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信达雅”与功能对等
2020-09-01张忆美
摘 要:“信达雅”与“功能对等”分别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西方翻译理论之一,二者各有特色。本文从读者、对原文的忠实和意义的重要性三方面分析了两个理论的相似之处,并从科学性、逻辑性以及可操作性三方面比较了二者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奈达的“功能对等”具有较强的系统理论性,而严复的“信达雅”则涉及面比较单一。
关键词:功能对等;“信达雅”;翻译
作者简介:张忆美(1996-),女,汉,河南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3--02
一、引言
中国翻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都有其繁盛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翻译理论史中,有玄奘的“求真喻俗”、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说”等;都为译者的翻译实践活动提供了思路并具有借鉴意义。在这之中,“信达雅”影响中国译界已有百年之余。“信达雅”是我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基于翻译实践,于1898年在《天演论·译例言》提到的:“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雖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另外这三个字,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直到现在也被人们称作翻译标准的三字经。西方翻译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各个流派也盛产了许多有名的翻译理论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之中,就不得不说“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也可以称之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功能对等”是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A·奈达于1969年在与查尔斯·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的。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西方“功能对等”与中国的“信达雅”在翻译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两种翻译理论都起到了指导作用,并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翻译实践。难怪罗新璋先生要说:“从傅雷、郭沫若、茅盾等人提出的‘神似、‘风韵到钱钟书的‘化境说基本上没有超出严复的。”奈达也就不必多言,自80年代初我国学者将奈达的翻译理论引进国内后,他的理论在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大反响,引发了中国译界对翻译理论的兴趣,也促进了一次又一次的翻译理论交流研讨。他可以算得上是中国介绍最多的一位西方翻译理论家,接下来笔者将会从相似性,相异性这两方面对比两大理论,并探究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二、两种翻译理论
1、“信达雅”
严复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上的第一人,翻译实践上,他译了不少书,字数高达几百万;翻译理论上的贡献则是他提出的“信达雅”。自“信达雅”问世以来,多少译者把它奉为金科玉律,但从《天演论·译例言》中可以看出严复并非将“信达雅”当作翻译的标准,而是后人将其推崇为“翻译标准。”同时也有很多人发出质疑的声音,这种质疑大多数是对于雅的否认;这是因为严复的“雅”指的是用汉以前的汉字来表达原文,而严复的“雅”偏“古雅”,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他认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也就是说语言、文字枯燥无味就无法扩大译文影响;二是因为当时的读者都是上流社会有知识的人以及译作多为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类。如此一来普通读者便很难明白原文真正的意思。所以现在所说的“雅”都是经过后人修饰过的,意思变为“指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虽然它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严复的“信达雅”对中国翻译理论的贡献以及影响都是无法否认的。
2、功能对等
奈达是西方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圣经研究专家和翻译学家,他的翻译观,尤其是“功能对等”,在翻译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但称赞与质疑的声音共同存在。1964年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提出了“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直到在1969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才给出了“动态对等”的定义。之后又在1993年用“功能对等”代替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强调的是对等的反应而不是对等的形式,这也正是奈达把考虑对象从形式转向了目的语读者产生的结论,评价一篇译文的好坏,不单单是看它在形式是否与原文一致,或者内容是否流畅通顺,也要看目的语读者的反应,或者是译文与原文产生的效果是否一致。而这一点恰恰是严复“信达雅”中所没有提到的。众所周知,译者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忠实,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译者的语言能力,知识背景等,都会造成译文的差距,在《语言、文化、翻译》一书中奈达将功能对等分为“最小对等”和“最大对等” (Nida, 2001:87)。最小对等就是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译文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而最大对等是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的反应, 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的反应基本一致;最大对等也是理想状态。接下来笔者将对比两种理论的相似点以及相异点。
三、两大理论的对比
尽管这两大理论的出世隔了接近一百年,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信达雅”与“功能对等”还是有许多相似点与相异点。这主要表现在读者、对原文的忠实以及意义的重要性上。
1、相似点
首先两大理论都强调要忠实于原文,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到:“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可见“信”是高于“达”并借助“达”才能“信”的道理。还提到《易经》中的“修辞立诚”,也就是说要讲究辞藻的优美和主题的正确;奈达认为,在翻译中,译者应该尽可能再现原作的形式和内容,那这类翻译通常有大量注释,以便目的语读者能更好理解译文;其次“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在这之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这和严复“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正好一致,二者都认为只要主要精神不与原文相违背,则译文尽可不为原著文字结构所约束。
最后,两大理论都考虑到译作的文体风格要适应读者的情况。这一相似点主要体现在“信达雅”中的“雅”,严复自己在提到过这个雅指的是古雅,之所以要用漢以前的字法句法,是因为当时读这些社科类书籍都是士大夫阶层才读的文章,而士大夫都是崇尚古文而鄙弃白话文的。译例言中还提到“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可见他当时也从读者的角度考虑,才得出这些结论。奈达同样也有相似的见解,功能对等就是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注重读者反映。
2、相异点
有相似点就有相异点,尽管二者之间有几处相似点,但功能对等与信达雅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
首先,功能对等比信达雅更具有逻辑性,科学性。功能对等之所以之前称为动态对等,是因为奈达担心动态对等会给人一种内容与形式矛盾的印象,考虑到翻译的交际功能,便改名为功能对等。正是因为功能对等理论是与多个学科紧密结合,它才更加系统,科学。而信达雅仅仅从文学美学角度出发,视角单一,与其他学科结合性相对较弱。其次,对于功能对等,奈达解释得更加清晰,准确。他认为翻译就是“在接受语中用近似、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文体上的对等”,也就是说翻译要达到的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或者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而严复对于信达雅的解释却有些含糊不清,不只是一直争论的“雅”的问题,还有对于“信”的具体解释,“信”是只忠实于原文内容,还是内容与语言风格两者。从《天演论·译例言》的原文中可以发现,严复对于“达”、“雅”解释颇多,但对于“信”的解释却寥寥无几。可见,当时人们对事物的研究还是缺乏科学论证与系统总结。最后,在指导意义上,奈达的功能对等提到了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四个方面,并且给出了如何实现“功能对等”的六项原则,而严复并没有提到如何更好地实现“信达雅”,所以译者只能将“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
四、结语
通过比较中西方这两大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两者各有千秋,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两大理论都没有把文本类型纳入考虑的范围内,以至于这两大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实用性大幅降低。但是二者在译文连贯性上解释清晰且具体。另外也不能忽略西方研究体系的优点,比如西方译学研究大都以语言学或其他学科作为理论支撑,注重科学的论证方法,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值得中国译学研究需要借鉴和学习的。虽然中国的翻译理论体系尚未成熟,但是希望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理论,能够促进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富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樊燕龙,刘瑜.对等与信达雅——中国翻译标准比较[J].文教资料.2006.11.
[3]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N].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张雪芳.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G].安徽文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