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校本实践
2020-09-02黄婷
黄婷
(江苏省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差异教学是指立足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个别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我校作为“全国差异教学实验学校联盟”学校,坚持差异教学理念,尊重差异、照顾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我们主张实施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差异教学实践研究,以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差异教学课堂模式的实施效果,凸显差异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差异教学有效课堂的评价目标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需要构建促进学生、课程、教师多维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追求个体与课程的优质发展。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个体无论是性格、习惯、爱好,还是思维、能力等,都存在差异,我们应正视这些差异,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促成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与提升。通过实施差异教学模式(包括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四个环节),运用差异教学策略,全面动态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及时诊断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二)转变课堂评价视角,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实施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方式,促进课堂形态的转型,让学生在各门学科学习后,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课堂教学质态
通过组织“提升教师有效指导差异教学的能力素质”校本研修活动,形成构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差异教学课堂范式和相关评价指标,更新教师的学科质量观,以课堂实践研究为抓手,践行师能提升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科教学效果。
二、差异教学有效课堂的评价类型
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立足学生个体发展,有利于教师精准把握学情,优化教学效果。
(一)准备型评价
通过有效的前测,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学习方式、智能偏好和兴趣领域等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计划并开展教学活动。授课教师利用教学前或是课堂教学前几分钟,采用前测试卷、问卷、访谈等形式让学生对新知进行“预学”,通过对“预学”的效果分析测查出学生在新知学习之前的准备差异,并采用合理的教学干预手段,减少这种差异的距离,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会的可能性。
(二)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存在问题,并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时机,采用全员反馈、分层反馈或“以差带全”等形式,了解学生实时学习信息,及时评价学习效果,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必要的补救和有针对性的指导矫正。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课前有前测,课后还有后测。后测可以显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进步程度,以及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其结果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通过将后测与前测数据进行对比,教师还可以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与不足,而这些不足之处就是下一步教学要关注和克服的重点。
三、差异教学有效课堂的评价内容
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既关注“教”,也关注“学”,追求评价内容多元化,突出“以学定教”,力求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与个性优质发展。
(一)教师的教
1.教学目标的设定
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在“最近发展区”之内,都是对自身已有水平的挑战与跨越。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既要设置基础性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设置挑战性学习目标,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2.差异教学策略的运用
测查学生的差异是差异教学的前提,而课堂上差异教学策略则是实施的重点。结合我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多种策略:全面、动态测查学生差异的策略;提供认知前提的准备与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预设与生成挑战性学习目标的策略;教学内容的调整和组织的策略;隐性动态分层与互补合作相结合的策略;面上兼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策略;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布置弹性作业的策略,等等。
(二)学生的学
1.认知领域
主要包括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在差异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设计不同形式、不同难易程度的梯度性学习任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不同程度的内化与运用,从而满足个体需求。
2.技能领域
主要包括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艺术表演能力、运动能力等。教师应发挥评价的正面引导作用,不断肯定学生的优势技能,鼓励他们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呈现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3.情感领域
主要包括评价学生的情感动机、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学量表,观察、记录、分析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比如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小组合作中的主动性与协调性、主动提问与探究创新意识等。
4.过程和方法领域
主要包括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教师要构建课堂互动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四、差异教学有效课堂的评价量表及使用说明
为了便于教师准确把握学情,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和方法,我们研制了系列评价量表,以期达成优质的教学效果。
(一)《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表》使用说明
该表共有3个一级指标,每个指标的分值档分别代表“效果好”“效果一般”“效果较差”;其中第二项“差异策略运用”指标中,教学环节需至少运用4个策略,评价人可在对应的策略后打勾,每个策略运用效果满分为10分,此项40分封顶(见表1)。
表1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表
(二)《学生学情测查工具包》使用说明
“两组学生在课前测试和课后测试的得分分布表”使用时依据前后测的结果,分项统计,既有班级整体水平的对比,又重点关注了潜能生的状况,突出了差异教学的思想(见表2);“两组学生在课前测试和课后测试的平均得分比较表”侧重于对平均分的关注(见表3);评分标准,可以按照方案或答案的难度赋分(见表4)。这三种表整合在一起可以比较全面测查某一内容的教学情况。
表2两组学生在课前测试和课后测试的得分分布表
表3两组学生在课前测试和课后测试的平均得分比较表
表4评分标准(前测或后测)
五、差异教学有效课堂的评价方法
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既关注目标导向,也关注评价过程与效果,体现促进个体差异发展教学理念。
(一)目标评价
1.教学目标的基础性与挑战性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把握好学生认知准备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差异的基础目标和挑战性目标。同时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也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目标,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挑战自我的机会,实现学生自我发展。
2.教学目标的规范性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设定三维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判断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还是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学习过程中是否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取得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前后测的数据对比分析,以及教学过程中大面积教学反馈,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产生了质的变化,是否得到了提升。
(二)过程评价
1.全面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教师的提问、布置的任务应具有梯度性,能够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2.自主性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意愿、兴趣是否强烈,是否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思维。
3.选择性
教师对于教学任务、方法方式的选择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
4.合作性
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同质合作、异质合作,取长补短、互相影响,提高学习效率。
(三)效果评价
1.课标要求的达成
主要考量课堂上学生对于知识的识记理解、灵活运用以及学习方法和能力习得的情况,同时教师通过作业数量及质量、批改反馈等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每个学生的发展
儿童在学习上存在个体差异,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个体差异,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我们应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质态,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和之后是否发生了“位移”,准确把握学生的进步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自信心等因素是否得到了提升,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与个性化发展。
六、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的实施途径
教学评价体系能否有效推广并发挥作用,学校需要顶层架构,从课堂、学生、教师、课程文化等层面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推动。
(一)理念转化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开展“差异教学常态课考核”与“差异教学擂台赛”活动,对照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方案和量表,将无形的差异教学理念转化为有形的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实施差异教学课堂模式和差异教学策略的水平及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进高效课堂的建构。
(二)回归儿童本位,开发个性潜能
我们将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与学生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以了解、尊重差异为前提,以适切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激发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索、自主发现,通过课堂观学量表、学情测查工具包,以及潜能生个性化帮扶等手段,重点关注学生的“学”,转变教师课堂评价视角,聚焦学生成长与发展。
(三)强化校本培训,助力师能提升
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微格培训、对外交流、青蓝工程、专家指导等多种渠道,让教师真正内化对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体系的理解,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教师运用差异教学课堂模式、差异教学策略的能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学质态健康发展。
(四)创设课程文化,建设友好校园
通过系统建构基于儿童立场的差异教育课程文化,实施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评价体系,聚焦儿童友好校园,推动课程目标的系列化、课程评价的科学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管理以及师资的理念不断更新,让课程走进儿童、走进教师、走进学校,实现儿童、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总之,差异教学有效课堂评价秉承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差异,是促进每个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这样的评价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儿童成长历程,旨在建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差异教学特征的评价指标新体系,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