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09-02袁尧清罗文静文红

商业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村寨民俗文化民族

袁尧清 罗文静 文红

[摘 要] 随着中国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民族村寨已成为国内旅游市场上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之一。通过对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苗寨旅游发展状况深入考察,发现其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原生态化环境退化、旅游形象和品牌主题不明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政府主导功能、坚持可持续传承发展理念、整合村寨旅游资源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村寨旅游;问题与对策;地笋苗寨

[中图分类号] F59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8-0097-02

一、前言

民族村寨大都有较好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遗产。随着中国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民族村寨已成为国内旅游市场上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之一,现已成为旅游学者们研究的主要热点。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数量从2003年开始快速增长,研究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省市,研究的重点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发展、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问题。罗永常(2003)认为民族村寨旅游者主要为了满足体验异质文化,追求淳朴洁净,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1],其旅游发展应当注重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吴媛姣、贾往拉(2017)深入分析了沙岜苗寨的旅游发展状况,认为民族村寨发展旅游应该拓展空间,保障水源、完善基础设施方能迎接迅猛发展的旅游业所需[2]。熊礼明、周丽洁(2019)认为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路径,它不仅能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也能促进其经济发展与就业[3]。孙云娟(2020)认为在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时应注重生态文化创新,并以恩施土家族吊脚楼村寨为例,深入论述了“体验+传承"的旅游模式的意义[4]。但是,目前我国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仍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原生态环境不断退化、缺乏品牌形象等诸多问题,从而制约了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苗寨旅游资源与发展问题

(一)地笋苗寨旅游资源概况

地笋苗寨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部的三锹乡境内,是靖州三锹歌鼟文化的重要展示基地,享有“中国生态多元民族歌曲原生化石”“深山瑰宝”“自然之声”的美誉。2009年,地笋苗寨被评为湖南省首批十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该苗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歌鼟发源地之一,以苗族歌鼟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玄寨庙式的苗族民居特色鲜明,历史文化保存完整,民俗文化传承完好,被称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族音乐活化石”的苗族歌鼟[5]。这里民族风情独特,至今仍保留了原始古朴的茶棚相亲、抢亲等习俗。寨内古井、花街、石路、古榨油工坊、古校遗址、山门、寨门、花桥、鼓楼、水车、凉亭,增加了苗寨神韵。周边的九龙山通普寺、中灵山寺、泉村的永来古碑等旅游资源,极大地拓展了其旅游发展空间。地笋苗寨林木茂盛,溪流纵横交错,堪称野生动植物生长的“王国”。2014年6月,高人气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第三期来到了地笋苗寨拍摄,引发了人们对地笋苗寨的广泛关注。进入寨内,山上所建的悬索塔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古井、花街、石路、古榨油工坊、古校遗址是历史古迹探索的重点。苗寨还陆续复建了山门、寨门、花桥、鼓楼、水车、凉亭,增加了苗寨神韵。这里不仅保留着靖州最古老和最后的苗寨,还有着苗族儿女的能歌善舞和热情奔放,保留着靖州苗族最原始淳朴的风俗习惯,

(二)地笋苗寨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地笋苗寨的主要旅游产品比较单一,主要包括迎新仪式体验、民族歌舞表演欣赏、寨容寨貌参观、農家乐体验、民族特色工艺品观赏与购买等。这里旅游产品重点不突出,与周边地域同质化严重,开发缺乏深度;旅游项目粗俗,舞台潮流感强,甚至一些民俗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变味特征。它还没有真正形成从观光到深度体验、考察、学习、休闲度假、康养保健等立体化旅游产品体系,旅游发展模式有待全面转型,旅游产品结构有待全面升级[5]。

2.原生态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随着旅游快速发展,地笋苗寨原生态化环境不断退化。由于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大批游客的涌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大量的游客把其部分景点土地踏实,造成土壤结构退化和不少树木的死亡。游客在山上攀爬,破坏了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的落叶层和腐蚀性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根裸露、草地脱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族特色的建筑逐渐减少,追求时尚的现代建筑日益增多,就连最具民族特色的吊脚楼也有部分逐渐失去原有的风格,慢慢受到现代建筑风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古寨木楼大都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久经风雨,大都呈现灰、黑色,木质干脆,干栏式木吊脚楼虽然陈旧但民族文化气息浓郁,如果这些特色消失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生命力就会衰竭。

3.宣传力度不足

市场的广泛认同与接受性决定旅游地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如何扩大客源市场、增强旅游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是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持续宣传是强化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记忆的主要途径,也是旅游产品品牌提升的主要路径。尽管地笋苗寨旅游产品本身具有较好的特色性和较强的吸引性,但是它毕竟开发较晚,至今还未较好地被外界所了解。几年前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节目在地笋苗寨拍摄,给地笋苗寨带来了不小的宣传力度,引起了国内外较多的旅游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也吸引了很大一部分旅游消费者,但由于后期宣传促销的针对性不强,导致火了一段时间后,旅游市场影响力逐渐减弱。

