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建项目品牌化探讨
2020-09-02李萱王庆红梁泳舒
李萱 王庆红 梁泳舒
摘 要:自“党建五大工程”提出以来,创建工程品牌化逐渐深入到各高校的基层党建项目中,并得到广泛推广、卓有成效,但不可否认一些以学生自主组织和开展的基层党建项目仍存在不足。本文探讨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项目品牌化的内涵,并基于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活动“第三课堂”的案例,总结得出我校基层党建项目品牌化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党建项目品牌化;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党员
一、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项目品牌化的内涵
首先,品牌化是指产品或服务具有的可视化及市场标准化,更偏向于经济方面的认识。一方面,它承载着产品背后企业的文化、理念;另一方面,它意味着产品的质量、竞争力。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其代表着产品的独特性。因此,将品牌化的理念融入高校基层党建项目中,既能以学生党员为载体不断创新基层党建项目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及能动性,又能使党建服务项目以品牌化的形式更深入民心,从而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其次,高校基层党建项目品牌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显标识,如党建服务活动的主题名、图案标志、宣传口号、统一服装等。二是内在理念,如党建服务活动所要传递的思想、参与的学生党员所持有的观念及态度、活动围绕什么样的主题来开展及活动的方式等。要推进高校基层党建项目品牌化,必须将外显标识与内在理念相结合,以内在理念加强党建项目品牌化为基础,辅以外显标识来使党建活动更具统一性及品牌化特征,从而调动学生党员参与服务活动的积极性,逐渐转变民众将党建服务项目统一视为“志愿活动”的看法,使高校基层党建活动在民众生活中的落实更具独特性、品牌化。
二、“第三课堂”概述
“第三课堂”是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学院内推行党建项目的一大实践,其是以学生党员为载体、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社工服务站合作开展的一项高校基层党建服务活动。“第三课堂”即推出以志愿为依托、借助“高校托管社区”的新模式,坚持以“朋辈教育理念”为指导,号召学生党员作为服务提供者,把志愿活动与兴趣课堂、专题课堂、思想政治课堂和辅导课堂相结合,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层次、多样化、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综合教育帮扶公益性课堂。“第三课堂”以更贴近学生需求、更受学生喜爱的方式去设计活动内容,以更为创新、科学的运作体系去指导实践,创新传统的一次性学习活动,突破以往党建工作中活动形式与内容单一、零散、陈旧、乏味的局限性,在创新和打造学生党建服务项目品牌的同时,提升学生党员参与党内学习教育活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服务队队员的服务质量。
三、开展“第三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第三课堂”的存在感低
一方面,“第三课堂”仅在学院内各党支部招纳志愿者,宣传渠道较少,宣传力度不够,在校内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有限,未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党员加入其中。且院系内存在部分学生党员参与支教的积极性不高、参与范围不广、服务热情下降等现象。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对“第三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体制和经费上缺乏对“第三课堂”的支持,对活动的开展也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必要的激励,久而久之,容易挫伤学生组织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活动质量下降,令“第三课堂”得不到长远的发展。
(二)学生党员自身的局限性
“第三课堂”组织干部团队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有待提升。首先,“第三课堂”组织团队对学生党员志愿者的分配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支教运作的流程不够细化。其次,开展“第三课堂”活动的学生党员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接工作的习惯,缺乏支教经验的总结和传递,致使出现了问题未能由同一学生党员及时解决,而是交由下一批学生党员去处理,影响“第三课堂”的活动质量。再次,学生党员志愿者的管理及授课能力有待加强。一些学生讲师难以兼顾学业及“第三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致使教学设计不够严谨、缺乏知识的多样性,且教案的设计带有应付心态;一些学生讲师的讲授能力有待提高、授课方式缺乏逻辑连贯性,且授课形式与内容有待创新。
(三)家、校、社三方信息不对称
家长、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信息也不对称。学生家长在学生请假方面不够重视,部分家长未能及时向社区工作站的社工提前请假,学生党员无法及时了解确切人数,使得活动延时开展或因活动人数不够导致活动效果不足。且学生的迟到问题比较严重,有些学生在放学后没有第一时间到达社区中心,使学生党员在考勤问题上花费了较长的时间,这不仅耽误兴趣课堂时间、影响活动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得到保障。
(四)缺乏与他校开展支教活动的合作机制
社工站不仅接纳了我院开展的“第三课堂”活动,也是他校开展活动的实践基地。我校学生党员在展开活动时未能提前与他校举办活动的学校志愿者进行活动沟通,两个活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未能在课堂纪律、教学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的看法,各自按照自己的支教模式开展活动,使得活动的开展未能达到预设的课堂效果。比如,相近的授课内容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与课堂要求给学生党员管理课堂秩序带来困难,无法全面、持续了解和关注社区学生的课堂情况及学习能力等。
