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堂中的身份认同机制建设

2020-09-02庞朝阳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责任意识思政课

庞朝阳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推进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论述加强高校思政课堂中大学生身份认同机制建设,在实现思政课程育人的同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创新机制保障。

关键词: 身份认同;责任意识;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阐明了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对高校如何深化立德树人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思政课在高校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这对思政课的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身份认同机制融入高校思政课堂,通过不断深入挖掘思政课程育人价值,促使大学生在思政课堂中角色意识的建立,实现对责任意识正确认知,从而转化为在课堂中的理解与内化,坚定理想信念,并努力成为有责任心、有道德感、有担当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思政课中身份认同机制建设分析

身份认同顾名思义,是主体在所处环境中對自身角色的价值理念、观念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高度认知,主体这种认知自觉建立在与客体高度交互的基础上,体现了主体的价值认同。思政课堂中构建身份认同机制,形成教师与学生目标性的统一,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提升,在促使大学生与思政课堂交互的基础上形成认同自觉,在教与学之间形成责任认知,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

(一)实现主体角色理性自觉。

主体角色理性自觉是主体对自身角色认知的理性反馈,对于这种理性认知可以看成一种主客体间双向交互模式,单向被动地强加在两者间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反作用于主体。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从人的社会性揭示了人不单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与外界环境发生着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多方互动的基础上,其中要考虑身边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主体实现角色认知也是基于对角色的理性自觉,主体在重叠交错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分别赋予子女、学生、公民等身份,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责任担当与规范约束,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都在规范主体的身份辨识,不同角色的转化有赖于主体角色理性自觉。思政课堂中身份认同机制是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自觉,这种意识建立在课堂这一环境中,学生群体、教师在课堂中对教材内容的转换,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能够在行为的践行中端正自身角色,形成心理机制上的主体理性自觉,实现在思政课堂中认知的转变,对于强化课堂评价效果及课堂知识掌握都有整体提升。

(二)促使主体认知上升的转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同样在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对智力的划分中,其中包括理解、判断、联想在内的晶体智力也是不断增长的。可见,身份认同机制在主体认同上是逐渐上升的过程,而这种上升建立在主体对自身角色深入理解的转变,或者受外界不断良性熏陶的影响,在主体心理上会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入的变化。主体在寻求外界的积极认可或者对自身精神境界的不断追求,这是内部心理机制反复求证的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主体不断提升内心的积极诉求,微妙的改变会逐渐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并能构建起自身角色责任认知融入所处环境中。在构建思政课堂身份认同机制建设中,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是逐渐上升的,从起初对课程内容的陌生到逐渐从内心认可,需要课上课下不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种理解正是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需要从行为导向上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加深对认识的理解与内化,并逐步转化为自身价值的认同,真正做到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高校思政课堂中身份认同机制存在问题

(一)主客体身份意识模糊不清。

身份认同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身份建设主体与客观目标对象的矛盾,主体能否对客体有较为合理的反馈是检验主体成功与否的关键,特别是对客体精神实意的表达,以及意识、价值取向的融合都需要主体实现消融,这也是主体认同转化过程中的精神实质。身份认同机制中解决矛盾的关键是主体对自身身份意识的建立,主体身份意识反映了主体内在机制的高度自觉,是主体对自身所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及自身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等,反映了主体在自身价值认同上是存在区别的。这种区别可以是自身固有的价值观,也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当然这种区别的建构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

在高校思政课堂中,一些学生主体意识模糊,不能在课堂中与所学内容及教师形成感同身受的交流互动,并影响课程内容的推进。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纵深发展,不少学生对快餐文化的依赖要多于对主流文化的认识,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刷手机等现象,对课程内容没有兴趣,对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思考,在课堂中不能建立起身份意识,只是把课程当成学分制下的一般课程,至于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敷衍完成,导致学科知识与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冲突。

