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现状与教育策略
2020-09-02文雁
[摘 要] 首先介绍了“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在人际交往虚拟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相关方面,总结了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以此简析“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思想现状,然后在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关方面,总结互联网时代对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进而在创新教育理念、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等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了“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策略。
[关 键 词] “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85-03
互联网浪潮席卷当今社会,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捷,职业院校学生也深受互联网影响。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极为广泛和普遍,不管是在生活交流还是在学习探究中,学生都十分青睐基于互联网的全新交流和学习方式,促使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发生了不小变化。毫无疑问,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而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极易受外界影响,互联网信息便成为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及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故而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是有好有坏。对“互联网+”时代的相关特点,需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现状和特点,以此来寻找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进而引导他们在互联网环境中树立科学政治思想和正确价值观念,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因此,基于互联网时代对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和教育策略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学生所接受的思想逐渐多样化,学生获得知识和消息的渠道也逐渐变多,互联网信息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进而外化成为学生的行为。在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十分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培养人才的需求
职业院校学生是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职业学校的学生肩负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国家发展的希望。落实相应的思想教育任务,基于新时期社会主义进行职业人才培养,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让我国社会深化改革的深入有足够的人才做基础,从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稳定推进提供保障。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职业院校学生处于学业及工作之间的过渡阶段,处于十分关键的成长时期。这些学生的思维十分敏捷,但是社会经验极为不足,在社会多元化思想和网络多样的信息冲击下,对于复杂的社会现象,很容易出现片面性和极端性的思想,经常缺乏正确的思维分辨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进行引导并展开教育,能够以科学、高效的方式促使学生构建健全的思想观念体系,从而将他们打造为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促使学生适应社会
落实思政教育工作,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这样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就业,才可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保持良好的思政素質,才可以适应社会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现状
互联网时代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形成了冲击,这也让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存在相关的特点,职业学校的学生思想现状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人际交往虚拟化
网络的一大特征在于虚拟性强,网络用户只能通过数字化的信息进行交流,各自都处于虚拟状态下,很难直接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符号往往成为网络交流的主要基础。这样的交往形式削弱了社会元素中社交因素的作用,致使人与人之间交往更加孤立和冷漠。当代职业院校学生赶上互联网发展热潮,大多成为网络社交的忠实用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真实生活中的社交状态,部分严重者在真实社交过程中存在思想行为虚拟化情况甚至会抵触真实的人际交往。
(二)价值取向多元化
互联网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信息的发散地和接收地,而职业院校学生在其中更多的是扮演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在各种信息的影响下,他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特征,这些价值取向中自然包含科学、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但也不能排除部分错误、有害思想,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多元的价值取向给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
(三)道德观念复杂
在多元价值观作用下,学生道德观念也十分复杂。在各种互联网信息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接受正确道德观念,同时也会受存在误导性的道德观念的影响,从而呈现出明显的道德多重判断标准,让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难度有所提升。
(四)学习思维非线性化
互联网的多元、开放、创新等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很多学生大量接触网络信息后逐渐形成兼具发散性与创造性的非线性化学习思维,这对他们创新创造、积极探索有着重要意义,不过这也对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弱化了思想教育人员的资格与话语权。还有就是互联网的存在弱化了职业学生思想教育内容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并且也转变了单方面和集中性的教学方式。
三、“互联网+”时代对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出现很大的变化,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下,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方式和内容也有相关变化,互联网时代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一)积极影响
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迅速的信息裂变让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娱乐和生活开辟出新的渠道。互联网是一个信息非常丰富的世界,其中的信息量极大,信息交流的速度极快,自由度很强,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和互联网相比,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前者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包含类型杂的信息,则能促使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角度看待问题。互联网还可以扩大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视野,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不同地区、国家和年龄的群体交流,提升自己的责任感。此外,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独立人格。在互联网时代,职业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找出有共同话题的朋友和需要的现象,其中的参与性特点也可以满足对特定角色的渴望,进而依靠网络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是从原本的中专学校发展来的。即便到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师资力量和校园文化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需要时间累积和政府对职业学校的持续支持。同时学生独立人格的培育是牵涉学生以后职业岗位的决定性因素,除非岗位有着不可替代性。通常情况之下,一个就业岗位有很多人都合适,职业院校学生在很多条件都不优于本科学生的情况下,除了加强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以外,还应该重视人格的培养,进而加强合作能力。社会快速发展,各种价值都在交流碰撞,一些学生人格不健全,对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认知不太清楚,遇到事情只顾及自己的利益,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些学生只是重视个人奋斗与发展,在自我价值实现与集体合作协调上不足。学生在互联网上“冲浪”时,在多样思想的冲撞之下,就会进行深入思考,进而调整自己的性格特点。而这些对于学校的思想教育而言有着一定程度的积极性影响。
(二)消极影响
