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刍探

2020-09-02杜守平

成才之路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感动手数学教师

杜守平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增强学生对“数”的感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实现数学教学的深层次价值。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估算教学、引导动手实践、注重问题探究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感,实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数感;培养;生活实际;估算;动手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8-0054-02

在新课改背景下,“数感”这一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已成为众多数学教师所关注的话题。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明晰数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实现数学教学的深层次价值。然而,从现阶段的数感培养状况来看,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数感的培养造成了阻碍。所以,数学教师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好地落实学生数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数学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及敏锐性,最终使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能够达成。

一、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现状

从学生数感培养现状来看,其所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数感培养意识淡薄、培养方式单一、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切实探寻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从而有效落实学生数感的培养。现针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数感培养问题,一一进行分析。其一,数感培养意识淡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些数学教师习惯运用单纯知识灌输的方式来开展数学教学,主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这导致数学教学的深层次价值无法实现,难以使学生借助自身良好的数感来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对学生数学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尤为不利。其二,培养方式单一。培养学生数感的方式单一,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较少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因而也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这种教育状况,不但难以落实数感培养,甚至会影响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可见,教师的不重视以及培养方式的单一对学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数学教师务必对此问题加以重视。其三,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各方面的能力都存在明显不足,而且自控力偏低,因此难以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难以形成自觉性,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尚有不足,更别提数感培养了。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时,可以从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估算教学、引导动手实践、注重问题探究等方面入手,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增强学生对“数”的感悟,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感

在很多学生眼里,数学知识是比较枯燥的,而生活则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新奇有趣的事物,它们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向学生渗透“数感”方面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普及,多媒体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诸多学科在开展教学时都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尤为凸显。其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感。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更为清晰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切实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放映功能,为学生放映关于小动物的动画片,让学生观察其中有多少只长颈鹿,多少只小猴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而逐步形成数感。

2.强化估算教学,培养学生数感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估算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不仅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估算是学生对特定事物实际数量的一种估计,教师开展估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不断思考,让学生在思考阶段发现更多数学学习的规律,进而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估算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教师通过让学生估算粉笔长多少厘米、黑板有多高、小明比小红高多少等,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重视估算教学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估算学习中,让学生在脑海中能够形成可参照的数量值,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3.引导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数感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增强。同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还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均获得提升。再者,很多学生都喜欢动手实践,动手实践能让他们感到趣味十足。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动手实践,培养数感。为此,教师必須深入研究数学教材,将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因素提炼出来,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知。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数学教材内容设计数学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等。这不仅能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及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还能使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最终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4.注重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学习离不开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是理解数学知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问题探究,引导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头脑中能够形成对数感的正确认识,进而逐步形成数感。进行课前准备时,教师应设计一些现实问题,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欲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领学生在学习中进行问题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与实践两者之间的结合,真正实现数感培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数学教师的素质及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十足的耐心与恒心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数感培养深入贯彻于数学课堂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与认知,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益匪浅,不仅能够拥有较强的数感,还能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实现数学教学的深层次价值。

参考文献:

[1]苗峰.基于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感[J].江西教育,2018(33).

[2]孙晓燕.数感的认识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7(04).

[3]毛小燕.小学数学数感培养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5).

[4]马玲.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5]吕继风.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有效策略探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1).

[6]周卫.小学阶段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7]郭民,史宁中.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11(01).

猜你喜欢

数感动手数学教师
我也来动手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动手画一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动手演示找错因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