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工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9-02王慧丽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工成本问题对策

王慧丽

摘 要:改革企业人工成本的先决条件在于劳动力成本管理,而劳动力成本管理的优化与企业管理层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管理层就仿佛是企业的领头羊,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强,那么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和成本管控水平就高,反之亦然。同时制定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准则会增强企业总体管控水平,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们的国内企业不仅要面对同行之间的竞争,还要与外来品牌竞争,竞争压力巨大,因此在管理模式上也要求做到高效率和高质量,而传统的决策制度,已经跟不上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求变,求新,不断更新企业的管理模式,因此,探讨企业内人工成本管理现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其对应的解决措施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关键词:企业;人工成本;问题;对策

一、人工成本管理的意义

人工成本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部分,决定着企业内人事变动的去留选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吸引、保留和集约化都需要劳动力成本的支撑。就业和工资水平构成劳动成本的总水平。企业成本管理无非是固定成本和人力成本构成,而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商品与商品间的竞争,属于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而成本费用和人工费用的竞争又决定着价格成本,人工成本的高低基本上就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指标。人工成本越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越少,其成本的优势就能大大提高。加强人工成本管控是当下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工成本观念和理念落后

很长一段时间,企业管理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的劳动成本管理的概念,认为劳动力成本只包括总工资和社会保障管理,但是对劳动力成本管理却存在较大的疏漏。管理理念落后,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性不能被管理者认可。首先,一些企业不了解现代企业成本管理,而且还认为利益是最重要的成本,缺乏基本的成本效益意识。有些人认为成本管理就是要尽量削减开支,所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尽量节约成本和资金,甚至舍本求末,导致企业原有的水准下降,员工对企业失去信任感,这样做,虽然企业可以获得短暂的利益,但是导致企业员工对公司产生不信赖感,这如同杀鸡取卵,而不是站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此外,企业员工成本控制理念落后,大多数人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自己的工作无关,不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没有成本管理意识,无法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导致成本管理实施起来很艰难。

(二)人工成本管控缺乏弹性

因为对工资有刚性需求,所以对劳动力成本也有刚性需求。国有企业的竞争性不强,没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所以部分人员没有上进心,而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工资增减体制和人员筛选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促使劳动力成本控制缺乏其应有的弹性,过于一板一眼,不能灵活地根据现实状况来处理问题。部分企业虽然对于人工成本管理控制有所重视,也真的试图去实施和建立标准化的成本管理系统,但是实际实施的时候,却因为各种环境因素和人员因素,导致人工成本管理控制执行力度不够,员工参与性不强,绩效考核的激励性不强。企业人员的个人竞争力将决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如果企业成员的个人竞争力不强,那么,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就没有强大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三)人工成本管理缺乏健全的机制

企业内部的福利设施不统一,人工管理制度落后,人工成本管理机制和效益不挂钩,难以有效的发挥人工成本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企业人工管理内部管理混乱,很多企业在进行人工成本的管理过程中都会因为成本过高,而采取简单粗暴的裁员或者降薪方式来挽回成本。还有个别经营者是根据自身的意愿管理企业的,管理方式上没有明显的制度性,时常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劳动力成本控制程序落后,控制要素分散,管控体系的建设缺乏严格规定,个别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现代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所需的先进决策程序和制度,有时候发布的决策甚至是不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各部门比较侧重的是员工的工资待遇和社保,而非在公司运转过程中流掉的一些环节成本,单纯地扣减员工工资,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还会削弱了内控管理的整体效益,甚至会导致人员流失,徒增雇佣成本。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划分,考核依据模糊,量化措施未实施,内控风险反复,问题长期存在。

(四)人工成本统计监测体系不完善

财务部门管理专项费用的人员缺位,专款专用意识浅薄,预算绩效管理不规范。岗位职责不到位。没有做好预算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人工预算绩效的主观随意性太强。财务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合作不协调,没有有效的建立标准的绩效指标,而且绩效指标的约束力太弱。绩效体系不健全。财政支出存在交叉重复和分散的现象,业务支出和业务项目之间往往不匹配,财务列支繁杂,给统计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缺乏有效的人工成本监测手段。

三、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人工成本弹性管理机制

企业劳动力成本管理机制应该充分具备弹性管理的特征,应当根据人工成本的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采用动态视角对成本管理进行审视,通过管控人工成本的变化幅度、人均收入等因素来了解企业的各项物质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动态变化,从而做到科学合理地管控企业各个环节中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每个环节中的人工成本则是首要关注的。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改革人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人工成本总数目应该加入税前利润和业务收入两项,并以此为相关依据,对企业内部某些环节进行开源节流,并且制定多种激励方式,鼓励员工积极工作。

(二)改进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

在大多数公司里,员工的工资是根据他们的表现水平来支付的。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企业应明确产权,提高企业的自我控制和收入分配能力,逐步实现工资账单的自我管理。企业只有在能够自主管理工资账单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绝大多数企业将工资增长限制在不超过企业利润和生产率增长的范围内。该比值的具体值检验了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功能。我国认为工资增长总额的比率应在0.75左右,但国有企业普遍在0.376左右,非公有制企业在0.6左右,远未达到0.75的值。

(三)完善企业人工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内管的核心措施是预算管理,具有促使企业管理功能量化的作用,能够结合公司个体情况,做出科学有效的人工成本预算方案,提供给各部分单位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持,企业管理层应该充分重视人工预算管理,建立有关体系,可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企业人工成本水平。制度设施应充分遵循科学化和人性化,严格监督编制各项预算的审批流程。在人工成本管理中,应当根据支出收入严格把控预算,保证每一分预算都要用在该用的地方,对于滥用预算的人要严惩不贷。同时要剖析管理体系的优劣之处,做一个经验总结。管理者应该定期抽查预算执行情况,避免预算管控不到位,流于表面形式。要比较今年和去年的预算情况,分析出今年和去年的预算差距,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仔细研究超预算支出的发生原因,将责任落实到位,这对于改进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企业内部管理改革中,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能够规范化和科学化企业收支的整改措施,能够约束各部门人员收入支出,增强风险意识管理。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景气,环境的不可抗力影响,企业可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不仅要面对来自外部影响,也要提高内部的风险意识,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过去的决策程序和制度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应该明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产权关系,加强企业自我控制和分配收入的能力。通过在人工成本管理过程中建立严明的预算和审批流程,要求财务部门严格控制预算,确保预算的执行,严格查处超支行为。

参考文献:

[1]王燕云.关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控环境建设的思考[J].纳税,2020,14(07):121-122.

[2]张焱.内控视角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操作风险研究[J].财会学习,2020(06):201-202.

猜你喜欢

人工成本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控制措施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人工成本管控用工总量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电力工程施工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