受语言运用的魅力,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清晰的图表与逻辑严谨的说明文相结合,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生动直观,直达学生心灵。

三、训练学生概括讲述说明文的能力

语文是“读与说”浑然一体的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间接接触,而集体性的快速阅读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囫囵吞枣、怠于思考”的混水摸鱼心态,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中学到足够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一直是小学教师教学探讨的重点。在理顺说明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整理的时间,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或各小组中进行总体的概括性讲述,要求叙述清晰、有因有果、概括精练,产生直接的、紧张性的学习体验,更容易使学生对科普说明文的严谨叙述、说理构思产生深刻的印象,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蝙蝠和雷达》一课,涉及科学实验和发明原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蝙蝠与雷达发明之间的科学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语言、根据课本内容概括回答“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经验、发明雷达的过程”的问题。一开始可以允许学生翻阅课本概括,以精准、条理、逻辑为基本学习要求和目的,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脱离课本进行总结,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的科学思维和总结回顾能力。

小学说明文教学要点在于“精、准、趣、思”,通过扣关键字词让学生从语言魅力的角度分析文章的说理方法、内容的因果联系,只有不断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阅读技巧,才能使其源源不断从文章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形成稳定的阅读感受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问题引导和句段整合分析,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形成受益终身的科学精神和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