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社交短视频媒体德育功能的开发研究

2020-09-02池梦瑶徐千惠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德育

池梦瑶 徐千惠

摘   要: 目前社交短视频媒体已成为年轻人黏性高且具相当影响力的社交平台,其中涉及大量短视频德育资源。如何利用这些媒体,对年轻学生施加恰当教育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视频传播特点看,社交短视频媒体德育视频作为学习资源,关键在于“召唤结构”,即教育属性隐含于娱乐属性乃至社交属性当中。社交短视频资源作为德育的意义载体,学习过程就是“召唤结构”启动“召唤”的过程,实质就是学习者诠释并再创造伦理意义的过程。

关键词: 社交短视频媒体;德育;学习资源开发;召唤结构

一体化育人体系的构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由于手机的使用已经远远超越通讯功能,成为学生生活、学习最核心的基本平台,因此是“三全育人”一体化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众多手机APP中,社交短视频媒体在学生群里,使用黏性高、影响范围广,对于网络德育具有重要潜在意义。本文试图对社交短视频媒体的德育功能开发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社交短视频媒体德育功能开发的现实基础

(一)社交短视频媒体具有高黏性特点

当前,国内社交短视频媒体主要有抖音、快手、美拍、秒拍等,其中抖音和快手是使用量最多的社交短视频媒体。根据企鹅智库数据,截至2018年3月,社交短视频月活跃量已超过1.2亿人次,快手超过2.3亿人次;两者打开频率平均13.5天/每人月;年轻用户偏多,75.5%为24岁以下;用户学历大专及以上者达67.8%;43.6%的用户认为这些短视频有趣,认为很酷很潮者28.2%;57%的用户关注社交短视频上“有意思”普通人,53.3%关注有才艺“达人”;UGC(User-Generated Content)为内容主要来源,59%的用户发视频的动机为记录生活[1]。从上述数据可知,社交短视频媒体已成为24岁以下年轻人黏性高且具相当影响力的社交平台。娱乐性和社交性是社交短视频媒体的重要特色。如何整合娱乐和社交属性,适应新一代年轻学生特点,开发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德育资源,有助于改变德育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

(二)社交短视频媒体具有丰富德育资源

社交短视频媒体的视频多为十几秒短视频。根据企鹅智库数据,社交短视频、快手用户“最喜欢题材”(用户选择占比达35%以上者)主要有搞笑、技能展示、日常生活、教程、歌舞表演等[1],这些题材视频都涉及德育内容。以社交短视频为例,截至2019年4月20日,在“话题”栏目搜索,标签“传统文化”视频共7.3亿次播放量;“传统美德”17.7万以上;“正能量”416亿以上;“传统伦理”则无。同样以这些关键词搜索,在“视频”栏目中选取代表性视频共79个。所谓代表性指内容直接体现或宣贯德育价值观。

从主题看,这些视频主要涉及德育知识,占24.05%;“孝敬长辈”占22.78%,“传统礼仪”16.46%,“互帮互助”13.92%。可见,互帮互助、传统礼仪、孝敬长辈等主题是当前社会有关传统伦理之关注重点。我们以点赞数作为衡量關注度的参考指标,发现不同主题社会关注度有所区别。在点赞数超100万的视频中,互帮互助主题关注度最高,占50%;其次,见义勇为25%,孝敬长辈16.67%。另外,转发和评论(简称“转评”)是社交短视频平台社交学习的主要途径,转评数对于衡量社交学习影响力有重要参考价值。在转评数破万的视频中,传统伦理知识占33.33%,且全部位列转评数前5;可见社交学习影响力最大,其次为传统礼仪,占16.67%;互帮互助25%;孝敬长辈7.69%。