网络信息的扩散和传播失控会导致社会信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对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必然有着一定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他们思想价值观念的误导性甚至错误性引导上。职业院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在复杂社会环境与拜金主义逐渐流行的情况下,国内外各个层次人群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职业学校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在全球化之下,对于价值观的影响广度和深度逐渐加强。所以,职业学校学生在受到网络世界道德相对主义影响下,这种主义和当前学校思想教育传递给学生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是相悖的,这也对学校思想教育形成了消极影响。网络交往让职业学校学生情感体验社会化与思维能力社会化的过程逐渐缓慢。若是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沉浸在网络世界中,机械性接受不同信息的刺激,则必定会导致学生概括性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被削弱,探索事物本质、寻求事物真理的动力会降低。这样会更容易重视事物感知能力,但却不重视理性思考能力的发展。此外,网络环境还会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对异质文化的批评。从现在的网络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国家正面临着多种异质文化的冲击,这些文化给职业院校传统的思想教育带去了很大的挑战。各种思想意识在网络上相互碰撞,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应该要适应当前信息交换特点的新教育形式,要充分使用网络创新并扩大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途径。
实际上,网络在促进各个民族文化交流的时候,也让国际社会之间不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习惯以及思想理念方面存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也让我国思想教育面临着一些异质文化和价值理念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形成消极影响,进而让职业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四、“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策略
(一)创新理念,结合“互联网+”开展教学
要想适应“互联网+”时代并改善学生思想教育现状,就需要创新理念,依靠互联网,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优势是为职业学校实施思想教育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实施思想教育,就需要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需求進行大致了解,其中要依靠互联网采集学生思政学习方面的信息。采集的信息需要包含日常网络用语、经常使用的在线方式以及思想状态等,并要对采集到的信息做全面解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结合与研究。只有这样才可以真实掌握和了解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实际需求,并且找到学生比较喜欢的教育方式,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方式,在学生基本需求上入手,才可以获取理想效果。职业学校需要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网络技术并且规范使用,帮助自己也帮助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以此优化职业学生的政治教育状况。其中还需要使用互联网来健全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信息的广博、多元、多样等优势,可以帮助学校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提升思想工作预见性,帮助职业学校从多个角度对思想教育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保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始终均与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利用互联网优化并完善思想教育内容,同时考虑学生身心特征、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以及时代特征、使用要求等,推动教育内涵深化以及层次提升。
互联网能够提供多渠道的教学,其中包含一些哲学文章和影像等,可以把网络中的正能量扩散到思想教育课堂中,从而加强思想教育内容的权威性。此外,职业院校还应当积极发展线上教育,将互联网优势与传统教育优势相结合,以更加符合学生需求而高效的方式构建全新的教育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教育和建设中,根据学生个体情况针对性地优化教育,显著提升教育水平,促使学生形成科学、健康、健全的思想价值观念。
(二)创设学生思想教育的“互联网+”环境
职业院校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互联网在现今社会中的重要性,脱离网络的现代社会必然无法正常运行,而网络技术在各方面的渗透已然是大势所趋。故而学校应当正确认知网络技术应用到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积极利用前者推动后者的创新与发展。由于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和探索已经较为深入,故而学校需要准确掌握学生受互联网影响的深度,同时从校园实际及网络两个层面出发,落实对学生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任务,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网络技术发展前景以及互联网舆论等因素,整合师资力量,致力于打造一套完善合理的思想教育体系,为互联网化的教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学校还应当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制度等,注重健全互联网设施,促使职业学校思想教育的网络化,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与和谐的交流分享空间。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想降低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师权威的消极影响,职业学校需要重视对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而提高教师的互联网影响力,让学生愿意接受教师引导和教育,提升教学权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能够担任思想工作的重任,要注重德育工作,注重自身学习与成长,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加强宣传和实践工作,打造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全新教育模式。这对教师自身综合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自身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及信息技术素养提出指标化标准,教师要以此为目标进行自我学习发展,跟上互联网发展脚步,在教学工作中做到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教师不但要积极了解和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操作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微博、微信等全新平台展现自身风采,与学生积极进行交流和互动,以敏锐的互联网意识和专业的思想政治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以合适的方式指导学生健全思想观念。
(四)建设两课教学,线上线下互动
做好线下实体教育工作,这是互联网教学平台发挥关键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创新与互动是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同时把握好这两点,教师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有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同时利用课后的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探究。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能够结合二者优势,既能利用线上教育在资源内容多、不受时空限制、实时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又能发挥传统线下教育在面对面互动、直接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以更易被当代学生接收的方式展开思想教育。
教师应当在学校建设的教育平台中上传教学资源,落实专题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在线教学、作业布置、任务通知、评价反馈等功能,指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进行学习探究。为了让网络平台发挥本身的作用,学校还应当对每位教师的任务进行明确划分,同时将学生作为线上平台的重要维护部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线上教育内容的上传与更新中,共同维护平台的稳定。此外,为了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建设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教育工作网络平台,可以使用微博、QQ和微信等软件做日常管理工作。
互联网背景下做好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思想存在交往虚拟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创新教育理念,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升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琳.“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36-37.
[2]蒋君毅.探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218-219.
[3]王春海,吴晓红,王敏.探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7(34):43.
[4]邓书基.“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智库时代,2018,144(28):256.
[5]姚新宇.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教师,2016(29):10-11.
[6]周雯.解读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8):148.
编辑 司 楠
作者简介:文雁(1965—),女,汉族,湖南醴陵市人,本科,副教授,就职于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