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管理下食品安全的协同治理分析

2020-09-01温善萍李晓英孔华娟

现代食品·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协同治理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

温善萍 李晓英 孔华娟

摘 要: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开始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该背景下,有必要对食品安全的协同治理进行探索。本文简略阐述了供应链管理下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并从原材料、生产环境以及经销企业3方面内容入手,探讨了协同治理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我国整体食品安全水平。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协同治理

Abstract: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is rapi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gradually improve, food safety issues began to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is context,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coordinated governance of food safety.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food safety cooperative management und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cooperative management from three aspects: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distribution enterpris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overall food safety level in China.

Key word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od safety;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F203

食品安全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来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应加强对食品从原材料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的管理,使得食品安全能够在高效的协同治理下得到保证。

1 供应链管理下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对于食品来说,其从生产到供应是一个较为繁杂的过程,食品产品从成型、产出到消费者手中会经历各种类型的主体,而且主体性质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政府机构、供应商以及生产商等。现如今,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便是食品的安全问题,所以有必要强化供应链下的协同治理措施,以此实现食品产品质量透明度以及信誉度的提高。对于供应链的管理,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敦促供应商实名注册登录,并依靠一系列真实的信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追溯,若是发现食品在供应链某环节中存在问题,便要凭借其所提供的真實信息向供应商追责,从根本上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与控制。供应链的管理效率直接影响了食品安全性,基于此,相关机构务必要搭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管平台,引入信息网络技术,充分掌握产品供应链各项信息,确保食品安全信息的高效公开。

2 供应链管理下食品安全的协同治理的措施

2.1 强化原材料质量管理

对于食品安全来说,其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在于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能够为食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食品监管部门以及食品加工企业,应强化对食品原材料供应地的质量管理,以保障原材料质量同相关要求以及标准相符。食品加工企业应充分就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同原材料供应商进行交流与沟通,加强检测力度,原材料在进入生产企业之前务必要展开严格的检测工作,确保其检测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实际生产。为了提升我国食品安全质量,国家应加大研究和监管力度,切实提升食品原材料的质量。同时,还要强化对各种类型添加剂的质量控制。我国近几年出现了因添加剂质量不合格以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基于此,有必要从两方面内容入手,强化对于添加剂的管理。①成分管理,保障其性能同我国相关要求以及标准相符。②使用范畴管理,有效规避添加剂使用不规范以及超范围使用的问题[1]。

2.2 优化生产环节管理

2.2.1 环境管理

食品生产环节管理主要体现在加工环节的环境管理上,加工环境对于食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务必要将强化食品加工环境管理提升日程。企业环境不达标,则势必会导致其产品质量不合格,所以企业要从食品加工规范出发,严格将生产环境管理落实,以此实现对于生产环境的规范管理。以维生素类食品添加剂为例,其原料、生产过程以及生产环境共同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同时掌握好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加工流程,切实提升食品质量。

2.2.2 人员管理

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人是生产环节的重要因素,所以有必要强化对于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对于生产环节的优化。现如今,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应用,加速了食品加工的自动化以及流程化进程,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仍然是较为重要的参与主体,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要求以及规范,并敦促相关人员树立岗位责任意识,避免由于人员问题所导致的食品质量问题,优化食品加工管理流程。除此以外,企业还应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大力开展产品质量检验,该预警体系的建立对于产品质量能够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在安全预警体系的支持下,企业能够更加精确地掌握原材料来源以及产品质量责任人等信息,以提高对食品加工的监控效率。例如:在供应链网络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信息流有机系统,将供应链网络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以及商流融为一体,提升各环节信息在供应链网络中的流转效率,并使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得以提升,进而提高食品质量,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

2.3 加大对食品销售企业的监管力度

在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管理中,食品销售企业是十分重要的主体之一,有必要加大对食品销售企业的监管力度,并敦促其严格参照相关卫生标准展开销售。市场监管部门务必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密切监管食品销售市场。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①加大力度,查处那些伪劣产品,并第一时间没收“三无”产品,坚决处罚相关人员。②严格监管食品销售企业的卫生情况,若是其存在卫生条件不符合标准的现象,则要立刻敦促其进行整改,否则便要坚决取缔。

2.4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内容极广,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是消费者未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则会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埋下安全隐患,所以消费者应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敢于举报并坚决杜绝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以及“三无”产品。从目前来看,由于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往往会受到“低价促销”以及“清仓甩卖”等广告语的影响,并未查看其食品安全基本信息,在实际购买食品的过程中,消费者务必要仔细查看生产厂家、添加剂使用情况以及生产日期等,以此减少食品质量问题。若想真正实现供应链管理下食品安全的协同治理,便要充分调动起相关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并适当引入大数据技术,使消费者、生产企业、协会在统一的监测平台中共同监管食品安全,实现食品信息的高效共享,进而保障食品质量,提升我国整体的食品安全状况[2]。

3 结论

综上所述,强化对于供应链食品安全的协同管理,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应从强化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入手,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监督与管理,同时,还要严格遵循卫生标准制度,高效监督食品销售企业,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李立军.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J].现代食品,2020(8):150-152.

[2]尹相荣,洪 岚,王 珍.网络平台交易情境下的食品安全监管——基于协同监管和信息共享的新型模式[J].当代经济管理,2020(9):1-11.

作者简介:温善萍(1981—),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

猜你喜欢

协同治理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