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建构活力语文课堂
2020-09-02张东英
张东英
【摘 要】 纵观当前语文教学,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随文练笔在单一、套路化的模式下逐渐失去其本来的作用。学生练笔兴趣不高、练笔目的背离,缺乏练笔环境,导致语文教学逐渐朝向高耗低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随文练笔;写作能力;策略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而随文练笔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教师教学模式的单一、枯燥,导致随文练笔的效果始终不高,这一教育现状值得教师深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开展随文练笔,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结合文本语言,促进正向迁移
随着语文教学的逐步改革,很多教师为了改善传统作文教学弊端,将随文练笔视作改善作文环境的“救命稻草”,甚至在每一节语文课的最后板块都会开展一次随文练笔。但是,这种随文练笔,流于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我认为,开展随文练笔必须从文本的具体语境入手,可以将文本作为参考摹本进行仿照练习,也可以对模板进行创新化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运用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伯牙鼓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原文中“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一段文字优美、语言洗练的片段进行深入教学。《伯牙鼓琴》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教师如果要开展随文练笔,不妨试着引导学生从文言文中并未提及的部分切入。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象当钟子期听到俞伯牙的琴声时会有怎样的联想?心头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除了巍峨的高山、洋洋的江河,他还能想到什么呢?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想象是基于文章脉络、故事情节走向以及人物的性格形象,绝非脱离文本的胡思乱想,更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
二、结合故事情境,提升读写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急于开展随文练笔,却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开展随文练笔的前提条件是选准着力点。何为着力点?即最佳的练笔切入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是最佳的随文练笔素材,但是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色,自然练笔的地方也不同。如有的文章语言优美,因此练笔侧重于句式模仿;有的文章结构富有特色,因此练笔侧重于训练结构。只有把握练笔着力点,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例如,在教學《桥》这篇课文时,由于本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而这一单元的导语是“读小说,关注人物、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因此,在开展随文练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这一特殊的写作技巧,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这篇小说的独特写作手法,并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定在此处。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出发,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象征性的事物,同时将事物与一些人物的个性品质相结合,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进行随文练笔。比如,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认为,通过这样的随文练笔,学生的写作技巧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对文本的把握也会走向深刻。
三、强化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是当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所谓个性化表达,指的是学生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真实的观念、感想、心得以及体会,是一种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语文表达,极具个性化色彩。这种个性化表达,在某种意义上,是学生的生命个体对内在情感的特殊观照。即使阅读同样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由于性格、心理发展、成长背景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与感受。因此,教师需要从情感的层面引导学生,让学生写出心声。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的发挥想象,如果你能遇到盘古,你会对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说些什么呢?比如,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盘古,虽然我和你从未谋面,但是我想你是真实存在的。你用自己的身躯化作大地的山川河流,用自己的努力将天地混沌分开。你是如此厉害的一个神,我很佩服你!”还有的学生写道:“盘古,我真的很羡慕你,不知道混沌初开时的天地是怎样的,我只知道,你的四肢百骸化作了这世间的万物。当你看到这盛世,我想你肯定会很高兴自己当初的选择。谢谢你盘古,给了我们如此广阔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真实表达了自己对盘古的赞颂之情,取得了随文练笔应有的效果。
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还需要给学生一个充分表达自我情感的空间。随文练笔,要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真心实意,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随文练笔”最大的优势是结合并促进阅读与写作,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途径。教师要深入研究文本内容、语言、意境、语境,让随文练笔从迁移开始、用想象前行、将情感作为纽带,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治国.巧用网络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20(07):111-112.
[2]陈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践行策略浅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