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的影响
2020-09-02熊子珺李迅陈婷婷
熊子珺,李迅,陈婷婷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患者组:为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16例;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 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组前未服用抗精神病药或停用≥2周。排除有严重躯体疾病(癫痫、脑损伤、严重肝肾损伤)、酒精依赖或其他物质依赖、其他精神疾病、血液疾病、妊娠期或可能妊娠的患者。平均年龄(36±8)岁。对照组216名,为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女性人群,平均年龄(35±7)岁。经检验,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入组者均给予氯氮平单药治疗;起始剂量为75 mg/d,最高剂量600 mg/d;疗程3个月。
1.2.2 血小板等相关指标检测 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于入组时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置入含有EDTA-K2抗凝剂试管中;2 h内采用迈瑞5390血液分析仪及迈瑞试剂完成PLT、MPV、PDW、PCT检测。
2 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组PDW明显低于治疗前(t=-2.872,P=0.004);其他血小板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组PL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869,P=0.005;t=-2.070,P=0.04);PDW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4.700,t=7.504;P均=0.000)。见表1。
表1 两组PLT、MPV、PDW、PCT水平比较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重症性精神疾病,国内外研究[3-4]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系统活动过度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分泌紊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血小板作为血液中有形成分之一,在正常血液中具有恒定数量的特性,并且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 本研究显示,氯氮平治疗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L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情况下血小板附着在毛细血管壁上,当机体处于高兴奋状态时血小板重新分布,导致外周血中PLT增多[6]。但也不排除有真性血小板增高因素。有研究[7]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整合素(αIIBβ3)显著增加,所以其存在血小板早期活化、数量增多的现象。PLT增高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的潜在因素之一。 经氯氮平治疗3个月后,患者组PLT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出现异常,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呈升高状态[8]。有研究[9]显示,氯氮平治疗可使患者LDL水平升高,而LDL升高可导致血小板黏附积聚功能加强从而使外周PLT减少。詹荣庭等[10]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MPV可用于判断骨髓造血功能变化。本研究中MPV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经氯氮平治疗后患者无骨髓抑制发生。但有研究[11]指出,氯氮平与地高辛、肝素、苯妥英钠、华法林合用,可加重骨髓抑制作用。可能因为本研究为氯氮平单独治疗,没有联合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所以无骨髓抑制现象发生;与潘丽莹[12]研究基本一致。MPV、PLT、PDW还可以作为PLT评估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标志物[13-14],可辅助诊断和监控血栓性疾病。本研究中,经氯氮平治疗后MPV、PLT、PDW并无明显升高,提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单药治疗后PLT并未被活化。
综上,氯氮平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