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园模式推动革命老区乡村经济振兴
2020-09-02郭璇刘思梦曾小红池诗柔
郭璇 刘思梦 曾小红 池诗柔
【摘 要】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乡村经济振兴也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乡村经济振兴不仅仅为贫困村民打开一扇通向小康生活之门,更是为祖国的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本文基于人们追崇“慢生活”的热潮,分析特色乡村旅游“生态茶园模式”能为革命老区修水县带来的经济收益,提出该模式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阐明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经济;革命老区;乡村旅游;生态茶园;可持续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07-0011-13
Ecological Tea Garden Model Promote Rural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in Old Revolutionary Areas -- A Case Study of Xinzhuang Village
GUO Xuan, LIU Simeng, ZENG Xiaohong, CHI Shirou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Abstract] Based on the upsurge of people chasing "slow life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that the" ecological tea garden model "of characteristic rural tourism can bring to Xiushui County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area,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is model, and clarifi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economy.
[Key words] rural economy; old revolutionary areas; rural tourism; ecological tea gard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实施生态茶园模式的目的
1.1 修水县整体及大椿乡的经济情况
2019年上半年修水县的生产总值为86.92亿元,同比增加8.8%,位居九江各区市GDP排行榜第五位,全年生产总值达到247亿元。修水县自1994年被定为贫困县,2020年脱贫攻坚,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中,修水县仍然是其中的一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同时出台各类扶贫政策。2019年政府投入扶贫资金13.32亿元,减贫6140户2321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5%。大椿乡新庄村是修水县的一个偏远村庄,当地农户主要依靠种植茶叶维持生计。自2017年起,新庄村脱下了贫困村的帽子,但仍有19户,42人未脱贫。据统计,大椿乡现有茶园面积13500亩,茶企业9家,茶农1500户,2018年茶叶产值约5000万元,茶叶产业已成为“一乡一品”农业特色产业,成为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富农产业。大椿乡的茶叶品质高且因茶多酚含量较多、污染小而成为全国无公害茶叶产业基地。新庄村主产双井绿,与宁红茶,金丝黄菊并称为“修水三绝”。此外,大椿乡物产资源丰富,曾是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目前还有尚待开发的13处自然景观,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1.2 具体的实施目的
1.2.1 推动脱贫攻坚战,助力修水县脱贫 茶叶产业一直作为修水县扶贫的主导产业,在脱贫攻坚战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茶园旅游模式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生态茶园旅游模式则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探索“以茶促进旅,以旅兴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助推脱贫攻坚。
1.2.2 为茶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提供新模式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基于无可比拟的自然优势,修水县将大力发展旅游业。茶叶产业作为修水县的主导产业发展,近年来茶叶产业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但增速不升反降。而生态茶园旅游模式将旅游产业与茶叶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为茶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提供新模式,带动茶叶产业持续发展,同时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契机。
1.2.3 加强人才引进和建设 修水县目前各大产业的发展都存在缺少专业型人才的问题,在茶叶产业发展中尤为明显。对生态茶园旅游模式的探索发展,不仅可以引进一批专业性人才,培训一批训练有素的服务型人员,同时还能加强当地居民的素质文化建设。
2 生态茶园模式的操作方法
2.1 “企业+品牌+基地+农户+合作社”模式
通过组建核心团队,导入新的种植模式,引导当地合作社及农户广泛参与,依托宁红茶的品牌形象,逐渐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宁红茶业务模式,进而形成产业联动的新型商业模式。
与修水县大椿乡新庄村当地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实行村户合作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1]的模式,鼓励农民以基地、土地入股分红。通过评估茶园面积和茶园产出价值确定股份;与贫困户自行组织的小合作社签订协议,企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对签订了合约的农户进行茶叶种植进行系统性的培训,结合农户自身种茶经验,依靠理论知识结合實践有效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依托茶科所的扶持政策形成种植标准、青叶收购标准,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并收购合作社的茶叶青叶。