二、社交短视频媒体德育内容的开发

从上述资源现状看,尽管存在文本展示,但大部分视频资源试图通过场景、动作、故事表达一定传统伦理价值及意义,并通过朋友圈转发,推动传统伦理学习的扩散。由此可见,社交短视频媒体的教育属性隐含于娱乐属性,乃至社交属性当中。换言之,教育属性以娱乐属性、社交属性为载体。学习组织者通过娱乐属性导入,吸引学生参与,完成伦理价值的挖掘、再创造,帮助形成传统伦理价值认同,从而彰显教育属性。短视频学习资源是教育属性、娱乐属性、社交属性三者结合从而形成的召唤结构。“召唤结构”这一概念,是由接受美学奠基人之一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的,指文本具有召唤读者阅读之结构机制,表现为文本中“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以召唤读者创作能动性,进行意义生产[2](34-40)。核心特征是文本意义的不确定和学习者再创造性。本文借用召唤结构概念,意指短视频德育资源本身伦理意义具有不确定性及通过娱乐属性、社交属性“召唤”学习者参与、还原传统伦理价值意义的机制。所谓“召唤”指的是吸引学习者参与并进行伦理价值意义再创造的过程。召唤结构教育属性通过娱乐属性、社交属性的“召唤”过程予以彰显。传统伦理学习资源的开发只有丰富召唤结构,提高召唤能力,才能更好地彰显教育属性,提升学生参与度。

(一)召唤结构内容因素

社交短视频德育资源内容召唤结构有以下要素:

其一,现实因素。社交短视频媒体资源其召唤结构通过个体对视频价值意义的再创造实现。现实因素是召唤结构的逻辑前提,是个体学习视频资源时进行德育价值意义再创造的基本载体。具体而言,所谓现实因素是指适应于当代社会伦理关系,仍具现实性,即具有规范意义的德育价值内容。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伦理价值涉及中国古人社会生活之各方面。其中“忠君”“三纲五常”等内容已不能直接照搬至当代社会。现实因素主要基于以下方面:其一,所涉及之伦理关系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如“孝”所涉及父母与子女之伦理关系等。其二,其伦理价值与当今社会之主流价值相融洽,并获广泛认同,如“孝”“义”等在当今社会仍然被广泛认可。总之,现实因素是社交短视频媒体资源教育属性得以彰显的内容基础,现实性是一切内容开发的基本原则。

其二,生活因素。生活因素主要为激发个体进入内容召唤结构,并对德育价值意义进行再创造的经验载体,主要指来自日常生活且搭载德育价值的素材,可以是故事、人物、场景等。生活因素的选材,无论故事、人物、场景均应搭载德育价值,要么是其直接体现,要么是其反面,要么这些素材反映生活中的德育价值冲突。通过价值冲突反映德育价值,更能激发受众兴趣,引发参与伦理价值意义的再创造。

其三,情感因素。情感因素主要为激发个体投入德育价值的学习过程并进行再创造的情感载体,主要指搭载德育价值,且能引起学习者共鸣之情感内容。通过情感共鸣,激发对德育观念之认同。情感因素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内容:一方面,需设计情感诉求点,如《合力抬车》视频通过二十多市民合力抬车的画面,塑造一种众志成城、齐心合力的情感诉求点,形成強烈感染力。另一方面,需通过视频制作手法营造强烈的情感氛围。如《合力抬车》通过配音等技法,渲染众人齐心协力的氛围,使受众深受感染。

通过现实因素、生活因素和情感因素的选择和开发,塑造内容召唤结构,为吸引学习者进入德育价值意义的再创造提供可能。

(二)召唤结构表达因素

社交短视频有关视频资源与文本资源很大不同在于召唤结构表达因素更能吸引学习者参与和再创造,具体而言有以下因素:

其一,情境因素。在社交视频学习资源中,情境是传统伦理价值的声像语言。通过该语言的表达,吸引学习者沉浸其中,投射其经历等。形式主要为场景、背景音乐、行为动作等。情境因素的创设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方面需选取涉及传统伦理价值之典型场景,需设计特色鲜明之背景音乐,另一方面需将抽象传统伦理价值规范转变为具体行为规则。同样以“孝”为例,即将“孝”之当代伦理意义通过典型场景及行为要求体现出来。

