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2020-09-02唐晓玲

乡村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增产率行距密度

唐晓玲

(昌邑市卜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昌邑261300)

本文通过试验设计,选取4.50万、5.25万、6.00万株/hm23种种植密度,通过调整玉米株行距配置,探索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目前较为常用的玉米品种“农大84”作为种植对象。

1.2 种植地区

选取华北某地农田进行种植试验,试验区域地势平坦、地力均匀,确保将种植环境影响控制在较低水平。播种前茬为玉米,播种前结合春耕施底肥,肥料用量为600 kg/hm2,肥料以硝酸磷肥(含N 27.5%,含P2O511.5%)为主。此外,拔节期需追施尿素270 kg/hm2。

1.3 试验设计与种植实施

试验种植设计工作,采取裂区设置法进行。按照6.00万、5.25万、4.50万株/hm2这3种密度进行种植。同时,每种植密度下细分为5种不同株行距配置进行种植(见表1),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按照6 m×3 m计算。成熟期后收取全部果穗,取样称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按照15个处理,且3次重复计算,共汇总15个小区产量。由方差分析可知,重复间差异要小于处理间差异,且差距比较显著,具有参考意义。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如表2所示。

2.1 种植密度不同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3种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有显著差异,密度4.50万株/hm2时,产量约为10 665 kg/hm2;种植密度5.25万株/hm2,产量约为11 897.4 kg/hm2;密度6.00万株/hm2时,产量约为12 687kg/hm2。当地习惯以密度为4.50株/hm2进行玉米种植。以4.50万株为对照,5.25万株/hm2种植密度,增产1 232.4 kg/hm2,增产率为11.6%;6.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增产2 022.0 kg/hm2,增产率18.9%。这说明当地玉米种植密度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表1试验设计

表2玉米产量

2.2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5种不同株行距配置中,0.50 m行距种植下,平均产量为11 761.8 kg/hm2;0.60 m行距种植下,平均产量为12 208.1 kg/hm2;0.67 m行距种植下,平均产量为11 283.4 kg/hm2;0.83 m+0.50 m宽窄行种植下,平均产量为11 778.6 kg/hm2;0.87 m+0.33 m宽窄行种植下,平均产量为11 851.1 kg/hm2。

以当地传统习惯株行距0.67 m为对照,0.50 m等行距下,增产478.4 kg/hm2,增产率4.24%;0.60 m等行距下,增产924.7 kg/hm2,增产率8.20%;0.83 m+0.50 m宽窄行下,增产495.2 kg/hm2,增产率4.39%;0.87 m+0.33 m宽窄行下,增产567.7 kg/hm2,增产率5.03%。

2.3 不同密度下株行距配置对产量的影响

以4.50万株/hm2种植密度,0.60 m等行距种植习惯为对照。4.5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5种株行距配置下的种植增产幅度为-153.8~314.8 kg/hm2,增产率变化为-1.45%~2.97%;5.2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5种株行距配置下的种植增产幅度为590.6~2 539.9 kg/hm2,增产率变化为5.40%~23.20%;在6.0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5种株行距配置下的种植增产幅度为235.0~590.0 kg/hm2,增产率变化在1.91%~4.79%。

3种种植密度中,针对5种株行距配置下的种植增产变化而言,5.25万株/hm2的变化最为剧烈。经比较发现,改变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均能够对玉米产量形成显著影响。经数据对比和分析可知,15个试验处理中,5.25万株/hm2密度下,0.60 m等行距种植的产量最高,可达13 059.4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种植效果分析,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能够有效促进玉米增产。在种植过程中可选取一些耐密植品种以获得更好的密植效果[2]。通过种植试验,在4.50万、5.25万、6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设置下,加之行距与株距调整配置种植,获得了一定的产量变化规律数据,从而为提高玉米种植密度、促进玉米增产增效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猜你喜欢

增产率行距密度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大尺寸高相对密度钨管的制备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施用秸秆腐熟剂效果研究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密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