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前后血清VE-cadherin和bFGF的影响

2020-09-01孙文娟纪风涛李永蓉

河北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雷珠单抗视网膜

孙文娟, 纪风涛, 李永蓉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安徽 合肥 2300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因糖尿病患者内分泌代谢异常导致眼部血管病变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黄斑水肿、视力下降,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导致失明,严重威胁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1,2]。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有很多,玻璃体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该手术过程易引发新生血管破裂造成大量出血,影响术野、干扰手术,从而导致手术效果和术后预后差[3]。研究发现[4],若在行玻璃体切除术前,于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可减少术中出血,提升手术精度,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雷珠单抗对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水平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旨在为患者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对照组42例。其中研究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68±3.12)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7.57±0.59)年。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7.25±2.86)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8.01±0.62)年。所有患者均为单只眼患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②无其他严重的眼疾者;③依从性好,配合本次研究者;④符合知情同意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眼疾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有严重过敏史者;④依从性差者;⑤精神障碍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常规消毒麻醉后,对患者开展标准23G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清除玻璃体腔内积血,切除视网膜前增殖膜,解除牵拉,使视网膜复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在玻璃体切除术前1周对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规格:0.20mL/瓶,批准文号:S20110085,厂家:瑞士Novartis Pharma Stein AG)0.5mL,并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舒)(规格:3g/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496,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涂抹结膜囊预防感染。

1.4观察指标:①手术相关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情况。②视力改善评估:以标准视力表法进行评定。改善:视力提高不小于2行;不变:视力提高或下降1行;下降:视力下降不小于2行。③血清VEGF、bFGF和VE-cadherin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6mL,离心(3000r/min,10min),离心半径10cm,处理后,取上层清液,置于-80℃下保存待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清bFGF和VE-cadherin水平,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由专人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④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再增殖及术后感染、无菌性眼炎等并发症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研究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比较n(%)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bFGF和VE-cadherin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bFGF和VE-cadher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bFGF和VE-cadherin水平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清VEGF、bFGF和VE-cadheri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 bFGF和VE-cadherin水平比较

2.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且并发症很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该疾病发病初期症状比较隐蔽,容易被其他眼部疾病掩盖,当人们发现时病情往往已经加重,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6]。玻璃体切除术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手段,一方面可有效清除因新生血管破裂造成的玻璃体腔内积血,解除纤维增殖膜对视网膜的牵拉,使视网膜归位;另一方面还能够清除与本病相关的生长因子,不同程度地挽救患者的视力[7]。但其手术过程难度大、出血量多,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治疗,降低风险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雷珠单抗是一种抑制人体血清VEGF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通过与VEGF相结合来抑制其分泌,从而阻断其发挥作用,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新生血管的消亡,降低新生血管破裂对手术的不良影响,从而减少玻璃体切除术时出血量,为手术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手术精确度和治疗效果[8];另外,在玻璃体腔内直接注射雷珠单抗,使药物透过血-眼屏障,直接到达病灶部位,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9,10]。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视力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均提示切除术前于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可减少术中出血,优化手术环境,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11]。VEGF、bFGF均为促新生血管形成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2,13]。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后,机体内两者水平会明显升高。VE-cadherin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的重要钙黏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间接反应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程度。Deng[14]等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VE-cadherin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本研究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VEGF、bFGF和VE-cadher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有助于调整患者血清VEGF、bFGF和VE-cadherin水平,抑制病情的发展。另外,研究组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该治疗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切除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可优化手术环境,降低手术风险,缓解患者病症,调整血清VEGF、bFGF和VE-cadherin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雷珠单抗视网膜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