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
2020-09-02罗小媛
罗小媛
摘 要:内部控制制度是提升公共服务资源使用效益、约束公权力使用行为的基础,对规范事业单位资金收支、资产和预算管理起到了关键作用。分析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状况并探索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策略,有助于完善风险防控、监督考核、信息沟通等要素,持续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并保持其有效性。
关键词: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越来越大,资金流向、收支结构和公共服务产品的供应方式都日益复杂,无论是从管控风险、提高公共服务资源利用率的角度考虑,还是出于规范事业单位日常运营、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都有必要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首先,近年来政府在文化、科研等领域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放管服等改革政策的落实,事业单位在预算框架内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导致基建、采购和固定资产管理等环节的管理风险越来越大,亟需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和约束相关岗位和部门的履职行为;其次,政府投入到特定领域的各类资源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监控事业单位资产流动过程,客观反映和评价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产出,对于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要点及现状
(一)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础,决定了相关制度、流程和控制措施能否顺利执行。理想的内部控制环境要求事业单位全员具备良好的风险防控和成本效益意识,能够把本职工作与单位的预算管理目标、中远期发展战略联系起来。配合财务部门的资产清查、成本核算等工作,依据预算计划和内部控制制度参与风险识别,在执行具体工作任务的同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但大部分事业单位上下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知存在偏差,存在部门与岗位间职权分配不合理、业务流程不规范等现象,不利于预算、合同和资产管理等领域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此外,事业单位的财务、业务和固定资产管理等部门间也缺少日常沟通,导致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信息不准确,无法有效监督各岗位的履职行为。
(二)部门与岗位间的制衡机制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让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高效运转,而且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全面保障既定经济活动规划和预算管理目标的落实。只有优化单位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合理设计各部门与关键岗位的职权分配,让内部权力形成制衡关系,才能让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全面执行。但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依据相关要求理顺权责分配,财务、资产管理等部门存在违背岗位职能不相容原则的问题,无法形成制衡机制并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三)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建设
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安全、提升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是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目的,只有科学评估单位权力集中区域各项业务流程中潜藏的风险,才能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达到约束公权力、规范资金收支、保障预算计划执行、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目的[2]。但事业单位大多没有契合自身经济活动特点的风险评估标准,在监控预算计划、采购和建设合同执行时,缺乏风险评估依据,不利于保障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
(四)内部控制成效的评价及优化
在事业单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动态评估和监控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才能弥补不足并完善相应的控制措施。这要求事业单位有完备的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依靠内部审计、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客观评价预算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资源使用效益和成本,考核各部门与岗位的履职状况,进而对内部控制制度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优化措施。但内部审计制度不规范、绩效考核和奖罚机制不完善制约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体现为内部审计报告不客观、没有能够准确反映内部控制成效的考核标准,既无法及时洞察和修正管理体系的缺陷,也起不到约束事业单位内部各主体行为的作用。
三、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策略
(一)强化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针对当前单位上下风险防控和成本效益意识偏弱的问题,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结合所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经济活动特点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让下属各单位的管理者理解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要求,反思和改进在组织结构设计、人员职务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单位内部应强化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和政策的宣传,让所有员工都有参与内部控制活动的意识,为执行预算计划、强化内部信息沟通和构建风险防控机制创造条件。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为了在权力集中区域形成制衡机制、强化财务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应对照财政部等部门下达的相关文件和内部控制理论分析现行管理制度体系,探讨在权责分配、决策流程设计方面有无缺陷,尤其是涉及到固定资产购建、资金收支等事项审批、执行的部分,必须避免出现职权交叉,确保相关部门和岗位形成制衡关系;其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程,结合以往在资产、合同和预算管理等领域出现的问题,优化相关部门和关键岗位的职能,促使部门、人员之间能够就资产清查等工作形成有效协同,保障账实、账账、账物的一致性。
(三)构建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
鑒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形式多样化、内容复杂化的趋势,必须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构建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以便有效监控各项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因素,确保预算计划的顺利执行。首先,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业务流程和主要经济活动规律梳理风险源,并且根据其对单位日常事务和财务管理的影响大小、发生概率分类,进而制定相应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防控策略,以便动态监控所有风险源,并且在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其次,根据单位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需要,不断优化风险评估机制和防控策略,将新的风险源纳入监控范围并改进评估方法,以适应单位在基建、采购等项目管理中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保障资产安全和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产出率。
(四)完善监督考核体系
为了动态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并持续加以完善,事业单位首先要建立规范的内部审计制度,设置专门的机构和岗位,依据相关法规独立行使监督权[3]。而且按照内部控制需要扩大审计范围,强化对重要建设项目、采购计划的监督,起到防范财务管理违规行为和降低投资风险的作用;其次,事业单位应完善绩效考核标准体系和奖罚机制,把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定个人和部门业绩的重要指标,以强化预算计划的约束力。此外,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下属单位的监督检查,在审核预算计划、分析财务报告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实地调研,确保相关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
(五)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沟通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执行的基础,事业单位应在现有信息化管理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财务部门各岗位人员除了运用专业软件处理账务、编制预算,还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探索构建风险分析、成本核算模型,通过实时采集各方面的信息、汇总财务和业务数据,跟踪分析、评价预算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就支出超预算、资金使用违规等问题发出预警;其次,完善单位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建立资产管理、财务和业务部门系统间的通信联系,实现账务、实物管理信息的同步更新,为监控事业单位资产流动过程提供信息支持,达到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目的。
四、结束语
鉴于事业单位收支结构的复杂化和公共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必须对现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进行全面分析。针对权力集中区域制衡机制缺失、内部控制环境不佳等问题,依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相关政策的要求加以完善,优化业务流程并建立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强化内部审计和绩效考核机制的监督作用,逐步完善各项内部控制要素,形成运转流畅、具备自我调试和完善功能的内部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樊宇玲.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 全国流通经济, 2016, 000(009):106-107.
[2]马晓娟.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讨[J]. 时代经贸, 2020.
[3]刘凯.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若干条建议[J]. 财会学习, 2017(14):25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