其二,情节因素。情节是吸引学习者参与伦理意义再创造的叙事语言,形式主要为各种叙事手法。叙事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所指为通过口头或书面话语,展现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的陈述;本文为第二层含义,所指为真实或虚构事件之间连贯、反衬、重复等不同的关系[3](6)。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因素:一是时间范畴,包括顺序、时距、频率等;二是语式范畴,包括话语叙事、事件叙事、聚焦、投影等;三是语态范畴,包括叙述主体、叙述时间、叙述层、转喻等[3](7)。这些因素的不同搭配,可以创造不同的叙事语言风格,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但社交短视频传统伦理视频之叙事与文本有所不同,各种要素之搭配须关注以下基本要求:一是社交短视频一般较短,因而情节更紧凑。二是叙事手法要注重制造“意外”,即将熟悉事件陌生化,吸引受众主动参与等。

总之,召唤结构的表达因素通过各种语言促使激发代入感,吸引学习者参与其中,并促成德育价值意义的再创造。学习资源召唤结构各因素内在关系具体见下图:

三、社交短视频媒体的德育过程

社交短视频平台中有关德育资源既可用于非正式自主道德学习中,又可用于学校思政课堂教学中。不管哪一种学习方式,这些学习资源作为召唤结构,是德育价值的意义载体,学习过程就是学习者通过诠释并再创造伦理意义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德育之重点并不仅仅在于道德认知,而在于形成有关德育价值的道德认同及意义的再创造,并由此促使道德行为向善之改变。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认同再到行为改变,教学目标主要如下:其一,强化道德认同。道德认同涉及伦理价值的个体合理化,即个体的道德经验能否支持所涉及的道德价值,并与之建立有效联系,能否依据所涉及的道德价值生成个体伦理意义。社交短视频通过有关德育故事情节或音乐的展示和渲染,通过受众代入感的生成,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并由此形成对德育价值的认同。其二,激发道德实践。社交短视频平台有关德育视频对于学习者而言,除伦理知识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对某些融入德育价值之故事、行为、场景的展示、渲染,树立道德榜样,激发道德情感,由此激发道德实践。一是针对学习者先前已习得,却未行动之传统伦理道德行为,会激发其动机,强化其道德行动[4](68)。二是针对符合德育价值的榜样行为,通过展示和渲染,强化学习者对价值意义的内在认同,并激发学习者相似行为的发生。还使学习者注意到这些道德行为发生的环境,激发受众在类似情境中的类似行为。如观看《众人合力抬车》的短视频后有可能激发学习者碰到类似车祸现场的救人行为等。三是当学习者看到他人从事危险或被禁活动遭不利后果后,对自己有所约束,激发抑制效应。

(二)学习方法

实现道德认同、激发道德实践等教学目标,需有相应学习方法予以支持,具体如下:

其一,观察法。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学习理论。依据班杜拉学习理论,在社会生活当中,人可以在没有明确指导情境下,依靠观察进行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习得认知技能和新行为模式[4](65)。这里所谓他人主要指代表性的人物或者事例,即榜样。在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视、电影及各种可视媒介已经兴起,极大拓展了人们可接触榜样的范围[4](94)。在移动互联网崛起的今天,学习者可以通过对来自各地素材之社交短视频所呈现的故事、人物、场景进行观察,发掘视频所表达的伦理关系、伦理行为及传统伦理价值,为进一步阐释打下认知基础。