四、“第三课堂”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拟制定以下解决措施,力求“第三课堂”真正发挥其正面积极的作用,推动我校基层党建服务项目不断优化。
(一)横向交流,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活动相关负责人组织开展“第三课堂”活动宣讲会,讲述活动的目的、形式、过程等,加深学生党员对活动的了解,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适当给予学生党员精神奖励作为对他们付出的认可,从而激发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热情,如评选优秀志愿者、延长志愿时长、给支部活动加分等。再次,项目负责人可通过整合活动内容,以视频或PPT的形式向在校老师宣传,邀请相关教师加入到日常的志愿活动中,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参与度,进而引起他们对此志愿活动的重视。
(二)协调工作,加强专业化培训
首先,活动负责人应提前与相关志愿者联系并且协调好工作内容及工作安排,做到每位志愿者都清楚自己的岗位、了解工作内容,继而给志愿者预留足够的时间准备相关工作所需的资料、备案,做好课前安排和试讲。达到全面考虑问题的要求,思考应对突发情况的对策,做好前期安排工作和前期准备,提高活动效率,优化活动流程和框架。其次,活动负责人应定期对学生党员展开培训。邀请已取得教师资格证或有家教经验的学生党员为其他支教教师开展教学培训、总结教学经验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从而提高学生讲师的授课水平。再次,定期举行试讲交流会。通过定期举行学生讲师试讲交流会,让每一位学生讲师就其授课主题进行试讲,让其余在场的学生讲师扮演社区学生,从而能够以社区学生的角度去发现学生讲师在授课时的不足,并及时给予授课评价、交流经验和意见,促进学生讲师之间相互学习。
(三)完善信息结构,确保学生安全
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协调好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并建立“第三课堂”活动负责人、社工主要工作人员、家长三方的微信群,以方便情况的实时汇报。其次,设立统一的时间标准,并严格执行。通过适当的奖励让学生明晰按时到达的重要性,进而提高考勤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点名时间,使课堂效率最大化,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享受“第三课堂”的教学,也能让学生党员更有把握地进行教学,促进教学相长。最后,加强“第三课堂”活动负责人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通。“第三课堂”的活动负责人应将本学期开展“第三课堂”活动的具体时间、课程安排以课程表的形式粘贴在每个教室的相应位置,并让每一次授课的学生讲师在课程临近结束时以口头的方式将下一次课的时间和内容知会该班级的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時间安排及活动的时间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学生对时间的管理意识。
(四)搭建不同院校沟通的桥梁,实现知识点的串连化
在“第三课堂”活动前期准备中,活动负责人可通过社区服务中心获得他校活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建立社区中心负责人、我校活动负责人、他校活动负责人三方的微信工作群,讨论、协商相关的课程内容及课堂要求等。通过协商和配合,优化课程内容的设计及安排工作,以避免课堂内容类似或重复,使活动的开展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在工作结束后,活动负责人可及时进行工作交流,通过反馈问题、共同讨论,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参加“第三课堂”的学生感受到两所学校教学的统一性和共性,避免因支教模式不同而导致学习分散、教学知识点零散,最终只学习到浅层的情况。这既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内容,也可让两个院校的相关活动达到更优的活动开展效果。此外,也可通过高校的联合活动,让更多不同类型或拥有不同技能的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加入其中,从而增强活动的影响力,激发“第三课堂”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创造力。
五、结语
“第三课堂”的开展是我校基层党建服务项目的实践之一。在意义上,它能够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学习性、创新性、服务性、新鲜性,也以基层党支部为党建活动的实施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让学生党员在生活中实践、发扬党员精神。但也必须承认,我校学生党员在开展党建服务项目时仍存在局限性。推进有特色、有共性的基层党建项目是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学生党员的共同目标与使命,相信我校组织基层党建服务项目的各学生党员在日后定能将基层党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转变为积极因素,让高校的基层党建服务项目发挥出更大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王晓兵,王志红.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基层服务型党建品牌化分析[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9(3):6-8.
[2]张敬辉,谢梦兰,谭媛媛,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实践与调查分析: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9(16):118-120.
[3]黄戈林.新时代高校基层服务型学生党建活动品牌化建设研究:基于近3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案例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8(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