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藤编手工艺的传承与设计创新

2020-09-02李昊宇康富贵

设计 2020年14期
关键词:梅州手工艺工艺

李昊宇 康富贵

藤编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由于藤制品具有质量轻、柔软而有弹性,加工方便,材质生态亲肤,价格便宜等特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成为普通家庭使用家具的重要选择而兴盛一时,泽东和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也曾经使用过藤椅。梅州藤编手工艺属于岭南藤编之一,清代屈大钧在《广东新语》记载:“大抵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藤器者,十家有二。”

梅州藤编工艺由东南亚传入,早年盛极一时。《兴宁县志》记载:“县内竹编、草编、藤编业比较发达,已有200多年历史。尤其刁坊、下堡(即现水口镇)、叶塘、宁新等区乡,从业者众。下堡的藤椅……名扬县内外。”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曾经闻名一时的“藤椅之乡”——梅州,至今也逐渐凋敝。在全国范围来看,藤编工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部分,也是越来越少的青年人愿意参与到这个产业之中,工艺传承和发展的未来并不乐观。

汕头大学产品设计专业自2016年开始藤编手工艺研究,2017年正式将藤研究设定为课程《产品设计3》的课题,课题名为“藤的故事”。课程对接企业为东云藤器厂厂长刘东云,员工规模40-50人,是梅州最大的藤家具生产企业,日产量100-120件;员工平均年龄超过45岁,除了刘东云的儿子和儿媳妇意外,没有年龄少于40对的员工。该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松陂村,沿206国道,又名松林坝。

东云藤器厂的经营者是刘东云和妻子黄玩珍,结婚前,两家都是做藤编工艺的家族,靠着子承父业的家族体系不断传承的藤家具产业。清嘉庆年间,黄玩珍的祖辈到新加坡谋生,学会藤编工艺。清光绪年间,后辈黄炳垣从新加坡回来家乡,发展藤编业,代代相传,现已传6代,至民国年间,全村家家户户都会藤编工艺,松陂村成为藤编专业村。

东云藤器厂藤编工艺传承谱系:

2017年12月,依托《产品设计3》课程,我们带领27名汕头大学产品设计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到梅州东云藤器厂开展创新设计实践,为期7天。对藤材料特性,藤材料的加工工艺,藤编纹样、藤家具加工流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创新设计作品28件。2018年12月,19名同学在东云藤器厂完成21件作品。从2016年至今,汕头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已完成藤主题设计作品58件,所有作品都制作完成产品实物。(图1)

藤材料

藤材料的来源主要是从东南亚进口,进口过程中以海运为主。以梅州东云藤器厂的原料采购为例,藤材料从印度尼西亚转到马来西亚,然后走海运出口到广州,再从广州陆运到梅州东云藤器厂。集装箱(货柜)的尺寸决定了进口藤材料的长度,在国内,藤材料主要以6米、4米、3米三个长度进行流动。

进口材料全部经过粗加工,去掉枝叶,去皮或不去皮可选,如果不特定备注是需要带皮的藤材料,行业都默认是去皮。藤由于生长先后的缘由,藤材料两端直径不同,若是运用机器处理为同一直徑的藤材料,被称为“单嘴藤”。(图2)

经过对木、藤、竹三种同质性材料进行对比,我发现,藤产业也发展面临困难。

藤工艺与工具

藤材料作为木质材料,材料性能与木材和竹材有很多相似之处,以东云藤器厂的藤家具加工流程为例,主要包含18个工艺环节。

1.选材:根绝家具需要,选定藤材料。

2.尺寸标记:根绝家具结构需要,标记长度和尺寸。

3.t切割:根据需要截取适合的长度。

4.蒸汽加湿加温:将藤材料放置在蒸汽锅炉中,利用水蒸气增加藤材料的湿度和温度。以减轻折弯时的力量,便于施工,同时减少破损,降低浪费。

5.折弯:使用套筒等辅助工具,或徒手在工作台上折弯藤材料。

6.卡子定型:利用金属卡子或绳圈等将折弯的藤材料固定成型,防止在自然风干的过程中回弹、变形。

7.局部加热:根据产品需要的形态,用火枪等加热工具快速加热藤材料局部,使该部分软化,从而进行形态调整,保证流线的平整度。

8.t切割接口:将需要连接的两处斜切出较大斜面,斜切角在30度左右为宜。

9.胶黏:在需要连接的位置,将两端做斜切面,增加拼接面积,使用木质材料胶黏剂,胶黏剂可以充满拼接面空隙,不会出现裂缝。

10.固定:用钉子(气钉)固定接口。

11.打磨接口:去除接口的毛边和多余的胶黏剂,使接口平整

12.骨架拼装:将主要的家具估价用钉子或螺丝拼装起来。

13.晾晒:在自然状态下风干,排除多余水分,并保持基本形态。

14.编织:将需要的纹样用藤皮、藤芯编织。

15.火枪处理毛刺:用火枪烧掉藤材料表面破裂或翘起的细小纤维,可以有效减少手工打磨的工作量。

16.打磨:将藤材料打磨平整

17上漆:喷涂木质家具漆,隔绝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藤材料中。

18.漆面晾晒:等待漆面干燥。(图3)

工具:藤加工工艺的需要,决定了藤加工工具的特殊性,和使用方式的特殊性。

木扳手——手工艺工具

套筒——利用杠杆原理加长力臂,节省体力

金属卡子——定型一具有批量化的特征

木板模具——批量确定特殊形态

折弯工作台——由原型金属管焊接固定而成,穿孔金属板——可调控固定位置配合尺寸需要

弧形闸刀——切取弧面,以匹配柱形接口。(图4)

藤纹样

藤的编织纹样延续着线性柔性材料的编织方法。以涡卷纹、涡卷相对纹等利用细藤卷曲形成的纹样为重要特点创新成果:(图5)

传统工艺再现

在创新设计中,我们将传统藤材料工艺与创新设计理念结合,形成新的产品。(图6)

角几,主体与两侧藤编融为一体,疏密有致的编织孔,日照参差影,前后无门的设计,使得它更为轻盈透气。几面可放置香薰水杯等日常小物,下部可整齐收纳书本、收纳盒等规则的物品。产品的高度经过精心调整后,不仅仅能作为角几,同时还可以作为床头柜、边柜或换鞋凳使用,适应不同需求,50厘米的高度,坐感正合适,外形天然而成装饰,设计灵活又开放。(图7)

生活的改变

我们相信,粤东这片历史悠久且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关于传统I艺文化的真实故事,期望喜欢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各界人士可以共同交流和探讨,一起去找寻推广和发展粤东传统工艺文化的方法。

猜你喜欢

梅州手工艺工艺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梅州红十景”公布 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寸寸山河寸寸金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梅州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