其二,阐释法。

传统伦理价值的学习不能止于道德知识而习得,还需进入意义领域,途径就是理解。所谓理解,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就是将新知识或经验与知识结构中固有知识或经验建立联系,所谓意义就是这种联系。从阐释学角度看,按照伽达默尔观点,理解不是心灵之间的神秘交流,而是一种对共同意义的分有[5](374)。也就是说,在传统伦理视频资源的学习过程中,个体通过理解,进入作为学习对象的视频资源的意义领域,并就意义内容达成共识。对于学习者而言,要理解需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视域融合。任何个体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形成面对世界的独特“视域”,即“先见”。这种视域是进入其意义领域的窗口。同样,作为载体的视频学习资源,在被创造出来以后,形成自己的“潜在视域”。两种不同视域,只有通过经验相连接,寻找彼此一致性,促进相互交融,才能促进理解的一致性。二是意义的创造。在达成理解的一致性后,学习者进入视频之后,依据自己的经验,一方面寻找视频伦理意义,另一方面在原有伦理意义的基础上,根据个体经验,对其进行再创造,由此形成个体的意义。个体的意义对传统伦理对现实伦理关系及合理性进行有效阐释,甚至背负个体实施该伦理价值之情感动因,为个体伦理实践打下基础。

其三,社交法。

社交短视频资源其学习方法还应包括社交法。与传统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之主导不同,社交法其学习过程不是概念习得和行为转变,而是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互动、讨论,在共同认同基础上所进行的学习。社交短视频有关德育的社交学习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价值的分享。学习者基于对德育价值的认同,通过转发朋友圈、点评,分享共同价值,促进价值的空间扩散。二是意义的集体再创造。各自分享伦理价值,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各自的经验,推进德育价值的集体创造。

(三)教学过程

运用观察法、阐释法、社交法等学习方法开展具体的学习,教学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资源呈现(Presentation)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导入。学习组织者通过一定导引语言,引出相应视频资源,引导学习者进行观察。导入的关键在于将视频内容与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建立联系。二是观察。学习活动组织者要引导学习者理解召唤结构的表达语言及其含義,理解内容召唤结构的现实因素、生活因素和情感因素,尤其要把握社交短视频所涉及之现实伦理关系及价值取向。学习者通过进入视频召唤结构,形成注意,探寻视频所涉及之德育价值内容。这一阶段学习成效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所选择之视频召唤结构内容因素是否传达德育价值之意义,表达的召唤结构是否具有强烈的感召力等;二是于学习者能否与视频的生活因素、情感因素、现实因素建立起联系。

第二步:内容阐释(Interpretation)

这一阶段,学习组织者需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即视频通过故事情节或情感渲染,所传递的传统伦理价值到底是什么?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具有指导意义?这种伦理价值对于“我”而言意义何在?通过思考,将传统伦理价值转化为学习者个体知识经验,核心是形成个体道德意义再创造。这种再创造之道德意义能够将相关道德行为合理化,形成个体道德认同。

第三步:社交传播(Propagation)

这一阶段,学习组织者需要引导学习者利用线上和线下社交平台开展学习。线上主要通过以微信、QQ等各种社交媒介为核心的“朋友圈”,进行转发、点赞、评论、讨论。线下可以通过成立或依托学校一些传统文化社团,如礼仪社、汉服社等建立朋友圈,开展相关讨论活动。学习组织者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将对传统伦理价值意义的认同进行传播。

第四步:行为实践(Practice)

这一阶段,学习组织者还需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一些体现传统伦理价值取向的活动,如利用母亲节和教师节开展感恩父母或老师的活动等。还需要依托这些传统文化社团开展有关传统伦理价值的社交短视频设计比赛,等等。

四、结语

德育如何突破道德认知的局限,深入伦理意义领域,帮助学生建立起个体道德价值之正确意义体系,形成道德认同,关系道德教育成效。社交短视频资源将娱乐属性、社交属性和教育属性予以整合,形成召唤结构,对于吸引年轻学生参与视频资源学习,完成德育意义的个体再创造,具有重要的优势。这种优势在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腾讯新闻、企鹅智库,热潮下的杜文短视频:快手&社交短视频用户研究报告[EB/OL].[2018-4-20].[2019-7-2].http://tech.qq.com/a/20180409/002763.

[2]刘锐.微信谣言元文本的召唤结构、受众期待视野与辟谣策略[J].情报杂志,2016(12).

[3][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上)[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