通过与涉茶茶农、合作社以及经销商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培养企业的平台服务能力。通过有效联合茶农、合作社、仓储、运输、经销商等,打通宁红茶种植、生产、销售环节,逐渐形成宁红茶产供销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2.2 以茶文化为基础的生态茶园模式
在生态茶园改造过程中,选择适合茶园建设的具体元素内容,并融入时代化体系化要素和民俗文化元素。在改造成生态茶园的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协调融入,将文化与茶园进行深度整合[2]。
除一系列茶品之外,园区内还提供茶叶种植、采摘、制茶、冲泡等一站式体验性服务。利用天然的茶园优质环境和良好生态,让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感受最真实的茶叶、喝到最放心的茶品。顾客可以自主选择服务,主动权与选择权完全交由顾客,提升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
2.3 以茶文化开发为基础的主题体验园区模式
茶文化主题体验园区模式[3],是在在宁红茶业务的产供销一体化上,沿着产业链,继续开拓,发展茶园生态旅游业,构建民俗旅游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茶旅产业一体化。以茶产业为基础,形成茶生产、茶旅游和茶文化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体系[4]。
通过对生态茶园土地资源的整合和统一规划管理,打造高质量的宁红茶产业基地,辅之修水县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依托当地风土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和宁红茶叶文化,围绕茶旅一体模式打造以宁红茶为载体的主题茶园,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在主题园区内,提供多种多样的茶文化元素,将茶艺、茶道、茶三者充分结合在一起,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发挥生态茶园的综合功能,不断提升茶艺表演的文化艺术价值 [5]。
原生态的茶园环境辅之修水红色文化、宁红茶产业、娱乐休闲和商务会展等要素,打造多功能的茶叶综合体,将宁红茶发展成为一、二、三产相融合的产业,开启产业与商业融合的型商业模式。
2.4 以互联网基础的新型运作模式
依托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在全产业链实行新型运作模式。在种植上,对茶叶基地进行物联网建设,建立三大管理系统:专家咨询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茶叶安全溯源系统。专家咨询系统,提供专家咨询业务,主要解决茶农在茶树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环境管理系统主要对茶园水肥、茶园自然灾害、茶叶长势三类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溯源系统通过自动数据采集技术,选取产地、加工、包装、仓储四个环节还原宁红茶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在采购上,采用流程化作业、电子化作业,同时依托溯源系统,便利采购渠道和可视化采购流程。在仓储及物流上,将核心城市自有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配送相结合,提供更便捷的物流系统,能快速将产品运送到顾客手中。
3 生态茶园模式操作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资源及人力资源不充足
大椿乡80%的村民种植茶叶,茶田面积也近乎覆盖整个乡村,茶田的分布也相对固定。赵璟璐等在《探析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开发》一文中提到,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在农村是相对弱化的,大部分农民仍旧将土地视为生存之本,即便外出务工,转让土地的可能性也不高。而建立生态茶园需要大面积的茶田,同时需要将环境构造进行改变。如何获取足够大的茶田并进行改造将是生态茶园项目面临的一大难题。
修水县为贫困县,大椿乡新庄村为贫困村,村内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务工,留在村内的仅为中年以上的人群。生态茶园除去最基础的茶叶种植外,还将提供住宿、体验茶叶采摘,观赏茶艺表演等服务,其对工作人员的年龄和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想在大椿乡本地寻找合适的工作人员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3.2 品牌效应弱,市场份额低
从产品的角度出发,修水县的宁红茶曾经闻名世界,并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美誉,但其在各色茶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名气大不如往昔。茶饮爱好者在购买或体验生态茶园的产品时,不仅仅是满足自身饮茶的需求,还有佳节送礼之需,因此产品的知名度和多元化影响着销量和客流量。
从旅游的角度出发,修水县的旅游产业名气并不算高,提到江西旅游,人们脑海里最早蹦出来的则是江西婺源之类的名景区,很少有游客会想到名气不高的修水县旅游。在现如今网络极为发达的时代,大椿乡作为地方贫困乡,经济较为落后,乡村建设水平也不高,在旅游宣传上的投入自然是没有跟上,这样更是会加重落后风气和成为“网络难民”的可能。
4 生态茶园模式的应对措施
4.1 活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新模式,呼吁乡内年轻人“回巢”发展
在明白了农民们不愿意出售土地的心理后,为避免土地转让可能存在的纠纷风险,前文中提到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茶农既不需要交易土地,也可获得稳定的茶叶销售途径和收入,同时还将获得定期的股份分红。于生态茶园的运用是来说,这一模式可以避免与农户的土地纠纷,减少购买茶田和额外聘请茶农的支出,以获得稳定的茶叶供应源,可谓是双方得利,两全其美。
乡村经济跟不上导致村内年轻人集体外出务工,缺乏年轻生产力又加重了经济落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生态茶园的运行商应当加大人才保留手段,提高工作待遇,提供工作培训,只要乡村工作环境待遇上得去,年轻人自然是愿意回家建设家乡经济。
4.2 搭上网络顺风车,提高特色增名气
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有门槛低,更新快,渠道多的优点。对于宣传资金较为有限的乡村旅游来说是极其合适的。相同类似的产业很多,独具的特色可以迅速抓住人的眼球,提高宣传效果。
生态茶园运行模式多样,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群体,也能满足休闲,娱乐等多种需求,并且位于革命老区内,有其独特的亮点,非常適合现在的“网红”宣传。在宣传时可以侧重于在微信,微博以及短视频软件等新媒体中宣传,力求大的传播范围和精准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