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政课的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研究

2020-09-02杨佩昀赵春丽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杨佩昀 赵春丽

摘要:促进大学生抵制网络低俗、弘扬网络文明、促进高校网络教育科学化发展和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目前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面临着网络认知、网络心理、网络规范、网络法律四方面的问题。为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化发展,应从创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能力,丰富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进一步为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教育的开展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网络文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036-02

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大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为100%[1]。从统计报告可以看出,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主流群体,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十分频繁。为了保证互联网资源能够被大学生有效健康地利用,就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对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教育。

一、培育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意義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2]。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关系到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建立健全,关系到高校教育的科学化发展,关系到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

1.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全网络责任意识

在网络时代,由于把关人弱化和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大量的网络低俗信息层出不穷,如果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者的正确引导,大学生面对这些繁杂的网络形态会迷失方向。久而久之,大学生一旦受到无节制的网络道德行为影响,就必然会造成道德修养的流失和责任意识的淡化。因此,要有目的地培育大学生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提升对信息的辨识、使用和创新能力,积极地进行网络文明素养培育。

2.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3]。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网络文明素养,更要培养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真才实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理性看待网络舆论,从而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3.有助于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从国家整体网络意识形态来看,最直接影响国家网络文明发展的是大学生群体。积极培育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有助于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有助于推动国家网络文明建设,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面临的突出问题

网络文明素养主要是指网络认知素养、网络心理素养、网络规范素养、网络安全素养四个方面[4]。大学生既是网络高度认可的群体,也是最受网络影响的群体。目前,大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下:

1.自我网络认知意识较强,但思维意向存在偏差

当今,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集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为一体,具备较好的接受和学习能力,使大学生都具有相对较高的“网络认知意识”。网络虚拟世界不同于客观现实世界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对网络内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具备较高的网络认知能力。但是,管理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有时会忘记原定的学习计划,被网页中弹出的信息吸引,中断学习;或者对网络文明素养思维意向存在偏差,不仅对高校培育网络素养的课程只是表面接受,而且对于网络中的负面现象也是一知半解。

2.彰显良好的自我意识,但心理承受方面存在障碍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大学生渴望快速融入网络社会。面对包罗万象的网络形式,他们能自主选择网络资源,及时补充在学校课程学习中的缺漏,钻研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等,充分彰显了良好的自我意识。但是,部分大学生的生活全都围绕网络进行,认为网络社会比现实社会更简单,不敢直面生活,长时间地深陷网络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严重缺乏,对现实世界产生畏惧、紧张、抑郁、自卑等情绪。大学生一旦对网络世界也失去了新鲜感,就会产生性情孤僻、情感匮缺、情绪消沉等心理问题。

3.运用网络能力水平高,但道德规范意识薄弱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纳入学业质量标准”[5]。这对高校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转变网络道德教育观念,起到了宏观指导与微观引领作用。大学生的网络应用和驾驭能力逐步提升,但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意识不够强,会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无意识地变成坑蒙拐骗、拜金主义、道德沦丧的人。当前,大学生网络用语约束力弱化,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意识薄弱,给相关监管部门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4.网络参与热情高涨,但安全防范能力缺乏

伴随越来越多的网络新问题的出现,针对网络文明的法律法规制定速度滞后。部分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在网络空间中随意公开个人隐私,缺乏安全意识。有部分大学生在网络“朋友圈”中随意发布自己的定位、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或其他家庭信息。二是在网络空间过度消费,缺乏信息甄别和抵御能力。大学生对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电信诈骗等手段认知不足,导致陷入“高利贷”陷阱、造成财产损失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具体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规范使用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上将在不改变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文明素养的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成为培育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主战场。具体如下:其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抓住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层面内容,针对个人信息隐私权、网络信息传播、网络黑客等信息问题开展教学,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应抓住网络认知层面内容,面对网络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冲击,强化大学生对我国历史事件的认知,增强主动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提升爱国主义情感。其三,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应抓住网络心理层面内容,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大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应抓住网络认知层面内容,在面对颓废思想、色情暴力、反华反社会主义思想,以及面对“指导思想多元化”、消除“国家意识形态”的声音时,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切实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2.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文明素养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传道者,首先,需要具备网络信息认知能力。“教师通过教学科研活动,将认识、理解、整合、批判媒介的基本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具有对已获取的网络信息进行甄别、提炼出有价值的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需要具备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及时共享学习,创造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开展网络文明素养培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再次需要具备网络道德意识。教师应了解网络空间的规范与准则,在网络空间交流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网络道德规范。能够依照法律法规和依据主流意识形态处理网络空间的关系,做出判断。在网络空间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抵制网络空间中负面信息的影响,增强社会主义责任感。最后需要具备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动态掌握当前网络中学生的安全防范情况,积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他们的网络文明素养。针对网络上各种思潮的涌动,及时在课堂中纠正不良思想倾向,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文明实践活动

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需要有丰富的实践活动。高校拥有校内网络、校园微信公众号、校园微博和高校App等网络资源,这些都可以为培育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提供平台。第一,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充分利用智能手机软件技术,通过建立微信群、论坛等方式对甄别网络信息或应用网络技术知识进行交流,让大学生亲身参与,提高积极性,使思政课实现线下培育网络文明素养。第二,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网络平台。建立文明素养专题网站,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推出精品力作。创新网站内容的发布形式,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吸引大学生的注意。第三,开展心理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鼓励大学生克服各种不良的网络心理习惯。鼓励采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沟通交流,消除大學生面对教师交流时的紧张情绪,主动向思政课教师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倾诉烦恼,从而帮助大学生缓解焦虑的情绪、释放压力,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8-30)[2020-02-1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8/P020190830356787490958.ppd.

[2]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王昊.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提升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39-143.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

[6]余越.参与式文化下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育,2015(24):64-65.

责任编辑:景辰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发声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19VSZ035)。

[作者简介]杨佩昀,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政治与思想政治教育;赵春丽,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博士,研究方向:网络政治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