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子厚:日本专家领进口业设计之门

2020-09-02谭子厚

设计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习班培训班工业

谭子厚,湖南大学设计院原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60年湖南大学毕业,此后从事教学和校内外的美术创作,76年起参予工业造型专业的创建,88年回到建筑设计院。在工业造型的11年里先后在北京、上海、郑州、江西和长沙等地开办学习班宣讲工业造型设计,并自编教材。又在全国各地调研我国工业设讨的現状并参部分产品设计。主要著作有工业设计造型基础平面构成、香港亚洲新建筑画集、世界酒店画集、谭子厚画集。

谭子厚老师回想当年,在参加了研究班之后,对工业设计有了比较明确的理解,知道工业设计是怎么回事了。研究班一开始就是解释工业设计是怎么回事,“永田乔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写了本书,是他发明的东西一透视学。他的透视学跟我们以前传统学的透视学完全不一样,又简单又合理。那本书是日文的,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把它翻译一下就好了。他的书里一个立体的镜子,一戴上就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很容易理解。”

《设计》谭子厚

《設计》:当年入选培训班的时候,您是一个什么状态?

谭子厚:我在湖南大学待了很久了,1960年就参加工作了。1955年我进入当时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学习,60年就留在学校里当老师,教建筑学。办了两届以后,建筑学就停了。“文化大革命”结束的第二年,1977年,整个国家的思想就有很大的变化,对审美有一定的要求了,所以当时我们学校属于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管,也就是说湖南大学的经费都是第一机械工业部拨下来的。当时我们国家生产的产品功能落后,外形难看。当时的孙友余副部长就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想开始对工业产品进行美化。当时接受了孙部长的邀请,我第一次上北京,得到孙部长很热情的接待。那时候我们去了三个人,孙部长看到国内的产品的样子很难看,正好北京有个国外的产品展览,就带我们就参观国外的产品,看看人家的产品面目一新,很不一样。还带我们去看当时法国进口的计算机,那个时候还没有键盘,那个时候的计算机好像冰箱一样的,输入信息都是在纸条上打孔。那个还是法国最先进的。先后去了两次北京之后,学校开始重视,要赶快成立一个小组,附属在土木学院,专门给了我们一个房间,我们当时就有了一个具体的组织机构了。后来慢慢补充人,包括刚赵江洪老师,还有几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到了1981年的时候,就请日本专家来讲学了。

最早是吉岡道隆先生来办学习班,我们都参加学习,他慢慢地介绍工业设计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们一开始还不清楚什么叫作工业设计,好像无非是画点画。吉岡道隆、永田乔、原田昭都来学习班讲过个课,原田先生讲课很细致,我记得他还讲了他们日本怎么设计汽车,讲设计的程序,怎么来设计产品的程序。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就是好像一部机器,有很多部件,每个部件有什么功能,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要每个功能在那里发挥什么作用,哪几个是最主要的功能,就这样配合,所以根据他那个原理设计出来的东西,各个产品的寿命都是相等的,不会当一个零件坏了,其他零件还能用很长,这样就浪费了。

当时还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是日本专家讲课都非常认真,头天晚上他都要是很好地备课,学校要带他们出去游玩他们都不去,一定要把课都讲完再去。而且那时候吉岡道隆是日本文部省的官员,他通过他的关系从文部省申请了很多经费,给了我们很多东西。他我们摄影设备,各种照相机等一套设备,都是他无偿赠送的。送了不少东西。日本专家非常认真,美国和英国的专家就比较喜欢游玩,更显得日本专家非常不同,非常敬业。在他们来讲课以后,慢慢地我们就开始对工业设计有了个初步的了解。所以最早我们是叫作: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是后来的。我们学了这些东西,又在外面现学现卖,办学习班传授给其他人。那个时候我记得我在长沙、襄阳、北京、上海、南昌,还有好多城市都讲过课。再一个就是开始要搞调研,由一机部带队到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去调研,看看我们国家的工业设计的情况。因为我们国家在““文化革命””以前是不能做家用电器的,一切都以工业为主,生活其次,所以连电风扇都买不到,不准生产。开放以后要发展民用产品,做家用电器,洗衣机、冰箱之类的东西,但是你要开始自己生产,因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是很难的,很多产品做不出来。它不讲搞土木那么简单,有钢筋、水泥、砖,房子就能砌起来,工业设计涉及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比如说汽车前面那块玻璃是双曲面的,我们国家做不出来;还有比如公共汽车那个铁皮,现在都是一块铁皮包起来的,以前是一块一块用铆钉拼接起来,那种东西也是做不出来的;小轿车也是,红旗的第一辆汽车是手工做出来的,做刮腻子把它挂得平平的,不像现在一冲压就是一块很完整光滑的。那个时候的技术水平都不一样,所以后来我们国家就很多东西都引进来。比如说我们最早的洗衣机,都是引进的日本东芝等品牌,从引进来学习,改造,提高,慢慢都自己会做了。

最早开始招生的时候叫工业造型,有些毕业的学生能找到自己对口的专业,有些人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在搞其他专业的也很多。我记得有一位毕业生给一个知名的国产汽车设计造型,设计费收了1000万,比我们搞建筑设计的高多了。通过日本老师的介绍,我们更加了解工业设计的概念,他不光讲造型,还讲究座位、内饰怎么舒适,仪表盘怎么摆,怎么显示才最符合,人体工程学,最符合人的视角和操作,最方便。这些都是设计的内容。我们也了解到工业设计确实不是简简单单的外形,也是很复杂的。我们这个专业后来也设计了一些东西在北京展览。

《设计》:这个培训班对您个人比较大的影响是什么?

谭子厚: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我更加解了工业设计是怎么回事。原来就就不知道了,人家不知道,原来。原来就很简单了。那时候我们开始自己办培训班的时候,我们首先是搞的美术,我教他们美术,再学一些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讲的色彩学这些东西。当时在全国各地哪里有课,我们就去听。听了以后,就把新玩意传播给这些参加学习的人。

《设计》:培训班的课程进行了多久?

谭子厚:吉岡道隆先生来过两次,每次至少半个月。当时您在培训班里面是已经比较资深的老师了,对不对?培训班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不但有我们自己的人,还有全国各地的学员,远至东北、上海、无锡、广州,有些艺术学院都到这里来一起去听课。

《设计》:课程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谭子厚:对工业设计有了比较明确的理解,知道工业设计是怎么回事了。他一开始就是解释.工程设计是怎么回事,永田乔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写了本书,是他发明的东西一透视学。他的透视学跟我们以前传统学的透视学完全不一样,又简单又合理。那本书是日文的,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把它翻译一下就好了。他的书里一个立体的镜子,一戴上就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很容易理解。

《设计》:日本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跟你以前自己学得上学的时候学的是不太一样的。

谭子厚:日本专家很集中地来授课,因为他们的时间也很宝贵。他们都是自费来的,飞机票什么的都是自费的。所以后来这个班的老师对日本的看法有很大的改变。这就是日本专家的特点,他们非常敬业。所以日本明治维新能发展得那么快,就是一个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以前我们国家有好多人都是日本留学回来的。

我最早参与建设了工业设计这个专业,之后在这里服务了十年,八几年我就离开了,去做我本行建筑去了。

编辑_Edit_李杰 李叶

猜你喜欢

学习班培训班工业
参加工人理论学习班
“学习班”的饭钱
培训班组图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画画培训班
《急诊诊疗规范及急诊医师培养》学习班通知
荒岛培训班
关于召开“第一届中国农药行业HSE培训班”的通知
狗妈妈开办学习班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