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0-09-02王炳刚张晔
王炳刚 张晔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国家各个领域均要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以此来拉动经济稳步增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供给侧改革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本文将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涉及的几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
一、创新创业与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有关创新创业的理论,为中国打开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门。2015年始,高校“互联网+”大赛广泛开展,创新创业的理念从此根植大学生内心,各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开设创新创业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侧重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动手能力强、技术知识掌握扎实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更应鼓励身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深层次发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工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下文将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时遇到的问题、探究供给侧改革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一些改进措施,下文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时遇到的问题
创新创业课程需要国家政府、当今社会、现代高校将力量三而合一去促使“双创”发展壮大。通过笔者对相关的文献整理发现,目前学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安排结构、师资能力组合、实践技能培养、知识成果整合、规章制度建立以及资金支持来源等六方面。
(一)创新创业培养能力较低
自2015年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已推行一段时间,但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模式的特殊性,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技术能力较强的工科专业,思维相对活跃的文科学生培养量很少,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目前并未达到高校目标,即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整体创新创业能力较低。即使应用型本科院校按照教育部要求每学期都会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主要形式依然是由教师或辅导员通过课堂授课的模式进行知识普及,社会实践较少,以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思路和创意的思考与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再加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业实训环节占用教学时间比例较大,没有系统的时间去进行社会实践环节。大学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本身创新创业能力没有被切实培养出来,一定会影响到学校“双创”教育质量。
(二)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较弱
大学毕业生创业率数据表明,近五年来,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到5%。面对每年都在增长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国家和社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捉襟见肘,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相对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就业领域更为狭窄,主要集中在理工科。但根据笔者对吉林省一些高校的实际考察情况来看,大部分应用型高校都有本校的王牌专业支撑,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因此,校方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就业的作用不大。正是因为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双创”教育存在诸多误解和忽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始终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使得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同国外相同层次大学毕业生在创新创业中的能力差距越来越大。
(三)创新创业支持力量不够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高校的“双创”教育,但是,由于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创”教育存在的明显问题,即“双创”教育基础不够牢固、熟悉“双创”教育本质的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对于“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直接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支持力量不够。
三、供给侧改革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之间的关系
鉴于目前国内对于供给侧改革概念的落实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要积极探索有助于推动吻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发展的新模式,要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模式特点和专业特质,进行“双创”教育培养系统的建立。培养供给侧一体化的“双创”教育模式。从而适应国家对于各行各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四、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采取师生双向激励政策,结合学生专业特色
高校的“双创”教育是以人才培养为理念的,培养的是大学生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创新创业角度来说,显性需求指的是大学生接受“双创”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这点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隐性需求则指的是学生在涉及“双创”活动中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困惑及职业生涯规划。“双创”教育的重点正是为了解决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的。
为了对学生“双创”教育发展给予更多重视,进行“双创”教育培训的老师更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天赋,并为其提供条件充裕的学习环境。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充分发掘专业教师的潜力,用于与学生互利互补。
(二)系统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根据数据,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校大学生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地位。在明确了教育主体之后,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有针对地培养与提升在校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创新教育基地、举办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座谈会、论坛及沙龙等形式,让学生的思想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碰撞出火花。同时,可通过邀请知名校友、著名企业家以及在创业中已取得成就的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并解答在校生对创新创业的各种疑惑。“双创”教育指导教师还应带领在校生走进当地知名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促成校企合作。
(三)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需求
查阅国内外关于“双创”概念的文献可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同时恰恰是创新创业的驱动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重点参考学校专业特点,高度重视“双创”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水平。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信息设备,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校园网、微博等渠道,向学生推送创新创业成功范例、政策、方法等,增加学生多角度了解创新创业的机会。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每年应在校内举办一次创新创业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由专业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创新创业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是一种新型研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应该围绕学生实际需求、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与企业、政府一起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开创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新形势。
参考文献:
[1]于伟丽.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综合版),2017,(3):41-45.
[2]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
[3]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問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1):33-35.
[4]刘志军,郝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16,(10):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