(二)主体责任意识不到位。

主客体身份意识模糊必然导致主体责任意识的缺失,责任意识是主体对自身角色认知的合理表达,也是在与外界交互的基础上所建立的。责任意识的建构必然存在对自身角色认知的冲突,之后逐渐形成角色的批判认同,建构责任意识。“责任是相对的、情境性的,没有具体的语境抽象的讨论责任没有多大的意义”[3](9-13)。责任在建构的过程中必然会综合环体因素的考量,大学生如果对自身责任意识没有正确的认知,对自身所处环境没有清醒认识,必然导致本体对角色意识的模糊。

在思政课堂中,部分大学生自身缺失责任意识,在日常思政课中对课程重视度不够。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不能完成内容的学习,对实践教学不能良好地参与互动。在角色中,不能积极与课堂形成内在的转化。从长远来看,则是缺乏对自身价值理念的设计,构不成大学生的正确角色理解。

(三)教师缺乏目标性引导。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对思政教师做了详细的规定,从职责与要求到保障与管理等内容作了系统性规定,突出了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其间反映出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不断完善,以及思政教师素质的综合提升,可以看出教师身份和责任的双向提升,但是在大学生主体责任意识和身份意识建构方面缺乏建设,以及教师在发挥主导性方面缺乏主动积极性。

一些思政课教师,忽视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不能在课堂中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思政教学中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尤其是案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这能很好地抓住学生关注的重心。但是,课程内容的“精神核心”未能实质把握,尤其对课程中指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缺乏较强的因势利导,导致学生内驱力不足。

三、高校思政课堂中身份认同机制建构路径

(一)积极构筑主体身份意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加强主体身份意识建设,实现主体角色认知的不断上升,在实践中增进对认识的深入理解,在课程中注重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构架,通过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实现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上建立同一性。在主体身份认识的理解中,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结合大学生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因势利导,不断增强角色意识,并将自身角色定位融入环境中,从而更好地担当角色责任与使命。

思政课从授课内容来说不是宽泛的理论宣传教育,而是在注重对课本内容进行重点教育的同时关注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涉及国内外政治、道德评价、法律判例、教育改革等内容,都是思政课教材的重要补充。理论来源于现实并服务于现实,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可以积极培养大学生主体的身份意识,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从而实现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紧密结合。思政课要重点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贯彻党中央的精神思想,增强国家认同感,并将国家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二)强化主体责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过程,其中自我实现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反映的是主体高度的责任意识,这是一种自身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需要积极培养,在自身及实践中能够实现主体责任的转化,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建立,要注重在课堂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创新教学方法、方法,达到目的。课堂理论结合实践形式很多,例如开展辩论赛形式对道德进行辩论,增进对道德的认知;在法治章节可以通过模拟法庭,做到遵法守法知法用法;组织党团知识竞赛,增进对党史的了解和对党的了解;红色文化情景剧大赛,增进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等等。通过开展寓教于学的形式,既可以增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又可以增进大學生对社会责任感新的认知。在娱乐化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大学生对自身角色的“移情”,在不同角色中强化责任意识,实现身份认同的积极转化。

(三)创新教师教育方式,重视目标性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性,不仅是深化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而且是帮助大学生在学习中建立目标导向的重要环节,积极性、创造性、创新性的有效发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挥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治理念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正确认识,对中共党史,国家历史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并辨证看待国家发展与个人角色的辩证关系等,考验着思政课老师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培养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同。

创新教师教育方式,加强对大学生主体性引导,这是促使思政课教育“活起来”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注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结合课堂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学校与社会结合,实现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共同合力,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识的共同提升。同时,发挥在创造性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在充分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启发性思考、创新性引导,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得失观,将大学生身份与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紧密连接,从单一的受教育者转变为社会责任主体、国家复兴使命的担当者。

大学生是青春奋斗的一代,也是立志报国正当时的一代,大学生必须对身份角色有清醒认知。加强思政课堂中大学生身份认同机制建设,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国家意识,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构筑大学生对自身价值正确的认知,从而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叶浩生,杨文登.责任的二重性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心理学的视野[J].心理学探新,2008(03).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责任意识思政课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