4.旅游形象和品牌主题不明确

旅游地形象是游客对旅游地一种感性的反映;旅游地品牌反映了游客对旅游地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旅游地形象与品牌影响力对游客的目的地选择,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生存与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尤其像地笋苗寨这种开发较晚的旅游地,要突破周边知名的同类旅游地强劲的旅游屏蔽,树立清晰的特色旅游形象,大力提升品牌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措施。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地笋苗寨形象地位比较模糊,主题没能得到较好的凸显,与湘西其他区旅游地具有一定的同质性,没有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这些极大地限制了地笋苗寨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苗寨旅游发展对策

(一)强化政府主导功能

政府的旅游发展管控行为往往具有较好的战略性与前瞻性,他们能从全局角度系统、长远谋划旅游地发展措施体系。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规划作用。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地笋苗寨旅游发展支持与指导力度,积极制定相应的制度与规范,提高民营企业的准入门槛,确保旅游产品打造的特色性与文化品味性,进而促进村寨旅游形象凸显与其品牌力的提升,促进村寨旅游的快速发展;发挥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科学构建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方案,增强地笋苗寨旅游对增加村民收入的积极作用;构建科学、有效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机制,增强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地方政府还必须制定完善的监管措施体系,有效制止地笋苗寨旅游发展中的犯罪分子和非法经济活动,维护其旅游安全与旅游市场的健康运行。地方政府应大力指导与监管地笋苗寨有效发展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在有效地保护与发展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原生态的旅游产品,确保地笋苗寨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可持续传承发展理念

民族村寨旅游的生命力在其特色的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原生态性。村寨民俗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在的自然环境作用的影响,其民俗文化又深深反作用于村寨自然环境演变的影响。因此民俗文化特色性的保持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多民俗文化具有可传承性,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坚持可持续传承发展理念,建立科学的传承机制。一方面,通过政府主导与激励,鼓励地笋苗寨有热情、有活力、有知识、有思想的年轻人自觉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承当中,同时不断创建适合民俗文化传承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氛围与情景,提高地笋苗寨传承与保护的灵动效应,尤其是让其稀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本源;另一方面,通过录播、多媒体、互联网、电子书等现代技术,使地笋苗寨民俗文化电子化与数字化,增强民俗文化保存的永久性与传播性。

(三)整合村寨旅游资源体系

提升地笋苗寨旅游发展的竞争力,需科学整合村寨旅游资源体系,进一步拓展其旅游空间,拉长其旅游产业链,提高其旅游附加值。一是进一步优化地笋苗寨旅游线路,提高旅游产品的整体性与吸引力。通过优化旅游线路,将村寨旅游资源较好地整合起来,使旅游产品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让旅游者既看到村落民宿民宅,又能看到自然田园;既能一饱眼福,又能融身于民俗体验,从而增加村寨旅游的吸附力。二是通过不断创新,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打造富有民族风情的文化旅游商品,拉长村寨文化旅游产业链;三是通过对当地具有附加值的农产品进行民俗特色化加工與包装,使之转化为旅游商品,并不断延伸上游和下游产业链,带动消费市场的扩大和发展,凸显旅游业的高附加值特征,形成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村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四)完善民族村寨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旅游者旅游可进入性、便捷性与愉悦性,它是旅游地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大多数民族村寨一样,地笋苗寨地处偏远,山高林立,由于经济长期落后,旅游发展较晚,其旅游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其旅游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要求,一方面地方政府加强统筹规划,逐步完善以地笋苗寨为中心的交通网络系统,使其内外交通顺利、便捷、快速、舒适;其次加快其配套服务设施改善,尤其是加快供水、供电、卫生、应急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餐饮、住宿、旅游购物、信息咨询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地笋苗寨基础设施的便利化、配套服务现代化,不断增强旅游竞争力,促进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永常.试论民族村寨旅游的特征与开发原则[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60-65.

[2]吴媛姣,贾往拉.民族村寨旅游的困境与对策——以岜沙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7(12):178-182.

[3]熊礼明,周丽洁.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19(6):75-79.

[4]孙云娟.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以恩施土家族吊脚楼村寨为例[J].社会科学家,2020(4):80-85.

[5]罗永常.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J].思想战线,2006,(4):40-45.

[责任编辑:史朴]

猜你喜欢

村寨民俗文化民族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MINORITY REPORT
锅巴粥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传承 民族 文化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